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十二,恭祝東嶽炳靈公聖誕之期

炳靈公即“泰山三郎”,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二引《玉堂鬧話》稱,炳靈公

為東嶽大帝的三兒子,唐以前傳為惡人形象,騎從華麗,懺若峰王,“魯人畏敬,過於天齊”。後唐長興中,明宗皇帝不豫,泰山僧進藥,小康,應僧之請,封泰山郎為“威雄將軍”。宋大中祥符七年,詔封為“炳靈公”。《舊五代史》記載這件事曰,後唐長興四年(933年)七月,一個泰山僧人為明宗治病,僧人說曾遇泰山嶽神,託為其第三子求個爵位,明宗遂封泰山三郎為威雄大將軍。

後來,吳地有以炳靈公為火神之祖者。現在四川大足舒成巖有宋代的道教造像數龕,其中就供奉有東嶽大帝、淑明皇后和炳靈太子的神像,鐫刻十分精美。 道書以農曆五月十二為炳靈公“誕辰”。

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十二,恭祝東嶽炳靈公聖誕之期

泰山神有子,始見於《魏書》。後漸有五子、七子之說,諸子中以三郎最著名,其夫人為永泰公主。

宋代炳靈公信仰極盛,宋筆記《括異志》、話本《鄭節使立功神臂弓》都寫到其神異傳說。《宋史·禮志》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禪畢,宋真宗加封泰山三郎為炳靈公

舊時泰山下有炳靈公廟(今漢柏院內)。《泰山志》載:“(漢柏)院北部原有炳靈殿,內祀泰山三郎炳靈王。” 殿毀於民國年間。

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十二,恭祝東嶽炳靈公聖誕之期

注:圖為北京東嶽廟的炳靈公殿

後有泰山五子即五顯神之說,其中三子炳靈王,即《南遊記》中華光天王,亦即《三教搜神大全》中靈官馬元帥,俱為火神。有人附會為《封神演義》中的黃天化。小說《封神演義》中黃天化被封為三山正神炳靈公。原文如下: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黃天化以青年盡忠報國,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為孝養;未享榮封,捐軀馬革,情實痛焉!援功定賞,當存其厚,特敕封爾為管領三山正神炳靈公之職。爾其欽哉!”黃天化在壇下叩首謝恩,出壇而去。

炳靈公還有一個職務——“贊襄陰天子專司鬼篆”,即閻王爺的秘書,專管人們生死薄的陰官。舊時泰山下有炳靈公廟(今漢柏院內)。《泰山志》載:“(漢柏)院北部原有炳靈殿,內祀泰山三郎炳靈王。” 殿毀於民國年間。

現有甘肅炳靈寺石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寺”,是羌語“鬼窟”之意。其是否與炳靈公信仰有關,或可以做進一步考證。

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十二,恭祝東嶽炳靈公聖誕之期

炳靈公寶誥:

志心皈命禮:靈分三炁,質託九陽。木火相生,乃化成於本始。乾坤配位,育秀氣於靈根。體性炎炎,降福降吉降福祉。正心耿耿,廣文廣武廣仁慈。遵父威權,體天行道。大悲大願,大孝大仁。東嶽上殿太子,至聖炳靈仁惠王尊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