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義

對於各種各樣的工作臺賬,基層幹部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對此不堪其苦。不同的部門要求不一樣,要應對上面的檢查,基層幹部不得不在工作中隨時準備好幾本臺賬。不管工作做沒做,也不管有沒有效果,只要落在了紙上,只要留下了痕跡,也就算了交差。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本身就是一種形式主義。面對各條線上的檢查,面對各個部門的檢查,基層單位少不了一大堆資料盒,一大堆工作臺賬,一大堆文件。只要是誰的文件多,資料多,文件盒子多,誰的資料做得紮實,環環相扣,圖文並茂,有安排,有部署,有“效果”,換句話說只要在文件堆裡能夠看到“落實的過程”,也就會得高分。這樣一來,下面知道上級部門的路子,就想方設法的做紙上文章,於是只要一開會,各種會標就不斷變換,各個科室的工作人員就會不斷的照相留底。大家各取所需,把領導和參會人員當成了道具和木偶。各種簡報信息就紛紛出籠,各種抓落實的材料就裝進了文件袋。雖然基層幹部也深知這是一種弄虛作假,但迫於上級要求,也只能一假到底了。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現象出現在基層,根子其實在上面。客觀人員工作要求有痕跡本來沒有錯,畢竟要體現一種政策抓落實的過程,這是本身也是一種督導方式,但如果過分講究和要求“痕跡”,這就變了味。說到底還是因為上級幹部或相關部門缺乏一種務實精神。到基層檢查工作只是走馬觀花,看看基層的臺賬做得咋樣,看看基層的工作痕跡如何,而沒有親自到田間地頭,沒有在街頭巷尾,沒有深入基層群眾去調查瞭解,久而久之,上面有所好,下面有所效,也就形成了一種默契和慣例。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危害不小。不要以為這種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現象是一件小事情,其實無論是對基層工作,還是對上級領導都會帶來巨大危害。對於基層幹部而言,為了應對上級檢查,成天搞一些“紙上談兵”,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讓基層幹部身心疲憊,產生困惑。一方面要面對諸多的矛盾問題,要推進各項具體工作;一方面卻要抄抄寫寫,要落到紙上,搞得狼狽不堪,疲於奔命。對於上級幹部而言,如果只是注重紙面上的問題,而缺乏實際調研,就會空對空,在制定政策時就會懸空。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必須徹底根治。首先要把這種形式主義變種揪出來,從領導幹部自身做起,帶頭進行整改落實,不必要的紙面檢查必須要剔除,不能給基層幹部增添負擔。從領導幹部抓起,從領導幹部改起,大力倡導基層調研之風,不以書面痕跡為依據,而以幹部足跡為依託。其次要優化考核設置,在目標考核中注重基層群眾的口碑和工作實績的參照,而不是在紙堆裡搞考核。
人民日報: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義

“上午剛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饋情況。每天類似通知一個接一個,時間緊、任務急、人手少,讓人身心俱疲。” 近日看望一位在鄉鎮工作的同學,發現桌上各種文件夾裡密密麻麻套著很多小文件夾,一問才知都是需要儘快上報的各種材料。一些地方政府和上級機關熱衷於“文來文往,以佈置代替落實”,大事小情總愛下個通知,大小工作都想列個圖表,大小問題都得發個指導意見,還要求層層書面上報。尤其,最近關於各地精準扶貧過程中表格資料名目繁多、任務繁重的問題引起了不少基層扶貧幹部的共鳴。一些地方出臺的扶貧表格名目越來越多,程序越來越繁瑣,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且導致很多基層駐村幹部忙於應付填表和檢查,而沒有精力去做實際的工作。

上級領導機關是作風建設的組織者、管理者、推動者,是作風建設的風向標和指示燈,既負有領導責任,也負有示範責任。領導幹部要帶頭身體力行,知責明責,少些“紙上談”,多些“現場幹”,緊緊抓住群眾普遍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找對策。以“面對面”的引領,推動各項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而不能習慣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那樣只會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討人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