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日本被稱為櫻花之國,但實際上最開始並不是日本的國粹,日本國土狹小遠離大陸,自古以來都處於文明的邊緣,古代日本可以說是全面處於對中華文明的膜拜和模仿之中,在中國的文化中,梅花代表孤獨清高,所以日本古代的貴族也流行詠梅,雖然日本本土並沒有梅花,只有在在民間才有櫻花的的賞花活動,這是因為櫻花一開就進入了春耕時節,這櫻花的意義就代表了春天代表了希望,代表青春愛情和生命力。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後來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民族意識的覺醒,漸漸在文化上產生一種獨創的需求,日本精英開始不甘於生活在中國文化的陰影之中,想要有意識的發展有自己風格的藝術,詠梅花這種本土沒有的花朵,這種盲目崇拜漸漸減少,貴族開始轉為為櫻花寫詩,為櫻花作畫。因為他們相信櫻花只在日本生長,是日本獨有的花,吟誦日本獨有的花就是吟誦日本,吟誦本民族,是一種文化自強。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近代第一個統一日本的號稱“天下人”的豐臣秀吉搞過兩次大型的賞櫻花的活動,讓櫻花登堂入室,從下級社會全面走入上流社會,可以說到了這個時期,櫻花才成為日本上上下下全體國民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文化具有十分細膩敏感的特質,也就是所謂物哀的美學精神,這個哀並不是哀傷的意思,而是感動的意思,物哀就是面對世界萬物的一種感動,對自然對人生的情感體驗,有點類似中國說的觸景生情,是一種對美麗轉瞬即逝的意識。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櫻花的花期不長,一旦盛開之後就要紛紛落下,化作春泥。櫻花因為這個緣故,櫻花就常常被形容為短暫而華麗的美好,既讓人感嘆生命的偉大又讚歎生命的美好,又唏噓生命的短暫。當櫻花逐漸被上層階級接受之後,櫻花又衍生了新的象徵意義,他代表了純真正直,代表財富權力和生命的美好可貴,因為短暫而更應該加倍珍惜,由此看來櫻花在日本的的確確具有很深的意義,但是櫻花這些寓意都和死亡沒有什麼關係。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日本在歷史上一直處於文化弱勢地位,在古代日本長期處在被中華文化的壓制之下,到了現代中華文化相對式微,西方文化大行其道,日本又把膜拜和模仿的對象換成了西方,當時著名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就是一萬日元鈔票上的那個人,他提出了脫亞入歐,全面學習歐洲,全盤西化,可以說從古至今日本一直沒有什麼支撐文化自信,民族自強的資本,而政權的穩定又離不開文化身份的認同和民族自尊,日本只能再夾縫中艱難的佇立和保持文化身份和民族自尊,努力尋找和強調自身的獨特性。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這其中的最重要的努力之一就是在思想上創造天皇神話,樹立天皇崇拜,在古代日本為了對抗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統治者要推廣本土宗教——神道教,如果你對日本文化比較瞭解,可能聽說過這個在日本最重要的宗教體系,這個神道教的核心教義宗旨就是將天皇作為神來崇拜,天皇就是神的後代,是萬古一系傳下來的,到了近代,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日本也想盡辦法保持這種代表日本人民族性的天皇崇拜,他們效法歐洲推行君主立憲,同時也希望憲法也具有日本的特色,將自古以來的天皇崇拜寫入憲法,繼續強化天皇的神性,強化天皇的絕對尊嚴,如果你去東京旅行,一定知道一個大型的神社,叫做明治神宮,裡面就供奉著明治天皇和皇后,他們活著像神一樣擁有絕對權力,死了也像神一樣被供奉。日本國歌《君之代》也是在明治維新時期寫出來的,歌詞只有四句,吾皇統治,千秋萬代,直到沙子變巨石,直到巨石長青苔。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用神權統治來進行政治宣傳,是日本強化自己民族身份的重要手段,明治憲法規定天皇就是萬世一系的天照大神的傳人,絕對崇高,具有絕對權力,國家啟動了一村一社的計劃,在全日本建立了十七萬座神社,用這種方式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將全體日本人都網絡進一個政治體,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在面對忠孝不能兩全時傾向於選擇忠,因為他們忠於的不是一個國君一個政權,而是一種信仰。

也就是這個時期軍國主義也開始在日本紮根,什麼是軍國主義呢?就是軍事立國,軍隊弱小國家往往難以強大,這沒錯,軍國主義卻是走向另外一種極端,認為軍隊強大了國家一定強大,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擴張軍隊的前提下,簡而言之就是窮兵黷武,軍國主義是日本在尋求本民族獨特性的探索中產生的一種極端思想,在古代日本在面對強大的中國始終無力還手,只能祈求神風相助,到了近代又要唯西方列強馬首是瞻,當日本建立軍隊,尤其是取得了日俄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兩場大勝,忽然發現可以和其他大國站在一起談判了,讓日本獲得了可以樹立國威的存在感,這個時候軍國主義的建國綱領就被進一步的強化,日本追求自我民族特色的思想也就進一步划向大和民族是優等民族比其他民族都優秀的極端民族主義。

在日本有一種花,既浪漫又殘酷,既飄逸又極端

天皇崇拜和軍國主義都是日本樹立自身民族身份的結果,兩者也互相作用互相強化,明治憲法規定,軍隊聽命於最高權力者——天皇,是天皇領導的軍隊,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軍人總是說自己是皇軍,天皇不必受制於國會和政府,可以直接領導軍隊,一方面強化了軍國主義,一方面也是宣揚了天皇的絕對權威,軍隊是神領導的軍隊,為了天皇死去就是為了神獻身,為了強化宣傳這種信念,在日本皇宮附近建造了註明的東京招魂社,也就是現在的靖國神社,而古已有之代表日本文化的櫻花這時也就成為了絕佳的政治宣傳材料,不知不覺中和天皇崇拜、軍國主義接連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