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周口市位於中國河南省東南部,沙河、潁河、賈魯河匯流於此,將市區分為南、北、西3個部分 ,有“小武漢”之稱。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周口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炎帝神農氏播種五穀,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周口古屬陳國,《詩經.陳風》赫然在目。戰國末期,為楚都所在地,史稱郢陳。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在此建立張楚政權。兩漢時期,陳為皇子領地,繁榮昌盛,富甲一方。魏晉以來,以淮陽為中心歷次設郡置府。明清時期,周家口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曾被稱為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那麼,歷史上周口究竟如何得名呢?今天咱就來說一說。

◆周姓船戶在“沙潁河”往返擺渡而得名:

周口市內主要的河流“沙潁河”的航運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它曾是著名的鴻溝水系和歷史上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最重要區段“通濟渠”的組成部分。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明朝初年,隨著沙潁河漕運的開通而開始發展,最初的集鎮也逐漸由沙河北岸擴展到南岸。為了滿足兩岸商賈往來的需要,一戶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匯區老街)開闢了第一個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當時,由於周口境內河道縱橫,水上運輸極為便利,於是,商賈雲集,行店林立,舟車輻輳,市場繁榮,周圍數百里的農副產品多聚此銷售或經水運轉銷各地,沙潁河航運可直達南京、上海。周口也以河南四大名鎮之一而稱譽中原,更有了“小武漢”之別稱。

《周口市志》記載了當時沙潁河的繁榮景象:“那時沙潁河中桅檣林立,煙火萬家;河岸上水陸交匯,財貨堆積如山。白天,千船競發,桅帆林立,佈滿河道,搬運裝卸貨物者來來往往;晚上,漁火點點,歌聲陣陣。”

“周口”地名,由何而來?


明朝萬曆年間翰林學士熊庭弼也曾為周口題詩:“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也為今天的周口兒女對“沙潁河”往日的輝煌提供了一個無限的遐想空間。

◆周口曾因水而興,因水而衰:

明代萬曆年間,賈魯河河道疏浚完成,於是周家口成為南接江淮,北通山陝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清初的五十年間,賈魯河疏浚達十次,以確保河運暢通。清朝乾隆年間,周家口鎮的發展達到頂峰,開闢渡口16個,擁有街道116條,常住居民數萬人,流動人口達數十萬人。

清朝中後期,海運逐漸取代河運成為南北物資運輸的主要渠道。

1843年,黃河在中牟決口,致使賈魯河淤積,賈魯河北上開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復。周家口鎮的商業開始走向蕭條。

咸豐同治年間,捻軍戰亂波及周家口,鎮內的許多廟宇建築“三次焚燬,幾至於盡”。

1901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周口以西數十公里的漯河因地處鐵路沿線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徹底告別了古代“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的繁華。

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正值汛期的黃河改道,順賈魯河潁河而下。周口一帶成為黃泛重災區,受災長達九年之久。

◆“周口”的歷史沿革:

“周口”歷史悠久,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淮陽,古稱宛丘,相傳為太昊之墟、神農建都之地。夏為豫州之域。殷為虞遂封地,厲(音lài,今鹿邑東)系活動中心。周武王封舜後媯滿於陳,是周首封十大諸侯之一。

春秋時期:

仍為陳國,轄邑歷經變化,今區內有,防(治今太康老冢附近)、檉(音chēnɡ,治今淮陽城西鄭集附近、相(治今鹿邑東部,後稱苦)鳴鹿(治今鹿邑縣西部)、株林(今西華西夏亭),辰陵(治今扶溝縣南部)、項(治今沈丘縣槐店)、頓(治今項城縣南頓);區外有,壺丘(治今新蔡縣東南部)、株野(治今柘城縣城)、沈(治今平輿縣北射橋),另說今臨泉縣城)、焦(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夷(治今亳州市東南35公里處,一名城父)、留(治今開封市陳留鎮),其中沈、項、頓三個子國,系受陳國保護的附屬國。

戰國時期:

公元前479年楚滅陳,以陳為縣。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徙都於此,為“郢陳”,稱“西楚”。秦統一全國後置陳郡,統縣12:

陳、固陵(治今淮陽縣城北21公里柳林集)、陽夏(治今太康縣城)、苦(音hù,治今鹿邑)、項(治今沈丘縣槐店),另有汝陰(治今安徽阜陽市)、寢(治今安徽省臨泉縣城)、新陽(治今安徽省光武附近)、柘(治今河南柘城縣)、平輿、上蔡、新蔡。

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在陳定都,國號“張楚”。西漢初為淮陽郡: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統縣9:陳、扶溝、陽夏、固始(固陵)、苦、寧平(治今鄲城縣寧平)、新平(治今淮陽縣東北12.5公里臨蔡)、另有柘、圉(治今杞縣城南25公里圉鎮)。屬兗州刺史部。

東漢章和二年(88年)改淮陽為陳國:

統8縣:陳、陽夏、苦、寧平、武平(治今鹿邑縣城西北20公里武平城)、扶樂(今太康縣城西22.5公里扶樂城)、長平(治今西華縣城東北9公里),另有柘,屬豫州刺史部。三國魏置陳郡:

太和六年(232年)曹睿以陳4縣封其叔植為陳王,遂改郡稱國,陳縣為陳國治。後植子志復作郡,統縣6:陳、扶樂、陽夏、長平、武平、柘、屬豫州。

西晉:

初期沿舊制,武帝合陳都於梁國,惠帝復置陳郡,領5縣(陳、陽夏、項、苦、武平),屬豫州。

東晉:

仍為陳郡,統縣可考有陳、西華、長平、仍屬豫州。據《歷史地理沿革表》記載:晉置南頓和汝陽郡。南朝宋初:

屬南豫州南梁郡,後置陳郡和南頓郡,均治項縣(今沈丘槐店)。陳郡統縣4:項、谷陽、西華、長平;南頓郡統縣不詳,均屬豫州。

南齊:仍置陳、南頓二郡,南頓郡移治南頓。

北魏:

置陳郡、南頓郡和汝陽郡。陳郡治項縣,統縣5:項、長平、西華,另兩縣不詳。南頓郡治南頓(今項城縣南頓鎮),統縣3:南頓,另兩縣不詳。汝陽郡治汝陽縣(今商水縣城頭村)。統縣2:汝陽、武津。均屬豫州。

東魏:

置陳郡和汝陽郡。陳郡治項縣,統縣4:項、長平、西華,另一縣不詳。汝陽郡治汝陽,統縣3:汝陽、武津、徵羌。均屬豫州。

據《太平寰宇記》載:至天平二年(535年),以淮南內附置北揚州,理項城。陳郡改屬北揚州。武定元年(543年)僑置丹陽郡和秣陵縣。丹陽郡屬北揚州,州、郡均治項縣(今沈丘槐店)。北齊百姓不附侯景改北揚州為信州,置陳郡屬信州,州、郡均治項縣(今淮陽縣城),又置淮陽郡,治陽夏(今太康縣),淮陽郡、丹陽郡亦屬信州。

北周:改信州為陳州。隋初為淮陽郡:

治宛丘縣(開皇初置),統宛丘、扶樂、太康、西華、鹿邑、溵水、南頓、項城、鄲縣、鮦陽(今安徽省臨泉縣城西)10縣,屬豫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陳州和瀋州,瀋州治項城縣(今沈丘槐店),統項城、溵水2縣。陳州統宛丘、太康、鴻溝是、鹿邑、鄲等縣,陳州、瀋州屬豫州。大業八年(612年)復置淮陽郡,治宛丘,統宛丘、太康、扶樂、西華等10縣。唐武德元年(618年):

復置陳州,統宛丘、太康、項城、西華、溵水、南頓6縣。武德四年(621年)置北陳州,治扶溝,復置瀋州,統項城、潁東、2縣。五代仍之。

宋宣和元年(1119年):

置淮寧府,統宛丘、西華、商水、南頓、項城5縣,屬京西北路。南宋置陳州,仍統5縣屬南京路。

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明萬曆十年(1582年):

陳州、商水、項城、沈丘、西華、扶溝、太康6縣1州屬開封府,鹿邑縣(包括今鄲城縣東北的一部分)屬歸德府。

清初襲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

升陳州為直隸州,仍統4縣,屬河南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為陳州府,府治淮寧縣(今淮陽),統淮寧、太康、扶溝、西華、商水、項城、沈丘7縣屬河南布政使司。

1912年5月撤淮寧縣。

1913年3月1日,廢陳州府,置淮陽縣,原府轄縣和鹿邑同屬河南豫東道。

1914年5月23日改屬河南開封道。1932年8月在淮陽設第三行政督察區,原8縣屬之。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仍統8縣,屬河南省。1949年設淮陽專區,轄淮陽、鹿邑、項城、沈丘、商水、西華、扶溝、太康8縣和周口市(1948年1月置),1952年8月增置鄲城縣。

1953年1月,淮陽專區撤銷,西華、扶溝、商水(周口市改為縣轄鎮入商水)3縣歸許昌專區,餘6縣歸商丘專區。

1958年12月商丘專區撤銷,東6縣歸開封專區。

1961年12月商丘專區復設,東6縣復歸商丘專區。1965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文件(〔65〕豫民字363號),析許昌、商丘兩專區部分縣設周口專區,轄淮陽、鹿邑、鄲城、項城、沈丘、商水、西華、扶溝、太康9縣和周口鎮。1969年12月31日改為周口地區。

2000年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通知(國務院通知發於2000年6月8日):撤銷周口地區和縣級周口市(1980年9月26日周口鎮改市),設立地級周口市,原周口市更名為川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