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九江「賢」地名

崔若林

“賢”,《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有德行的、有才德的”,如賢明、賢達、賢良等。在九江的地名中,亦有帶“賢”的地名。多為人們對先賢的追念及崇拜之處,也為我們瞭解他們愛國憂民、踐履篤實、勤勉奮鬥的史實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三賢塅,在武寧縣甫田鄉境內,是為紀念宋代名人蘇軾、黃庭堅和佛印禪師三人聯袂遊覽此地而得。黃庭堅、蘇軾是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佛印是一位很有學問、能言善辯、幽默而又多智的和尚,佛印是宋神宗賜的法號。相傳黃庭堅邀請蘇、佛二人至分寧(今修水)雙井故居小聚,舟經鄱陽湖順修河逆水而上,因多日乘舟,頗覺鬱悶,過武寧縣後途經一處,見柳暗花明,阡陌相連,景緻甚佳,舍舟登岸,三人款款而行,流連至晚,方始歸舟。後人便把此三人遊覽之處號稱“三賢塅”。前人留下《晚過三賢塅》詩:“我愛林巒好,三賢過化同。水流深樹裡,人立暮煙中。小逕山茶綠,疏籬木槿紅。瓣香情未已,一典企清風。”另有一首《三賢道中》:“蘇黃自昔肯來遊,更得金仙遞唱酬。地亦有緣名不朽,白雲千載尚悠悠。”

七賢峰,位於廬山鶴鳴峰北,海拔1055米;唐沛縣人劉軻隱於峰下,後登進士為官;南宋朱熹知南康軍時,攜子與陳正思等7人慕名遊此峰,後人遂稱七賢峰。

棲賢谷,在廬山含鄱嶺南,谷中萬木蔥蘢,修篁遍山,環境秀美,驚澗險潭,冰川巨礫,古寺名橋,金石墨寶,奇勝彙集;中有三峽澗、二十四潭、觀音橋、蔣介石行宮、馮玉祥石刻、周恩來留影處等景觀。自唐宋以來,有眾多名人在此留下詩文和墨寶。

棲賢寺,原名寶慶寺,位於石人峰下,南朝齊永明七年(489)興建。唐時,李渤兄弟隱此讀書,寶曆元年(825),李渤出任江州刺史,委僧人智常將讀書舊寺重修,更名棲賢寺。歷代來訪名士多不勝數;北宋蘇轍《棲賢寺記》曰:“雖名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清初王士禎有《棲賢寺》詩:“李渤讀書處,乃在棲賢谷。何年作招提,來尋愜幽獨。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雲來漢陽峰,時就簷下宿。古寺無所有,修竹間喬木。野納喜客來,欣然設茗粥。便欲置草堂,巖棲於此卜。”

棲賢橋,又名三峽橋、觀音橋,建於北宋祥符七年(1014),橋橫跨三峽澗大壑上。屹立千年的棲賢橋,吸引不少名人接踵而至,蘇軾、蘇轍、黃庭堅、唐寅等都曾親臨此橋,並被蘇軾譽為“廬山二絕景之一”。明唐寅冬天來觀,並作畫題詩。清屈大鈞有詩:“二十四潭爭一橋,驚泉噴薄幾時消。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朝。”對橋下溪水彙集,春夏之際山洪奔瀉,聲如雷霆作了生動的描述。

集賢亭,在都昌南山半山腰間,亭為四柱花崗岩結構,亭基及亭腳呈四方形,總面積10平方米,亭一方為入口,另外三方為靠背石椅供人休息;亭頂部以大理石覆頂,雕成瓦狀,亭脊以龍為造型,龍首朝外,整個亭子給人一種簡樸實在的感覺;此亭外怪石林立,松木蒼翠,東湖大壩、東湖、縣城、都昌港、磯山等美景一覽眼底,形成一幅完善的山水畫。

三賢寺,在湖口縣江橋柳昭德村旁,晉時稱三學堂,乃陶淵明、周續之、陸修靜一起切磋學問之所,研討琴棋書畫之處。唐天祐中(904~907),僧人長慶為紀念三位哲人修建成三賢寺,供奉三位哲人神位。明初,縣民柳昭德出資重建,勒巨石碑“三賢寺”懸於寺門之首。清雍正十一年(1733),僧曉持、見月重修之,知縣張鑑序,邑廩生王風記其事,俱有碑。咸豐三年(1853)兵毀。同治九年(1870),眾姓捐資復建,旁有洗墨池、歡月臺,古木森森,濃廕庇日。

三賢祠,位於瑞昌市蒼城墩上,始建為二賢祠。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瑞昌縣令洪鈞以次山寓居瀼溪,蘇東坡謫黃州過此,慕二人之賢,故在蒼城墩建祠以祀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瑞昌知縣駱秉韶閱志,見南宋王梅溪(十朋)宿瀼溪驛寫的詩:“半月遊廬阜,中秋宿瀼溪。祠尋元事隱,樹認赤烏樓。坐待雲開月,行愁雨作泥。悉人應話我,身在九江西。”認為梅溪紹興二十七年的頭名狀元,出仕後屢次建議整頓朝政,力圖恢復。他之賢不讓元、蘇二公,遂向上級申請,獲准改為“三賢祠”,祠內刻像奉祀元結(次山)、蘇軾(子瞻)、王十朋(梅溪)三位異代賢人。

德安縣有鄉賢祠,在儒學大成門之右,清乾隆二十一年改建,祀江夢孫、陳兢、劉日章、吳愈、吳觀、周振、萬衣、郭一輪共八人。

五賢祠,為宋郡守李澗、湯沂、王櫃、李邦獻、李若川五人奏減德安積年重稅,邑人德之為立。

永修縣有先賢祠,祀周濂溪、朱紫陽。

修水縣八賢祠,始建於元,明永樂十二年(1414)毀於兵。1922年重建,正堂祀北宋詩人黃庭堅、御史中丞徐禧、南宋禮部尚書莫將、學士廣南經略安撫使冷應澂、四川安撫置制使餘玠、右丞相章鑑、兵部尚書宋朝寅、元翰林國史編修祝彬8位鄉賢牌位和畫像。1937年《八賢祠志》編修告成,蔣介石、孫科為之題詞,李烈鈞撰序,林森、馮玉祥、居正、戴傳賢、於佑任、李宗仁、邵力子、葉楚倫分別為八賢題像贊。

十八高賢影堂,在廬山東林寺,據《廬山志》載,祀“十八人者:雁門慧遠、慧持、河南慧永、鉅鹿道生、黃龍曇順、冀州僧叡、穎州道昺、廣陵曇詵、河南曇恆、琅琊道敬、賓國佛馱耶舍、伽羅衛國佛馱羅、彭城劉程之、柴桑張野、張詮、雁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南昌雷次宗是也。”十八人中,計儒六人,劉程之、周續之、雷次宗、宗炳、張野、張詮,餘為釋十二人。五代釋貫休有《題十八賢影堂》詩:“白藕池邊舊影堂,劉雷風骨盡龍章。共輕天子諸侯貴,惟受吾師一法長。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入無方。何人到此思高躅,風點苔痕過短牆。”

思賢臺,在白鹿洞上,明嘉靖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闢後山為洞,並築臺於洞上。嘉靖三十年,江西巡按曹汴在臺上建思賢亭。思賢臺為全院最高點,南康知府李淳作《登思賢臺》詩:“此日憑高處,天風吹我襟;鶴盤松露重,鹿隱洞雲深。氣象開前代,鼓歌績舊音;舉頭看五老,幽意欲投簪。”

先賢祠,在白鹿洞,祀李涉、李渤、劉渙、劉恕、邵寶等十六人,葛寅亮移於宗儒祠之左。

先賢書院,由丹桂亭、碑廊、朱子祠等組成;朱子祠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祠中立有朱熹自畫像、《白鹿洞書院教規》等碑刻。

五賢閣,在潯陽區甘棠湖煙水亭中,紀念陶淵明、白居易、李渤、周敦頤、王陽明這五位與九江有關聯的前賢。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故里柴桑,飲酒詠詩,是偉大的田園詩人。白居易,曾被貶為江州司馬,飽覽九江秀麗風光,在九江寫下大量詩文,尤以《琵琶行》最為有名。李渤,唐代江州刺史,在南湖中築堤,貫通南北,利民交通,人稱其德,名湖為景星湖、甘棠湖。周敦頤,宋代理學開創者,愛廬山,築室潯陽,死後葬九江,有濂溪墓。王陽明,明代哲學家,曾轉戰九江,待命廬山,秀峰石壁上有其自撰《記功碑》,東林寺壁有其題留詩。

思賢橋,在甘棠湖中,史載唐長慶二年(822),李渤跨湖為堤,亦改造南湖,立斗門,蓄水勢,減少水患,深得民心,人們為不忘李渤的善政,在堤上修橋一座,名為思賢橋,以示紀念。

閒話九江“賢”地名

五賢閣。(資料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