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治療成功的前提—— 「良好的溝通、信任」

這幾天來和一位頭條上的網友私信了很多條,感觸頗深。

從她的描述上來看,才41歲。 應該是相對比較嚴重的牙周炎患者。

以往很少治牙,因為前牙鬆動,開始治療,但是…… 做了所謂盛行一時的“美容冠”,不詳細說這段啦。

半年前,去了某省會城市的口腔醫院牙周科開始正規治療。 從她對醫生交待的治療程序的描述上來看,都是規範的常規治療,包括牙周手術。

(對於牙周病為啥還得手術?請詳細閱讀我頭條貼出的有關中重度牙周病的治療文章!!!)

但是有以下兩個問題隨之而來:

病人不願拔除醫生建議拔掉的牙 (老想著不拔不行嗎?)

對醫生建議要做的手術存有疑慮! (老想著不做能行嗎?)

其實,這是我們牙周科醫生每天都碰見的問題。

我個人觀點哈

出現這樣的局面的主要原因還是溝通不太順暢,醫生交待的事項不夠簡明而通俗易懂。

導致常見的狀況是:醫生只是哩哩啦啦說了一大堆未來要做的治療內容(往往是很多!),而患者瞬間懵了……,而暫時也沒想清楚還要問些啥?

對於嚴重的牙周病患者,往往做完洗牙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得先去拔掉那些無法保留的牙齒!

所以經常見到發展成這個結局:

患者捨不得拔掉已經沒有保留希望的牙齒,所以不再去複診。導致治療就此停住。

而往往這樣的病人都是多年來連洗牙都沒洗過的,猛然間接受了這項治療,嚴重紅腫的牙齦又有了明顯改善,更加劇了“不願接著做完剩下的複雜治療”的心理,尤其似乎“逃過了拔牙這一劫”!!

但事實會給你慘痛的教訓:往往不出一年,還會牙齒鬆動進一步加重,而這時候也許醫生讓你拔掉的牙齒數目會比原來還多!

所以,再次重複這句話:

拖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要想治療效果好,首先得有對醫生的足夠信任、和醫生充分的溝通。

試想,總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去治療,對醫生的治療建議總是實施一部分,耽擱一部分,好比你總是在把治療過程“縮水”。怎麼可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但是從醫生的角度來說,由於治療步驟往往比較複雜,同樣要對患者解釋清楚任何有疑慮之處,尤其是重度牙周病患者。

更尤其是多數人對牙周病“老掉牙”都認為“不是病、不必治”的心態下。

我多年來貫徹的一個原則:患者如果對牙周治療不理解,即使這治療確實要做,但也要講明白、真心接受了再做。絕不強加於人!

真的碰見不少倔強型:不管我多耐心勸說,放任嘴裡牙齒亂晃盪,就死活不治!!

對這樣的我也說一次就好。不浪費更多時間!

因為我知道,等到所有牙都得掉了的時候,這人會有後悔的一天!正好那時候成為他家裡的牙周病宣教員

下面的這圖形象比喻:

都嫌看牙貴?那是你們都拖得太晚啦!!
牙周病治療成功的前提—— “良好的溝通、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