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過情關

誰能過情關

作者 鄧宇彤

最近看到一篇文,講87版紅樓夢劇中人的唏噓人生,第一次知道一個叫樂韻的名字,原來她才是導演欽定的王熙鳳扮演者,翻查資料,知道了紅樓背後這個少為人知的故事。那個年代並沒有上位的潛規則,沒能出演這個角色,是樂韻自己決意放棄的。

資料照片上來看,樂韻一雙大眼顧盼生輝,隔著屏幕似乎也能說話,若是眼波流轉的動圖,怕更是奪人心魄的美。導演組一見她便驚為天人,認為她就是為王熙鳳這個角色而生,其他競演王熙鳳的演員,包括鄧婕,都接受了另改角色的安排。全組人為她讓路,可見她在導演心中是多麼契合這個角色。但是她終究沒能出演這部當時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原因是她自己辭演了。

樂韻出生於1967年,紅樓夢甄選角色是1984年,彼時她剛剛17歲。年輕美好的她,剛剛出演完一部當時很紅的片子《相逢在大篷車上》,隨後紅樓夢劇組全國大規模選角,她被推薦進入劇組,導演對她與對其他演員的反覆琢磨與拿捏不同,她立刻就被確定了是王熙鳳的不二人選。差一點點,她就是演藝圈的經典人物,也就差那麼一點點,她的事業原本是可以如日中天的。

但人生機遇,很多時候起伏只在一念之間。樂韻放棄角色的原因,是因為她選擇了愛情。

誰能過情關

(紅樓夢定妝照)

女人對愛情太過於勇敢,便是在走那懸崖上的繩索。而多數女人在愛裡是盲目的,於是便時有一腳懸空的進不能,退不是。17歲的樂韻,最終在十年後,為自己的這段懸崖上的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她遇到的這個人,是香港當時資歷比較老的一個明星,叫羅烈。百度說他出生於1940年,也就是說,1984年時他已經44歲,而樂韻還只是一個17歲的小姑娘。羅烈承諾要帶樂韻去香港結婚,而且介紹她進入香港娛樂圈,蜜語之下,樂韻陷入了羅烈狂熱的攻勢。

誰能過情關

羅烈

樂韻的香港簽證剛好在紅樓劇組開拍前不久通過,她因此向劇組辭演,高高興興隨羅烈來到了香港。當時的她,應該是非常快樂幸福的,有一個成熟的異性處處關愛少不經事的她,她充滿了對愛情的期待和對未來的憧憬。她完全沒想到的是,這個決定不僅讓她錯過了人生中最好的機會,而且後來會讓她荒廢掉十年青春,最終以死終結。

劇情幾乎和所有被辜負的女子一樣,樂韻和羅烈同居幾年之後才知道他原本有妻有子——羅烈的妻子是導演唐季禮的姐姐唐嘉麗。那個年代的大眾對明星的婚戀有著凜然的正義,羅烈眼看紙包不住火,害怕名譽掃地,很快做出了現在看來極為沒有擔當的決定,他斬斷了樂韻的生活供給,與她再不聯繫。愛情和現實宣戰時,他當了逃兵。

誰能過情關

樂韻的人生在這個時候被無法逆轉的命運推進入低谷,她放棄了內地那麼好的機會,在香港的幾年裡卻並沒有獲得多少優質的演藝資源,偶爾客串幾部影片,都是小成本劇,角色也是不痛不癢。羅烈停止她的生活補貼之後,她很快陷入了拮据的生活。而且她自覺無顏重回內地,畢竟當時她身邊所有人都認為她已經嫁到香港,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

樂韻用全部的期望去許以愛情,結果沒想到愛情最終輕薄如紙。1996年,樂韻的母親抵達香港,得知女兒的生活與想象落差如此巨大,不但沒有寬慰她,反而不停對她嗔怒和抱怨生活清苦。在重壓之下,她選擇了用死來完結人生,也完結對男人的絕望,或許也是對人性的絕望。

誰能過情關

留得芳華在人間

美貌女子遭遇坎坷的可能性總是會高出普通人很多,美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危險的。1935年自殺的阮玲玉,16歲不經世事與張達民戀愛,隨後被他以曾經同居的把柄貪婪威脅,為擺脫張達民,阮玲玉委身於殘暴的唐季珊。痛苦度日的最後,她遇到已婚的蔡楚生。蔡楚生愛慕過她,給她以暖意,以愛照亮過她灰暗的心境,但最終迫於名譽還是照舊離開了她,獨留她於人生的孤寒之中。這些,都是愛情幻象後的真實。

崔鶯鶯也是美的。而讀唐人元稹寫的《鶯鶯傳》,張生對她又何嘗不是始亂終棄?張生拋棄崔鶯鶯的理由是她太美麗了。“不妖其身,必妖於人”、“餘之德不足以勝妖孽”。而初見鶯鶯,卻明明嘆她絕色佳人,對紅娘所言是“一席之間,幾不自持”。鶯鶯如此妙人,勇敢了一場,到底感情亦難逃錯付。張生後來還要將她寫與他的情書拿出來給別人看,擺出一副不為所動和與自己毫無關係的樣子。所幸鶯鶯還算通透,最後張生又再度尋她,她回覆“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終於是沒有再見他。

很多女子生得很美麗,卻要寂寞承擔人生,紅顏薄命大約只是在錯付的一念之間。情難自禁,情非得已,情關難過。但無論如何,內心柔韌堅實是重要的,愛原本就是一場冒險,所有可能都要有所預料。或許命不可改,但運可隨性格而變。自己的選擇,到任何境遇也要堅強一些,走不下去退一步也是好的,總好過痴纏,把路走成絕路。

你好。我是大美麗,很高興遇見你。

謝謝你肯聽我絮叨。

願你的人生進退自如,可駕馭風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