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市場結構及優劣勢分析

一、生物柴油市場結構分析

1、市場環境分析

國際市場:近年來,世界上生物燃料油產業正在迅速發展,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都在積極發展這項產業。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生物柴油已被核准為可替代型燃油,並有了較大範圍的應用實踐。近年來,生物柴油作為新興產業在歐美國家持續高速發展。歐盟國家和美國政府紛紛提供高額財政補貼支持種植油料作物(歐盟主要為油萊,美國主要為大豆),對生產生物柴油給予稅收優惠,使生物柴油價格與石油柴油相當,具有市場競爭力,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由植物油製備生物柴油作為石油燃料的替代物,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歐洲和北美主要以植物油為原料製備生物柴油,而日本則通過回收廢食用油來製備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市場結構及優劣勢分析

美國從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將生物柴油投入商業性應用,但是最近兩年才真正形成規模,生物柴油已成為該國產量增長最快的替代燃油。美國 1992 年通過的能源政策法規定,絕大多數的聯邦、州和公共部門的汽車隊都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車輛使用替代燃油。在美國,生物柴油經過嚴格的測試,並有良好的商業性應用記錄。生物柴油主要用於具有集中加油站的大巴和卡車運輸公司,聯邦政府是生物柴油的最大用戶。美國還成立了國家生物柴油委員會專門解答有關生物柴油的各種問題。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生物柴油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歐洲許多國家對生物柴油較為重視,消費者可以從消費生物柴油獲得減免稅政策或者經濟補貼,以便提高生物柴油的競爭力,從而促進減少空氣汙染並降低石油的進口量。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公交車領域都已使用生物柴油。德國在推廣力度上居領先地位,目前已應用於奔馳、寶馬、大眾、奧迪等轎車上;德國現有 900 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出售添加了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油,並規定在主要交通要道上只准銷售 B20 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油。法國的加油站出售添加 5%生物柴油的混合柴油,奧地利則以 100%的生物柴油應用於環境敏感地區。歐洲生物柴油委員會由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柴油生產商組成,它向歐盟提供資金以促進生物柴油規格標準化及有關研究。

據報道,日本每年食用油脂消耗約為 200 萬噸,而廢棄的食用油達 40 萬噸,約佔 20%。日本推行使用生物柴油的措施有:①啟用以生物柴油為燃料的社區公車;②一部分的食品配送車使用生物柴油為燃料;③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利用廢食用油製造生化柴油等。目前日本對利用廢食用油為原料的純生物柴油實行免稅政策。

國內市場:我國自“八五”開始,就開展了生物柴油技術的研究開發,目前國內多家公司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積極開發新的生物柴油生產工藝技術。中海油新能源(海南)生物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採用超臨界生產技術,能夠達到年產6 萬噸/年。福建卓越新能源也開發了自己的生物柴油工業生產工藝,並建成了具有 4~5 萬噸/年產能的生物柴油工廠。經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檢測,產品質量優於國家輕柴油質量標準,生產過程清潔、安全,除此以外,江蘇恆順達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江蘇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生產生物柴油,我國生物柴油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

與國外相比,我國在發展生物柴油方面有相當大的差距,長期徘徊在初級研究階段,由於原料及生產成本、產業導向及國家減免稅政策等原因,目前仍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產品完全實現產業化;我國進入了 WTO 之後,政府未針對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優惠和鼓勵的政策辦法;又制定生物柴油統一的標準和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在面對經濟高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重壓力的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潔的生物柴油產業化進程就顯得更為迫切。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生物柴油企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面臨機遇,在政策導向的前提下,要更加註重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

2、生物柴油產業鏈分析

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產業鏈一般包括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以生物質能的典型生物柴油產業為例,其中產業鏈上游有原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產業鏈中游包括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產業鏈下游包括加油站、煉油廠、醫藥企業、化工企業和使用燃油動力的企業等。

原料供應商:目前國內生物柴油企業大部分以廢棄油脂為主要原料,所以主要原料供應商為油脂廠、地溝油回收企業、油品經銷商等。生物柴油成本的大約80%來自於原料成本,這也就確立了原料供應在整個產業鏈的重要地位。

設備供應商:指為生物柴油的生產提供成套設備的提供商,主要是國內外成套設備供應商、國內油脂設備廠商等。目前設備供應商主要是環保設備生產企業,以及很多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縱向發展向設備生產轉型。

生物柴油生產商:指以植物、動物脂肪油、廢棄油脂為原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酯化反應制取生物柴油的生產企業。產業鏈的中游是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它們競爭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整個產業的發展的好壞。終端客戶:即生物柴油產品的最終消費者,主要有加油站、煉油廠、使用燃油動力的企業和化工企業等。作為產業鏈下游的銷售渠道,它的暢通直接關係著整個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前途。

二、生物柴油產業優勢、劣勢分析

1、生物柴油產業優勢分析

生物柴油是通過油料廢棄物、廢棄餐飲油和動物油脂等生物質資源為原料製取的以脂肪酸甲酯為主的新型燃料,其性質與石化柴油非常相近,並具有清潔環保、資源永續、可再生等特點。生物柴油作為環保型的可再生綠色能源,是極有發展前景的石化柴油替代燃料。目前是排在主要的化石能源煤、油、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具備大規模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大力開發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的生物柴油等新能源燃料,其發展驅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產品性能優良,推動產業發展

柴油的供需平衡新問題是我國未來較長時間石油市場發展的焦點新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柴油至 2015 年市場需求量將會達到 130Mt 左右。近幾年來,儘管煉化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生產柴汽比不斷提高,但仍不能滿足消費柴汽比的要求。隨著西部開發進程的加快,隨著國民經濟重大基礎項目的相繼啟動,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為突出。開發生物柴油不僅和目前石化行業調整油品結構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義深遠。生物柴油具有優良的環保特性、良好硫,排出的有害氣體比石油柴油減少 70%左右,且可獲得充分降解,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生物柴油不僅可以滿足缺口日益增大的柴油需求,還可以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生物柴油在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資源、調整產業結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產業政策扶持,加速產業發展

一直以來,生物柴油行業面臨原材料短缺,供應不足,銷售渠道受限的難題,國內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偏小,難以在原材料定價方面取得議價權;加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產價格過高,難以進入國營企業的加油站,這些問題制約著生物柴油行業的發展。2014 年底,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提出要構建適合我國資源特點,以廢棄油脂為主,木(草)本非食用油料為輔的可持續原料供應體系。該政策就生物柴油行業的發展規劃、原材料保障、產業佈局、推廣應用等一系列問題提出瞭解決和保障方法。為生物柴油產業以往面臨的原材料供應不足、銷售渠道受限、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等問題的解決奠定了政策基礎,在產業發展政策的推動下,生物柴油產業將加速發展。

《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提出“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推廣使用生物柴油;推廣區域內,成品油批發經營企業應及時與符合准入條件的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簽訂購銷合同並嚴格履行,原則上其購銷總量佔區域推廣目標的比例不低於其市場份額”。 這將解決生物柴油行業面臨的銷售渠道受限問題,為生物柴油進入成品油調合市場提供了政策依據和可行的方法。該政策同時還提出“國家制定出臺清晰明確的價格、稅收、財政、投資等長期扶持政策。有關地區原則上應出臺相關地方配套扶持政策”。,相應扶持政策是出臺及細化,也將為生物柴油企業帶來發展動力。

(3)環保力度升級,促進產業發展

201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新《環保法》,這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環保法提出:“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以及“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至此已經有多重疊加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發展。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有助於全方位解決生物柴油產業面臨的原材料供應和銷售渠道兩方面的約束;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和措施,可以進一步促進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

2 、生物柴油產業劣勢分析

(1)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生物柴油生物廠家多且規模較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產廠家容易陷入價格戰中而忽略了產品質量,使行業內出現惡性競爭,影響行業發展。

(2)銷售渠道受限

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沒有專門的機構檢測生物柴油質量,導致加油站不敢貿然引入生物柴油,加上生物柴油成本較高,使得生物柴油始終無法通過合理的渠道進入國營企業的銷售網絡。這大大限制了生物柴油的銷售市場,成為制約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3)原材料供應受限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企業生產原料主要以“地溝油”、廢棄動植物油為主。但從我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原材料卻成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這些廢棄油脂分佈在全國各地,收集系統不健全,收集和運輸成本較高,使得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只能就地取材,導致很多生物柴油企業面臨原料短缺的問題。原材料短缺導致生物柴油生產企業難以對原材料供應商具有議價能力,生物柴油生產成本過高,進一步制約了生物柴油行業發展。

生物柴油市場結構及優劣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