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章:富貴的人生從何而來?看過之後一定會對你有啓發

世俗之人都羨慕有財富之人,人人在求。有些人為了錢財出賣朋友、甚至鋌而走險、做貪贓枉法的事。

你可曾想過這錢財是從何而來的嗎?為什麼有的人家財萬貫、有的人窮愁潦倒?常聽老人家說,這個人前世積了大德,所以一生富貴享用不盡。後代出了賢能的子孫就說這個人一定是祖上積德。

若是做了不好的事,則會被罵缺德、損德。古人說的話真的很有道理:我們知道一個人做了好事,是會積陰德給子孫的;做了不好的事也會把業力積攢給後代。

福份是前世所積,君、臣、富、貴也是從累世的福德而來。所以想要擁有權勢富貴,就要積德。吃苦行善可積眾德,一切富貴都是從德而生。

佛教文章:富貴的人生從何而來?看過之後一定會對你有啟發

佛教給我們,因是過去生中種的。你求財富,你命裡頭有多少財,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點,得不到,你想少要一點,也不可能,該得多少,到時候自然現前,而且得到的還有時節因緣,有人年輕的時候發達,有人中年發達,有人晚年發達,時節因緣各個人不一樣。所以,古德說:“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講事實真相。

你若想發財,就不求回報地多付出,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錢財還是智慧。佛法裡講的三種佈施——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都是去付出,這樣你才會財源滾滾。

現在很多人總是在消耗福報,不會積累福報。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我們都要修福報、珍惜福報、積累福報,不能消耗福報。不管任何地方,你若覺得這是他人的、大家的、國家的,然後就不珍惜,隨便亂花亂用,這實際上是最消耗福報的。你能夠得到或使用這些資財,也是你自己的福報,否則你也不會有這個機會。

在家裡也是,不能總想佔別人的便宜。覺得一切都自己說了算,什麼事也不做,好象很有福報似的。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消耗福報。你讓他做事,這是你正在欠他,總有一天你要成千上萬倍地還啊!你若相信因果,你就應該沒有要求地多付出,自己盡心盡力地去做。有的人也能多做,但是心裡卻總是在埋怨別人,你這樣就不是出於真心,這也是在造業。只有心甘情願地付出,才能消業積福。

現在很多人總想說服別人,改變別人,但說話卻沒人聽,沒人相信,沒有威信,這是說妄語的結果。很多人愛說話,卻沒有威力,造很多口業,這都是前世說綺語的果報。還有現在不管是夫妻之間,母子之間,還是朋友之間,總有說長道短的現象,總有障礙,這是前世說離間語的果報。這些都是因果,你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真心改過,然後多說諦實話,多說悅耳語,別再說謊話,別再欺騙別人,這樣才能轉變因果,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解脫。

很多人都在造業,越來越自私,都不願付出,總想佔便宜,總想得到一些好處和利益,互相之間沒有真心誠意。如果得不到利益,就不去關心對方了。只知道自己的感受,根本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人心壞就壞在這裡。哪怕是做錯了一件事,看錯了一眼,心裡就不舒服。這就是因果。今天去這裡求,明天跑那裡去算,都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從內心裡改變,這樣才能改變現狀,才能和睦相處。

之前,我們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然後去轉變因果。佛法裡有特別明確而又正確的方法,只要加以對照與對治,一定能管用。

佛教文章:富貴的人生從何而來?看過之後一定會對你有啟發

而在佛門裡面,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們看看《了凡四訓》,雲谷禪師對袁了凡先生的一番開示,那是聖人之道。何以說有求必應?因為佛懂得這個道理,瞭解事實真相,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你想得個瓜,你不去種瓜,天天在那裡禱告,天上會掉個瓜給你吃?哪有這種道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教我們,想得瓜就要種瓜,才能得到。你要求財富,佛說財富的因是財佈施,你要財佈施才會得財富。

這一世當中,我們看到有很多擁有億萬財富的人,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有財佈施的因,他佈施得多,佈施的心量大,佈施得歡喜,佈施得自在,所以這一生錢財就不操心,財源自然滾滾而來,就這麼回事情。過去生中沒有種因,這一生想盡方法也得不到,無論用什麼手段都是枉然,只是徒造罪業而已。聰明智慧是果報,法佈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佈施是因,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會自在如意。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不正當的方法統統捨棄掉,規規矩矩、如理如法的去求,種善因一定得善果。

佛教文章:富貴的人生從何而來?看過之後一定會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