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过情关

谁能过情关

作者 邓宇彤

最近看到一篇文,讲87版红楼梦剧中人的唏嘘人生,第一次知道一个叫乐韵的名字,原来她才是导演钦定的王熙凤扮演者,翻查资料,知道了红楼背后这个少为人知的故事。那个年代并没有上位的潜规则,没能出演这个角色,是乐韵自己决意放弃的。

资料照片上来看,乐韵一双大眼顾盼生辉,隔着屏幕似乎也能说话,若是眼波流转的动图,怕更是夺人心魄的美。导演组一见她便惊为天人,认为她就是为王熙凤这个角色而生,其他竞演王熙凤的演员,包括邓婕,都接受了另改角色的安排。全组人为她让路,可见她在导演心中是多么契合这个角色。但是她终究没能出演这部当时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原因是她自己辞演了。

乐韵出生于1967年,红楼梦甄选角色是1984年,彼时她刚刚17岁。年轻美好的她,刚刚出演完一部当时很红的片子《相逢在大篷车上》,随后红楼梦剧组全国大规模选角,她被推荐进入剧组,导演对她与对其他演员的反复琢磨与拿捏不同,她立刻就被确定了是王熙凤的不二人选。差一点点,她就是演艺圈的经典人物,也就差那么一点点,她的事业原本是可以如日中天的。

但人生机遇,很多时候起伏只在一念之间。乐韵放弃角色的原因,是因为她选择了爱情。

谁能过情关

(红楼梦定妆照)

女人对爱情太过于勇敢,便是在走那悬崖上的绳索。而多数女人在爱里是盲目的,于是便时有一脚悬空的进不能,退不是。17岁的乐韵,最终在十年后,为自己的这段悬崖上的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她遇到的这个人,是香港当时资历比较老的一个明星,叫罗烈。百度说他出生于1940年,也就是说,1984年时他已经44岁,而乐韵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小姑娘。罗烈承诺要带乐韵去香港结婚,而且介绍她进入香港娱乐圈,蜜语之下,乐韵陷入了罗烈狂热的攻势。

谁能过情关

罗烈

乐韵的香港签证刚好在红楼剧组开拍前不久通过,她因此向剧组辞演,高高兴兴随罗烈来到了香港。当时的她,应该是非常快乐幸福的,有一个成熟的异性处处关爱少不经事的她,她充满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她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不仅让她错过了人生中最好的机会,而且后来会让她荒废掉十年青春,最终以死终结。

剧情几乎和所有被辜负的女子一样,乐韵和罗烈同居几年之后才知道他原本有妻有子——罗烈的妻子是导演唐季礼的姐姐唐嘉丽。那个年代的大众对明星的婚恋有着凛然的正义,罗烈眼看纸包不住火,害怕名誉扫地,很快做出了现在看来极为没有担当的决定,他斩断了乐韵的生活供给,与她再不联系。爱情和现实宣战时,他当了逃兵。

谁能过情关

乐韵的人生在这个时候被无法逆转的命运推进入低谷,她放弃了内地那么好的机会,在香港的几年里却并没有获得多少优质的演艺资源,偶尔客串几部影片,都是小成本剧,角色也是不痛不痒。罗烈停止她的生活补贴之后,她很快陷入了拮据的生活。而且她自觉无颜重回内地,毕竟当时她身边所有人都认为她已经嫁到香港,过着令人称羡的生活。

乐韵用全部的期望去许以爱情,结果没想到爱情最终轻薄如纸。1996年,乐韵的母亲抵达香港,得知女儿的生活与想象落差如此巨大,不但没有宽慰她,反而不停对她嗔怒和抱怨生活清苦。在重压之下,她选择了用死来完结人生,也完结对男人的绝望,或许也是对人性的绝望。

谁能过情关

留得芳华在人间

美貌女子遭遇坎坷的可能性总是会高出普通人很多,美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危险的。1935年自杀的阮玲玉,16岁不经世事与张达民恋爱,随后被他以曾经同居的把柄贪婪威胁,为摆脱张达民,阮玲玉委身于残暴的唐季珊。痛苦度日的最后,她遇到已婚的蔡楚生。蔡楚生爱慕过她,给她以暖意,以爱照亮过她灰暗的心境,但最终迫于名誉还是照旧离开了她,独留她于人生的孤寒之中。这些,都是爱情幻象后的真实。

崔莺莺也是美的。而读唐人元稹写的《莺莺传》,张生对她又何尝不是始乱终弃?张生抛弃崔莺莺的理由是她太美丽了。“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而初见莺莺,却明明叹她绝色佳人,对红娘所言是“一席之间,几不自持”。莺莺如此妙人,勇敢了一场,到底感情亦难逃错付。张生后来还要将她写与他的情书拿出来给别人看,摆出一副不为所动和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样子。所幸莺莺还算通透,最后张生又再度寻她,她回复“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终于是没有再见他。

很多女子生得很美丽,却要寂寞承担人生,红颜薄命大约只是在错付的一念之间。情难自禁,情非得已,情关难过。但无论如何,内心柔韧坚实是重要的,爱原本就是一场冒险,所有可能都要有所预料。或许命不可改,但运可随性格而变。自己的选择,到任何境遇也要坚强一些,走不下去退一步也是好的,总好过痴缠,把路走成绝路。

你好。我是大美丽,很高兴遇见你。

谢谢你肯听我絮叨。

愿你的人生进退自如,可驾驭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