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明代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畫像,此人就是為人所熟悉的徐文長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于洪區平羅鎮(平羅堡)村碑正面(圖片提供:李學增老師)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于洪區平羅鎮(平羅堡)村碑正文(圖片提供:李學增老師)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于洪區平羅鎮(平羅堡)村碑正面(圖片提供:李學增老師)

【寫竹贈李長公歌】-徐渭

山人寫竹略形似,只取葉底瀟瀟意。

譬如影裡看叢梢,那得分明成個字。

公子遠從遼東來,寶刀向人拔不開。

昨朝大戰平虜堡,血冷轆轤連鞘埋。

平虜之戰非常敵,御史幾為胡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帶胄諸君便是去秋阮遊擊。

不死虜手死漢法,敗者合死勝合優。

公子何事常憂愁,一言未了一嘆息,雙袖那禁雙淚流。

卻言阿翁經百戰,箭鏃刀鋒密如霰。

幸餘兄弟兩三人,眼見家丁百無半。

往往彎弓上馬鞍,但有生去無生還。

只今金玉光腰帶,終是銅瓶墜井幹。

兼之阿翁不敢說,曾經千里空胡穴。

武人誰是百足蟲,世事全憑三寸筆。

山人聽罷公子言,一蝨攻腰手漫捫。

欲答一言無可答,只寫寒梢卷贈君。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明代《九邊圖說》中之平虜堡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遼東志》中“全遼總圖”之瀋陽城及平虜堡

此詩似應該寫於萬曆四年(1576),但據徐渭年譜說寫於萬曆五年(1577)夏。

據年譜:萬曆五年(1577)丁丑,夏,在所居禪寺結識遼東名將李成梁長子李如松,為李家父子和遼東戰鬥所動,有《贈遼東李長君都司》詩;寫竹相贈,有《寫竹贈李長公》詩。又為李如松題宋元畫冊,書簡往來,談兵飲酒,訂為終身至交。

而詩中瀋陽北部平虜堡之戰發生於萬曆三年(1575)冬。平虜堡即今瀋陽城北之平羅堡古城(今屬瀋陽市于洪區),為瀋陽中衛所轄三個邊堡之一。

據《明史·李成梁傳》:三年春,土蠻犯長勇堡,擊敗之。其冬,炒花大會黑石炭、黃臺吉、卜言臺周、以兒鄧、暖兔、拱兔、堵剌兒等二萬餘騎,從平虜堡南掠。副將曹簠馳擊,遂轉掠瀋陽。見城外列營,乃據西北高墩。成梁邀戰,發火器。敵大潰,棄輜重走。追至河溝,乘勝渡河,擊斬以千計。

明代徐渭(徐文長)《寫竹贈李長公歌》涉及到的瀋陽平虜堡之戰

昭和七年(1932)“奉天”圖幅中城北“平羅堡”周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