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汽車銷售講述中國對美進口車加稅的真正影響是什麼?

一位汽車銷售講述中國對美進口車加稅的真正影響是什麼?

對美進口車關稅提升在即,經銷商或將自負盈虧調整終端價格規避稅費影響。而對於部分經銷商來說,繼續觀望,暫停進貨似乎成了個現實的選擇。

“特朗普出爾反爾,我們今年進口車的整個行情都是一波三折”。這是一位有著多年進口車銷售經驗的一線員工對於美國突然宣佈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提案即將實施後的評價。

“大飛”是北京地區負責寶馬品牌的一線銷售員,四年的工作經驗,讓大飛對很多消費者的潛在心理、市場行情都有著自己一套獨有的見解,對於自己的工作,大飛直截了當的評價“經濟、政策關係最為明顯、直接”。眼下,正值美國政府對中國進口關稅提升,當業內人士紛紛認定部分進口經銷商即將迎來“霍亂”時期。不過在大飛來看,也許未來的行業走向迷茫,但卻還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2014年末,從老家來北京探親的大飛誤打誤撞的當起了汽車銷售員。入職時臨近年關,趕上店裡比較忙的這陣子,剛入行的大飛只能跟著資歷老的同事打下手,捎帶學一些賣車技巧,想著來年能大施拳腳。然而這一個來年,卻趕上了國內進口車行業十年不遇的負增長。

一位汽車銷售講述中國對美進口車加稅的真正影響是什麼?

大飛說:“入行的第一年,行業不景氣,用盡了渾身解數整整一年就賣了86臺進口車,我們那一年負責進口渠道的銷售走了5、6個,就剩下我們倆人,討了個巧我拿了進口渠道銷售第一,不過那一年我們整個店進口車銷量還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

回想起入行的第一年,大飛感嘆工作不易,他說,中國進口汽車銷量那年突然急剎車,罕見出現負增長。由於當年國內整體經濟形式放緩,市場購買能力極具下跌,那一年經銷商賣豪華品牌的進口車幾乎沒有新客戶進店,每天40個電話要把過去兩年裡的進店客戶都打一邊回訪電話,買了車的要問換不換,沒買車的要問買不買,大飛嘆了口氣說道:“一天被當騷擾電話罵個10幾次那都是少的”。就是這一年恰逢國內進口車銷售市場10年不遇的冰點,數據顯示,當年中國汽車進口額同比降低了13.2%,成交總額約為580億元人民幣,而這一水平幾乎回到2011年進口車市場發展的中期階段。

當我們問起一些進口市場的所謂潛規則時大飛這樣說:進口車銷售與普通汽車銷售大相徑庭,市場上普遍認為物美價廉的緊湊型家庭用車是剛需,在進口車市場截然相反,中高端的豪華車是主力,2.0到3.5排量的車型最緊俏。正規渠道的進口車價格優勢不大,尤其和平行進口車相比更是劣勢,但最能吸引消費者的就是正規經銷商的保養與車子保值率有很大誘惑力,價格上雖然有稅費限制,但廠家基本都能放出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的優惠,進口車落地價格實際上也沒有那般高的離譜,不過每個銷售人員手裡都有外界意想不到的價格優惠幅度,進口車銷售,輕微價格調整影響市場的波動不是很大。

隨後,2016、2017年市場整體逐漸回暖,大飛說:後兩年,市場增幅不如前幾年,但基本也算回暖了些,店裡的人均年銷量也能到130臺左右,傾銷掉了一些庫存,店裡壓力也不是很大,店裡的銷售員每年的收入都十分可觀。說到這,大飛似乎想起了什麼話鋒一轉的提到了庫存問題,他說:“進口車行業看經銷商的庫存量要比普通經銷商更關注,市場好有庫存,市場不好也有庫存,讓經銷商掙錢的是它,賠個底兒調的還是它,就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零庫存不一定是好事兒,更多的災難”。

據瞭解,進口車經銷商在市場穩定期會積攢一定庫存量,以保證自身價格優勢,行業內成這一現象為“屯車”以期望在價格變動時多牟利潤,而蕭條期也會屯部分車型但量不大,主要用於維持運轉平衡,但在動盪時期,進口經銷商幾乎完全不留庫存,也就是所謂的冷市,經銷商不敢進車哪怕是主推產品或是熱銷車型。

今年4月,汽車等美國進口產品曾要加徵25%關稅,最後取消加徵;5月下旬,國家財政部發布公告,自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至15%;如今,美國進口車將在15%的關稅基礎上,再加徵25%關稅。

“政策調整,大家早有耳聞,我們從年初就不在大面積訂車,主要是在消化年底的存貨,我們觀望,消費者也在觀望,第一個季度店裡的進口車銷量就那麼10幾臺,就算有車到港店裡也儘量拖些日子不去開票”而對於,隨後的降稅調整,大飛說:“國內經濟決定進口車像內因,政策像外因,怎麼落地誰也不清楚,廠家降價,我們就跟客戶說降價,雖然指導價有降幅,但落地價差別和之前並不大,這一部分要麼是庫存車該優惠了,要麼是店裡自己賠錢要賣,政策風口誰都不敢草率”。

就在此次美國政府聲稱將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後當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隨即表示:為避免損失,車企將會在7月1日至6日之間集中進口,或者預定7月1日出關的車型將提前清關。這意味著企業很可能在時間的臨界點內來往大量汽車。

一位汽車銷售講述中國對美進口車加稅的真正影響是什麼?

然而此時的經銷商的聲音卻截然相反,大飛說到:我們一個集團下的幾個品牌現在庫存量聽說都不大,很多家都沒車了,也沒有進車的打算,半個月前有到過一批車但量不大,都是客戶主動訂的,現在訂車我們店員也不會建議客戶,因為確實沒車,如果有就一定是庫存,或正卡在港口待清關的車型。

有消息顯示,雖然對於稅費調整的政策即將落實,但目前經銷商多數扔以優惠價格出售車型,且成交價格與指導較高相差頗大,多數經銷商並無積壓產品牟利的打算,此次關稅上調,多數經銷商表示擔憂。

此外,據汽車預言家瞭解,Jeep、林肯、凱迪拉克等美國本土品牌與寶馬、奔馳、英菲尼迪等一些在美國生產的國外品牌的進口車型將成為主要受波及對象,但終端售價上漲以成為多家經銷商達成的共識,具體調整時間尚無法確定。

具體到單一車型的終端銷售價格,大飛對汽車預言家說到:我們是經銷商集團,這次稅費調整,雖然是美國單方行為,不過我們寶馬的進口車經銷商很可能是受影響最大的,過去幾年中主要銷售產品均以X3、X5、7係為主,眼下X3國產,X5依然作為熱銷車,7系價格影響並不大,要知道很多客戶來買車多數都是衝著X5來的。

數據顯示,2016與2017年,寶馬均作為進口品牌中銷量分列第一、第二位,奔馳、雷克薩斯相差甚微,根據具體上調費率來計算,在官方指導價格上,寶馬X5的上漲幅度將達到15萬元至21萬元,奔馳GLS上漲幅度為20萬元至32萬元。有業內人士表示,照此價格幅度調整,國內有關美國地區的進口車銷量必將減半。

政策發佈當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媒體表示,對美國進口車加徵關稅將嚴重影響美國品牌車及產自美國車型的競爭力,從長期來看,部分歐洲車企會考慮把美國產的車型轉移至其他國家,從而給美國汽車工業帶來打擊,日本和歐洲產進口車將直接受益。

如今,進口車經銷商暫停進車,經銷商多半持觀望,2018年進口車市場走向如何尚無法確定。大飛對我們說到,自己下半年可能會轉到傳統品牌做銷售,對於轉行原因,他笑了笑說到:“特朗普不靠譜,進口車渠道太依賴政策,不穩定因素太大,早就不是人為能解決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