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影響力

孔子的影響力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叫《孔子》的動畫片,從中知道了孔子的妻子叫亓官氏,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孔子的故鄉在山東省曲阜市,我來到了曲阜參觀三孔,三孔是指孔廟、孔府和孔林。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45萬人(2016年)。山東省省轄縣(市)之一,行政區劃屬濟寧。

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曲阜還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1982年,曲阜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4年,孔廟、孔府、孔林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1997年,國家旅遊局又把曲阜確定為中國35個王牌旅遊城市之一;1998年12月,被命名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4年,被評為中國文物工作先進市;2007年,孔廟、孔府、孔林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萬仞宮牆”原名仰聖門,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門。明代學者胡纘宗為表達對孔子的尊敬和讚揚,親書“萬仞宮牆”石額鑲於門上,其意出自《論語》子貢語。魯大夫叔孫武叔曾經對大夫們說:“子貢的學問很深,比孔子還要強些。”子貢聽說後就給叔孫武叔說:“人的學問好比宮牆,我的這道牆不足肩頭高,別人很容易看到裡面有多少東西,我老師這道牆有好幾仞高(仞:丈量單位,一仞約等於八尺),別人是看不到裡面的東西的,只有找到門,走進去,才能看到這牆內雄偉的建築,可找到門的人太少了!”胡纘宗認為數仞宮牆仍不能表達他對孔子的讚揚,於是將其改為“萬仞宮牆”。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來,為了顯示他對孔子的敬仰,把胡纘宗書寫的石額換下,自己親筆書寫了同樣四個字鑲於城門。現在看到的“萬仞宮牆”石額,即乾隆皇帝的御筆題寫。

孔子的影響力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32米,長54米,深34米,重簷九脊,黃瓦飛彩,斗拱交錯,雕樑畫棟,周環迴廊,巍峨壯麗。擎簷有石柱二十八根,高5.98米,直徑達0.81米。兩山及後簷的十八根柱子淺雕雲龍紋,每柱有七十二團龍。前簷十柱深浮雕雲龍紋,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似脫壁欲出,精美絕倫。殿下是巨型的須彌座石臺基,高2米,佔地1836平方米。殿前露臺軒敞,舊時祭孔的“八佾舞”也在這裡舉行。大成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和泰安岱廟宋天貺殿並稱位“中國古代三大宮殿”,亦稱“東方三大殿”。

孔子的影響力

秦始皇焚書時,孔子九代孫孔鮒將《論語》、《尚書》、《禮記》、《春秋》、《孝經》等儒家經書,藏於孔子故宅牆壁中。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劉啟將他的兒子劉餘從淮南遷到曲阜,封為魯王,史稱恭王。魯恭王好治宮室,傳說在擴建王宮拆除孔子故宅時,忽然聽到天上似有金石絲竹之聲,有六律五音之美,結果從牆裡面發現了《尚書》、《禮》、《論語》、《孝經》等書,一共幾十篇。明代為紀念孔鮒保藏儒家經書的功績而刻制魯壁碑。

孔子的影響力

大中門。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大門,稱“中和門”,意為用孔子的思想處理問題都可迎刃而解。明代擴建廟改稱“大中門”,贊孔子的學問是集人類知識之大成,中,取“中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離開中者,就不是正道,成了邪道、歪門。就是說不左不右,公平正道,向前為中庸。大中門東西兩頭有角樓兩座是守衛孔廟用的。

孔子的影響力

“克己復禮,萬世師表”:“克己復禮”意思是“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事都符合禮的要求”,出自《論語·顏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萬世師表”:其意思最早見於《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昔仲尼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可謂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稱讚孔子是千秋萬代人們的表率。到清朝時,康熙皇帝親自寫了楷書的匾額“萬世師表”下詔掛在孔廟大成殿樑上,從此,人們便稱頌孔子是“萬世師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