最燥的乾貨、最 C 位的投資人,盡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資人論壇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七月的杭州這是一年最生機盎然之際,蘇子湖畔好一番蟬鳴雀躍百花爭豔的盛夏光年,如同驕陽似火般的熱情,同樣傳遞到了賓客雲集的云溪小鎮上。小鎮不光迎來了數百家前沿創新團隊赴本次 tc 杭州峰會,同樣光臨本次 TechCrunch2018 杭州投資人峰會的十數家投資圈朋友們,它們代表的是當下中國創業生態圈你所能看得到的最熱門賽道,他們帶來的最“燥”的投資乾貨分享和最純粹的投資邏輯。一下午的時間裡我們陸續探討包括不侷限於消費升級、人工智能、基因大健康等相關議題。特別關注的還有今天設置了九零後投資人的專場,三位九零後的新銳投資人分享了投資界小鹹肉所走過的心路歷程。我們用一篇文章以作回顧總結:

消費升級的下半場,前路在哪裡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本場論壇的高潮發生在時下熱門的新零售話題,這也是消費升級下半場的必爭之地。主持人的問題也從這個點拋出——一些餅乾、喜茶、奶粉網紅的店鋪甚囂塵上,投資人如何看待這種新零售模式?三位投資圈大佬還是認為網紅店本身具備了一定突出的消費體驗才能獲得消費者認可,但對於投資角度來說需要更多的沉澱和觀察,可能需要比互聯網產品的流量週期更長的耐力和挑戰。

來自創世夥伴的合夥人梁宇表示:新人群的消費能力顯現之後,大家都在尋求某種程度的變現也就是一個觸及消費者的渠道,但這個渠道的建立是否可持續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生命力——如果這個產品本身可以不斷重複消費的,那就可以把過去網紅經濟中的流量沉浸下來。如果不行的話可能也會成為過眼雲煙。

真格基金華東區負責人顧旻曼則認為:通常來講網紅店都有幾個特質的綜合:像喜茶這樣的網紅,我們把所有市場上的奶茶都看了一遍,喜茶味道確實挺好的。所以從它的投資價值來看還算是立得住的一個產品。但不少現在的網紅體驗店是把體驗和產品購買這個事情結合,所以如果我們看所有的網紅產品,它如果能夠火至少半年到一年以上,對於消費品牌來講——它其實會度過一個比互聯網產品更加漫長的時間,它需要長時間先做產品的迭代、產品的開發,再到品牌的注入,距離你看這個品牌的歷史往往已經三四年的時間了,只是最近一兩年大家才發現它很火 ,所以投資人相對於純互聯網的一些產品可能需要更多一點的耐心。

光速中國助理合夥人楊陶提到了三點觀點:1. 網紅在中國非常有可能出現自己本土的好的品牌,這點非常確定 ;2 很多網紅品牌,我們看到它能夠吸引到流量本身是有價值的,長期來看這個流量是不是能夠長期持續下去,如果它能夠持續,本身獲客成本也會比較低。現在不管從線上來看還是從線下來看,總體來講獲客成本非常高。如果它開始是一個網紅品牌,它的粉絲通過體驗吸引到他們,它本身獲客成本比較低。3. 長期能不能把用戶長期留存下去?如果留存下去有可能成為一個品牌。就跟顧總提到的,這個時間可能比較長一點,可能跟我們投互聯網項目不太一樣。但雖然沉澱的時間長一點,但是它的後勁也會比較強,這點我們投的湯先生(音譯)算是一個例子。

區塊鏈的時代到來了嗎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怎麼理解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之間的關係,來聽聽行業從業者和投資人怎麼看。現場兩位來賓談到了時下熱門的流派之爭——來自 Link VC 的合夥人張力談到:現在有一個流派,認為區塊鏈跟數字貨幣是離不開的,因為在區塊鏈世界裡面,在整個系統裡面你的數字貨幣是有用的,是整個經濟體系,最淺顯的說法,你是一個互聯網企業,你做的這個事情逃開互聯網是沒有辦法的,你跟別人唯一的不同可能百度是做搜索的,騰訊是做社交的,但是你逃不開互聯網。數字貨幣是在區塊鏈上發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它可以有不同的應用,可以做溯源、積分體系等等,這兩者完全分不開,它是未來很主要的形態,基本上是主打的形態。

創世資本的 CEO 豐馳表示:其實可以理解區塊鏈是一個支付賽道,最近說的所謂通證派,如果區塊鏈項目真正看過白皮書,我們比較認為它是在構建自己的一個世界,白皮書某種意義上是它這個世界的憲法。數字貨幣我們更願意理解它為經濟體系,也就是這個世界裡面的經濟運作規則,所謂社群就是它的公民。你判斷一個項目的好壞或者有沒有用,你就假定它的社群的公民,你願不願意參與它這個遊戲或者這個世界?如果你願意,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當然你得是它的受眾。因為大部分人參與這個行業是因為看到很多人掙到錢,或者炒幣漲了 10 倍,我覺得這肯定是一個假象,因為不可能所有人都掙到錢。

所以很多人說這個行業是泡沫,但是我認為泡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泡沫帶動了兩件事,第一帶動了錢的入場,第二帶動了人才的入場,這樣會反推這個行業去發展。至於這個泡沫破不破某種程度上不重要,這是媒體角度,更多從創業者角度來說或者從我們角度來說,是在每一個階段做重要的事。所謂今天熊市的階段,我覺得項目方必須要考慮一點,就是價格,現在價格是項目的差異化,就是讓每個人更好的記住你,能去了解你的一個手段。

人工智能,擁抱 OR 畏懼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人工智能威脅論甚囂塵上,投資人們會對這個問題有哪些標新立異的看法,這個論壇或許可以解答。

啟迪之星的副總經理鄭慶偉的一個觀點讓人反覆回味:人工智能我們應該去擁抱,本身從進化角度來說,將來人類的進化不光是物體的進化,技術本身也會進化到更加智能的角度。第二個觀點威脅論可能還為時尚早,人工智能能夠做的事情基本上我們能夠看到,能說話了你讓它對話做不到,目前來說它只能解決感知層,到後面的邏輯層或者作出最終的決策,其實中間的路還很長。第三個觀點,人工智能的發展關鍵看最終人給它一個什麼樣的價值觀的導向,因為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按照它自己的發展,但是需要人去引導,所以最終應該擁抱人工智能,跟人共同去發展。

中經合董事總經理彭適辰: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的雙手解放了,勞力、體力解放了,你可以做別的事。人工智能是把重複性腦力工作給取代了,所以可能各位有的小失業了,但是你想不要再做重複的事情,可以做更有創意對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事情,我想人類肯定是有辦法的,你要想怎麼運用這些科技,怎麼能夠幫助你,幫助你或者你的企業。我覺得往這個方面想,至少現在人工智能的威脅還看不到。但是有一個大家要注意,現在在討論人工智能倫理的問題,很多人拿人工智能做武器,可以殺人、傷害人,這確實可以做到的,很多國家已經利用人工智能做更精密的武器,做一些以前你想象不到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人工智能倫理的事情,這個事情並不是人工智能要取代你,只是不同的人去做也許不是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情,這我認為反而是很嚴重的問題。

寬帶資本董事練叔凡:不管是個人對人工智能怎麼看,這個趨勢不可改變,已經在發生的。所以與其考慮人工智能到底會不會取代人,還不如想一下哪些事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管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對於創業者來說,我現在做的事會不會被 AI 所取代,或者反過來我現在可以做一些什麼事,利用 AI 去取代原來別人的生意,去取代別人的市場,我覺得這是更關鍵的點。

文娛產業 PICK 哪個風口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隨著 101 小姐等選秀節目大火之後,對行業這個領域產業的投資基金是否會更多關注粉絲經濟類的或者網紅孵化器的賽道?幾位來自大文娛投資以及社交電商的投資機構代表自然有話要說:

賽富基金的金鳳春講到他最近觀察到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管是騰訊也好,還是百度也好,還是阿里也好,還是頭條也好,最近都在投內容,但是內容需要人,不光是創意人才,同時藝人本身也變得越來越稀缺了,不管是網大、網劇還是網綜,以及現在的偶像,最後消費的本質上還是人。所以一個極其有意思的現象,現在北電中戲和上戲表演系的在校學生據說已經被搶光了,那就有極強的溢出效應,我們就可能去找這些會紅的小哥哥或者小姐姐們,有可能是由於內容的火導致人也火起來了。

北極光創投嚴彬回顧到了最早超女的時代:那時候李宇春、張靚穎,粉絲經濟不斷地在更新換代,所以這塊投資會持續一直在看著,當然在今年可能是誰,明年是誰,這會不斷的變化。但確實如金總講的,相對從男團或者演員,男性某種程度上比女性更加有優勢,對於女生來講確實有一定的挑戰。但總體來講,因為這一塊還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去投資佈局,所以只要用戶需求存在,80 後有 80 後的,70 後有 70 後的,90 後有 90 後的,現在 00 後也在讀大學了,只要這個需求在,我們會圍繞用戶的需求不斷去投資和孵化一些項目。

頭頭是道的張鼎則給我們舉例說明了一下:你現在去訪問清華的學生或者北大的學生,或者國外很多的學生,你問很多女生第一志願是什麼,她會是做網紅,說明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有機會。我們現在頭頭是道對男團、女團都有佈局,如果看消費賽道,我們兩點比較關注,第一有沒有超級用戶,第二有沒有批量生產超級用戶的領域,不管在消費領域還是文娛領域都是投這類企業要重點關注的。

不一樣的精準醫療機會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現在醫療比較火的概念是精準醫療,因為目前 AI 技術的發展,大家都在往精準醫療努力,聽聽行業人士怎麼說?

來自遠毅資本的楊瑞榮先生為我們做了一個粗淺的梳理:首先從基因測序開始,因為每個人的基因都不一樣,所以最早精準醫療提出的可能是診療這個方向,所以基因到現在為止能解決的問題只是診療。沿著這條路下去,因為第一個爆發點比如像唐氏綜合症的篩查,原來唐氏綜合症的篩查是要做羊水穿刺的,成本比較高,而且有比較大的風險。基因測序從技術角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一個理論,就是在孕婦血液裡頭有胎兒的 DNA,這個發明是獲得諾貝爾獎發明的,通過抽孕婦的血就能夠達到 99.96% 的準確率,就能夠檢測到嬰兒是否有唐氏綜合症。沿著基因測序領域細分下去,在癌症的篩查、癌症個性化診療方向上還會有很大的機會。最後精準醫療是通過基因測序或者單細胞測序等等來對身體做全面的評估,根據每個人獨特的症狀來制定一個細胞學的解決方案,這可能是大家所期待的能夠解決癌症治療的一個辦法,這兩條線在精準醫療裡頭是談的比較多的。

還有基因組計劃下一步要攻克的,這裡面也湧現出非常多的創業和投資機會。

崛起的 90 後投資人

最燥的干货、最 C 位的投资人,尽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资人论坛

年輕確實是我們 90 後的一個資本或者是優勢。這幾年也已經湧現出來非常多的年輕人投身到了創新創業浪潮當中去,那麼同樣是 90 後,投資人和創業人有什麼相似之處呢?

華旦天使基金的投資總監王冠首先開腔:我們不會投看上去弱弱的,這樣的人我們不會投;看哪些創始人對未來有明晰的規劃,比如我們投的一個 90 後的創始人,他講了 5 年之後我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一家公司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 CEO,這是非常重要的。

梅花創投的投資總監邱建威:現在創業者越來越年輕了,其實我們投的很多項目都是投向非常年輕的優秀創業者。至於一個年輕的優秀創業者應該具有哪些特質,這是非常主觀的一個問題,每個機構、每個投資人想的都不一樣,但至少應該包括幾點:第一內心非常強大,心力特別強。比如他特別能堅持、特別能戰鬥,不容易放棄。比如他有非常強的同理心,他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這都是創業者非常優秀的特質。

在接觸早期項目的過程中,怎麼對於一個項目的創始人做判斷,吳總有一句話是對一個項目的團隊 90% 都落在團隊上,其中 10% 落在創始人身上。怎麼去判斷一個人這是非常主觀的問題,在跟創業者聊的過程中,其實創業者有很多的臨場發揮會打動我們。比如這個創業者誠不誠實,比如王總剛才講的我很認同,你不能是一個木頭,你要很聰明,但首先要是一個踏實靠譜的人。你聰不聰明?反應快不快?很多時候我問出去並不在乎最後的答案是什麼,而是在過程中展現出來你對問題的思考和行業的認知,以及回答問題的邏輯,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這些都是能夠體現一個年輕創業者的創業成功力,他的能力、心力等等。

來自盈動資本的投資總監徐佳歡補充了一點:韌勁!很重要的是你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成就一個偉大的事業,是不是為了提升社會效率,做有價值的事。這個初心還是必要的,這是我很關注的。創業者表面上都是很傻傻的人,但是骨子裡很聰明的人,創始人需要這種信念,就是我做的事情一定是未來有價值,或者符合他初心的事情。因為任何一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有起伏,這樣才能夠堅守住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的想法,在最低谷還能夠把這個事業做下去。

看到這裡,各位是否有了溢出乾貨的滿腹感,不如先收拾下心情好好消化一會兒。我們投資江湖再見…..

最燥的乾貨、最 C 位的投資人,盡在 Techcrunch 2018 杭州投資人論壇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