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6月靈壽好人 梁瑞國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梁瑞國,男,31歲,靈壽縣北窪鄉西孫樓村村民。小時候,他患上眼疾,幾乎傾家蕩產也未能治癒。15歲時,他雙目失明。

彩色世界在生命裡消失之後,他便離開了課堂,在家幫襯著父母幹農活。那些年,他也曾感嘆命運不公,但也是那時候,他開始“用心”,因為他不想比別人過得差。

15歲失明之後,他的世界只剩下黑色。好強的他不願成為年邁父母的累贅,所以他一直琢磨著乾點兒啥,好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雞生蛋蛋生雞”,簡單的一句話,突然給了他靈感,並演變成他的“生意經”。

每當聽到大家講一件事兒、一種技巧,他就會用心記住。比如,有老鄉來他家提到了果樹嫁接,他就會多問幾句,“到底咋做?”鄉親走後,他就琢磨著在自己家的柿子樹上嘗試一下。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低矮的磚房小院,被高聳敞亮的新房簇擁,這個小院就是梁瑞國的家。小院兩側的牆角處,放置著一排排雞籠,幾棵或高或矮的果樹打造出小院綠色的層次感。

梁瑞國的父親梁法雲指著一棵黑棗、柿子嫁接的果樹說,“這是俺兒子種的,還有那桃子樹,嫁接了三四個品種,結果有早有晚,整個夏天都有桃子吃。”他說,兒子就是愛琢磨。確實,養雞也是梁瑞國琢磨出來的。六年前,他從電視上得知有人撿來十個山雞蛋便走上致富路,就有點心動。

2010年春天,聽說有個親戚家養了山雞,他便和母親抱了一公一母回來,打算靠“雞生蛋蛋生雞”闖出一番天地。

如何把蛋孵化成雞雛成了最大的難題。野山雞基本不抱窩,梁瑞國讓母親花35元錢買來一隻老母雞,可老母雞也不好好孵蛋,到最後,他決定自己來。

梁瑞國把家裡一個電熱毯拆了,剪裁成紙箱大小,用手摸索著,把一根根導熱電線重新碼對整齊。因為擔心種蛋受熱不均,他還找來一個塑料袋,把裡面裝上水,作為孵化“溫床”,上面還鋪上棉絮。孵化山雞蛋需要保持在38℃左右,電熱毯加熱時間長了,溫度會升高,拔了電源溫度就會下降。怎麼把握溫度?這個問題對常人來說都很難,更別提盲人了。

最終,梁瑞國想出了法子。他把溫度計放到水袋上,讓父親陪著,加熱到38℃時,父親就告訴他,趕緊拔了電源。但總不能讓父親一直守著吧?梁瑞國又想了法子,他拿起38℃的雞蛋貼到眼瞼上,靠感知努力記住這個溫度,然後“解放”了父親。

電熱毯升溫、降溫太快,十幾分鍾就要充電、斷電。梁瑞國手裡攥個定時鬧鐘,十五分鐘一響,他就拿起雞蛋放到眼瞼上“量量”溫度,週而復始。

在梁瑞國的世界裡,雖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但孵蛋的24天讓他真正體驗了一把“沒日沒夜”,睡眠被切成了無數個“十五分鐘”。終於,八九個種蛋裡,有兩隻小山雞破殼而出,摸著溼乎乎的小雞雛,他自己都笑出了聲。

睡雞舍老房喂水餵食用手指測量,原始孵化如此艱難,回想起來,梁瑞國嘆氣,“沒技術、沒設備,光靠自己瞎琢磨,也不事兒。”後來一段時間,他中斷了“孵化”。

2010年下半年,梁瑞國到石家莊參加按摩培訓班,結識了現在的妻子,也是盲人。同時,他還買到了“控溫器”。轉機,從此開始。高科技設備配合電熱毯,孵化變得簡單了。2012年年底時,他家裡有了1000來只山雞。慢慢地,他買了孵化機。使用設備,對於普通人來說很簡單,按幾下按鈕就能搞定,可梁瑞國看不見,他需要父親幫忙。按幾下顯示的是什麼模式,他默數著記在心裡,以後就獨立操作。梁瑞國與家人住的房子距離雞舍僅50米遠。一條小衚衕,他每天要走幾十次。為了看守雞雛和孵化設備,他晚上睡在雞舍的老房子裡,只有聽到雞叫和設備的嗡嗡聲,心裡才踏實。

每個雞籠前面,都用鐵絲吊著兩個塑料槽,用於喂水餵食,這都是梁瑞國用塑料管、飲料瓶做的。對盲人來說,喂水、餵食不好掌握量。梁瑞國每次都把手指伸到水槽或食槽裡,量一量。冬天,他的手指經常是通紅的,嚴重的時候,手指凍裂掛著血絲。

賒賬送雞雛帶領殘疾朋友一起創業,就這樣,梁瑞國艱難地走在創業路上,不少殘疾人看到後,也向他打聽。梁瑞國說,考慮到殘疾人沒啥勞動能力,日子過得都緊巴,便萌生了帶著大夥一起搞山雞養殖的想法。

現在,梁瑞國成立了養殖合作社,20多個殘疾朋友從他這裡領雞雛回家養。很多時候,來領雞雛的殘疾朋友沒有餘錢,都是賒賬,把雞雛養大賣了錢,再來還雞雛錢。梁瑞國手裡也沒啥錢,賣蛋的錢也都投入孵化,現在他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

去年,梁瑞國唯一的孵化設備壞了,就摸索著自己做了一個孵化機,家裡的電扇、電燈泡全用上了。

梁瑞國不僅為自己孵蛋,還幫其他殘疾人免費孵蛋。今年,20來人集資數千元買了一臺新設備,放在梁瑞國的雞舍裡,大家可以把種蛋帶到他這裡,一個月後,直接領走雞雛。“他有技術,又是熱心腸!”正定孔村的封立剛腿部有殘疾,他跟著梁瑞國幹了一年多,說起這個“能耐”小夥兒,他誇個不停。封立剛說,梁瑞國身體條件比他們都差,可他幹得比誰都好,這給了很多殘疾人很大的信心。

梁瑞國的父親也說,他支持兒子搞養殖,更支持他幫扶其他殘疾人,“他雖然看不見,但不比我這樣看得見的人做得差。”

“身殘志堅”這四個字用來形容那些身體殘疾,卻對生活充滿希望,意志堅定的人。雙目失明的梁瑞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雖然看不見,但心靈手巧,靠著幾隻山雞走上了漫長的創業之路。這期間,也有數不清的困難,但他沒有放棄,他說,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敬業奉獻 道德模範 付金平

創城進行時:靈壽好人,道德模範風采

走進靈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彷彿走進了一座軍營,事故案例圖片與交通安全宣傳展板整齊的陳列於門口兩側,院內警務公開的內容一目瞭然,乾淨的水泥地面上實話的停車標線統一醒目,車輛擺放有序。 提到靈壽縣公安交警大隊,就不得不提一位在整個靈壽縣乃至在全市交警系統出了名的交警專題欄目《付大姐說交通》的主持人——付金平。現在在靈壽縣不知領導幹部的大有人在,不知道著名企業家的大有人在,但是不知道付大姐的幾乎沒有。

付大姐——付金平,1955年9月生,中共黨員,大專文化,二級警督,現為靈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宣傳民警。她常說:“作為一名交通安全宣傳民警,為了創建一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辛苦一點,我不後悔。”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和情懷,她幾十年如一日,將大隊的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辦得有聲有色。

要說付大姐不得不提一提她多舛的命運。那還要從三十年前說起。大學畢業後,付金平被分配到離家不遠的一所學校任教,那時的付金平是一個20多歲年輕漂亮充滿陽光的女人,能歌善舞,教學之外每每有文藝演出她都要唱上一段,跳上一段,在三里五鄉是出了明的才女。在眾多的追求者中,付金平選中了心儀的另一半。婚後的生活是幸福的、甜美的。然而,命運的安排往往是嫉妒的,在付金平婚後的第四年丈夫突然患上腦膜炎,幾經周折,留下了嚴重的肌肉萎縮的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了,付金平堅強地扛起生活,除了照顧好自己的丈夫,哺養兩個孩子,還要按時上下班,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支撐著自己的家。家庭生活上,為了減輕病魔對丈夫折磨的痛苦,付金平每天要用手幫丈夫排一次大便。為了丈夫的身體不因長期臥床生褥瘡,每天要用溫水給丈夫擦一次身體。工作上,付金平又是那麼的要強,從沒有因為家庭原因耽誤過一次學生上課。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生活著。

1996年 ,時任靈壽縣委書記的張靜為靈壽交警題詞的專題電視欄目《交警風采》開辦在即。但出於一直沒有合適的主持人,很長時間不能開播。這時經過別人推薦付金平擔起了這一重擔,在第一期欄目播出後,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從此付金平成了交警大隊的一員。工作的變動更加激發了付金平的熱情,在交通安全宣傳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紮根農村

付金平出身農村,深知廣大農村地區是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點,要想使交通安全宣傳真正走進農家,走進老百姓的心坎裡,就要採取農民朋友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在大隊領導的支持下,她勇挑重擔,組成了以自己為骨幹的交通安全宣傳隊,先後提出多項強化交通安全宣傳的建議,裝備一輛宣傳車,車上裝有音響、影碟機、電影放映機、事故圖板等交通安全宣傳車開動了,流動宣傳隊下鄉打起了遊擊,哪裡逢集到哪裡去,哪裡人多到哪裡去。宣傳隊晚上放電影,放光碟;白天展出圖板,散發宣傳材料。農民朋友非常喜歡看電影,她就多方收集宣傳交通安全的各類影片組織放電影。每到一處,她親自聯繫場地、電源,走街串巷張貼海報,挨家挨戶通知。周圍三村五社的鄉親不論男女老少爭先恐後前來看電影、觀演出,每場觀眾多達三五百人,宣傳氛圍空前高漲。而她忙裡偷閒,擠時間到人群中發放宣傳材料,還利用工作間隙深入到農民家中促膝談心,宣傳交通法規知識和安全常識。通過結對宣傳,在許多村民家庭裡,茶餘飯後談論交通安全已成為主要話題。付金平帶領宣傳隊半年的時間,踏遍了全縣15個鄉鎮,297個村,放電影百十餘場,發放宣傳材料18萬餘份,受教育群眾達10餘萬人次。

深入學校

也許是自己的孩子從小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快樂童年,付金平十分喜愛孩子,每當看到孩子臉上天真燦爛的笑容,她內心的喜悅就直上眉梢。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道路交通的弱勢群體,更是交通安全的重點保護對象。為了給孩子們創建交通安全綠色通道,付金平走遍了全縣所有學校,檢查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充分徵求校方師生建議,在沿路的各學校門前安裝了黃閃燈和大型反光警示牌,漆劃了人行橫道線,暢通了學生上學、放學綠色安全通道。為提高學生的交通法規知識和宣傳意識,多年來,她主動與各中小學校聯繫,帶領宣傳隊深入全縣公路沿線的110餘所中小學校進行宣傳,為學生上安全課達180餘課時。在距縣城100餘公里的新開小學的學校操場上,三九天裡,她冒著攝氏零下10℃的嚴寒,給學生講交通事故的危害、講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在她的啟發下,數百名學生明白了學法懂法的重要性,增強了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提高了交通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細緻入微

付金平從多年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一套交通安全宣傳經驗,她把“五進”工程、“牽手平安行”等宣傳活動等與冬季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動宣傳、春運安全宣傳、涉牌涉證、非法載人、客運超員等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常抓不懈。每天深入到路面對執勤民警查出的違法駕駛人開展宣傳教育。春運期間,她把宣傳掛圖和光盤送到客運單位和客運戶手中。她隨身攜帶著光盤,對長途客車、中巴車、村村通公共汽車等200餘輛汽車逐一檢查,發現哪一輛車上未播放光盤,就隨時發給車主一張,並幫著播放。她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工作,在中隊駐地、車管所大廳、交通卡點、長途汽車站以及整治交通違法活動和打擊盜搶機動車專項鬥爭現場,到處留下了她忙於交通安全宣傳的身影。

付金平深深懂得:要做好交通安全宣傳工作,離不開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為此她抓住上級組織部署的各交警大隊在當地電視臺開辦交通安全專題欄目的有利時機,在大隊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主動與縣電視臺聯繫,在她的積極運作運作下,縣電視臺長期滾動播放交通安全警示詞句。並開闢了交通安全宣傳專題節目《付大姐說交通》。目前,此節目是全市各縣市交警大隊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交通安全專題欄目。每週一期已連續開播了6年,播放312期。真正做到了“廣播天天有聲,電視天天有影”,從而為交通安全宣傳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先後多次受到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

幾十年如一日,以付金平為骨幹的靈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宣傳團隊是靈壽交警的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數據顯示,全縣群眾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知曉率已由原來的不足60%提高到96%;轄區內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53.4%、死亡人數下降31.2%、受傷人數下降37.5%,直接經濟損失下降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