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談管理:你真的明白什麼是「知行合一」嗎?

因為我愛你,

所以我會在你生日的那一天,

送上一束美麗的鮮花。

因為我愛你,

所以我會在情人節的那一天,

送上一朵美麗的玫瑰花。

你知道嗎?

我知道。

我知道,

在我生日那一天,

會收到你送的鮮花。

我知道,

在情人節的那一天,

會收到你送的玫瑰花。

我更知道,

愛情與鮮花,

沒有愛,

不會送鮮花。

我更知道,

鮮花與愛情,

沒有鮮花,

愛情也就是說說而已。

品嚐,品嚐這一段話的意思,再看看孔子這句話: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通導,治理的意思。千乘之國,指的時諸侯國。敬事,指的是盡心盡力、踏實做事的意思。使民以時的意思,不要在農忙時,徵調農民。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看懂,但是看懂意思,不代表懂得這句話所蘊涵的真意。作為讀者的我們,看懂真意並不是我們的需求,我們需要的是知識,是智慧。

還是先說說鮮花與愛情。試問一個說很愛你的人,從來沒有具體行動,比如沒有鮮花,沒有關心,你覺得他真的愛你嗎?再比如在情人節那天,送你的不是玫瑰花,而是菊花,你覺得是愛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會說不愛。

可見,愛你不是說說就可以的,是要有行動的,確切地說是要有正確行動的。

愛情與鮮花的道理弄明白了,對於孔子這句的意思也就不難明白了。

大家想想看一個國家要穩定、要富強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要愛民如子的好官了。大家都知道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官員要愛戴自己的百姓。遵照這一準則,國家才能穩定、富強。

當然有愛民之心是不夠的,還要做正確的事。有一句俗語“好心辦壞事”,但對我來說,辦壞了就是壞心。試問要取得百姓信任,卻不“敬事”,能否?試問說愛惜百姓,卻不“節用”,能否?試問體惜百姓,卻不“使民以時”,能否?這好比孝順的人,在父母冷時,不買暖和的衣服給父母,卻買了單薄的襯衫給父母,這可以嗎?這叫做孝順嗎?

到這裡,“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真意也就不難體悟了。

孔子這句話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換成現在話來說,就是我們做人做事:一要看目的,二要看行動,三要看目的與方法是否相符。符合了就意味著事情可做,不符合就意味著不要做。這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真意卻需要我們好好體悟。最終是變成我們的知識,還是智慧,就看我們的體悟程度。

三點談管理:你真的明白什麼是“知行合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