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景區爲山西旅遊添光彩

場館概況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大寨村位於昔陽縣城東南5公里的虎頭山下,平均海拔1000米,總面積1.88平方公里。這裡地處太行山腹地,由於長期風蝕水切,形成了七溝八梁一面坡的地形地貌。經過幾代大寨人的艱辛改造,現在的大寨已成為一個優美的公園山村和農業旅遊區。大寨展覽館是一座平面呈倒“山”字形的民族式仿古琉璃瓦建築,館內展覽了建設新大寨的全過程。該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二期名錄。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鏈接|農業學大寨

大寨原是一個生存環境惡劣的小山村。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的帶領下,大寨人民開展了以治山治水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經過20餘年的奮鬥,大寨人把760畝耕地由“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變為“三保田”(保水保肥保土),創造了畝產500多公斤的紀錄。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同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寨大隊堅持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大寨被樹立為全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農業學大寨”的口號一時響徹全國,那時的大寨成為許多人心中的“聖地”。據統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2 0多年裡,國內外前來大寨參觀學習的人數達1000萬人次。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人物

陳永貴(1914~1986),山西昔陽人,出身貧農家庭。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昔陽縣大寨村生產隊委員、黨支部書記、大寨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他積極響應中央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號召,領導全村群眾修造梯田,興修水利,為改變大寨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促進當時山區農業生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先後擔任過山西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被選為中共九屆中央委員,十屆、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75年1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全國農業工作。1980年9月辭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1983年起任北京市東郊農場顧問。1986年3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郭鳳蓮 (1947~ ) ,山西昔陽人, 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參加了大寨的抗災自救,同當時的“鐵姑娘”們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後治窩”的勞動中。1964年,年僅16歲的郭鳳蓮,任“鐵姑娘”隊隊長,戰天鬥地,改造家鄉落後面貌,成了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受到毛主席、周恩來、李先念、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熱情接見和讚揚。先後任大寨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中共昔陽縣委委員,中共昔陽縣委副書記,山西省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當選為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補委員,1978年當選為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2009年1月18日,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紅色故事|郭沫若的大寨情緣

1965年冬,當時已73歲高齡、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為響應毛主席、黨中央“農業學大寨”的號召,親率中科院的科學家們,奔赴大寨參觀訪問,在向大寨人學習的同時,也為大寨人科學種田傳授科學知識,與大寨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郭沫若在參觀學習時,揮毫寫下了《頌大寨》和《參觀大寨展覽館有感》,同時刊發在當年12月7日的《人民日報》上。尤其是他寫的“全國學大寨,大寨學全國”這兩句,更富有哲理性與辯證法思想, “大寨學全國”提醒得很必要,很及時。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與世長辭,生前囑咐“將骨灰撒在大寨”。 從此,虎頭山上聳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紀念碑”。5年之後,陳永貴在北京病逝,也作出魂歸故里的後事安排。於是,虎頭山上出現了一道奇特的景觀:文壇泰斗的紀念碑與農業勞模的墓碑並峙相映。

當地美景

大寨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這裡珍藏著一部創業者的史詩,積澱著中國農民艱苦奮鬥的輝煌歷史。鍾靈毓秀地,今朝更風流。今日大寨,又閃現起一顆耀眼的明珠——虎頭山森林公園。這裡松柏成林,滿山蒼翠而靜穆,散發出一股清靈之氣,蘊含著一種自然美的神韻,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紅色景區為山西旅遊添光彩

大寨旅遊區的景點有:大寨新村、虎頭松濤、虎頭紅葉、周恩來紀念亭、葉劍英題名“虎頭山”、郭沫若墓碑、陳永貴墓碑、塑像和故居、孫謙墓、大寨展覽館、大寨民俗館、黨和國家領導人下榻紀念室、名人題詞館、水上樂園、大渡槽、狼窩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