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高考試卷的人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高考試卷的人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高考試卷的人

今天,是我負責的學科所有試卷定稿的日子。從召集各地的命題專家集合,到一道道試題的打磨、研究、爭論,再到一遍遍地校對、審核,這些試卷終於組合完畢,等待領導“簽字定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是第一位看到這個學科2018年高考試卷全貌的人。而這個過程,整整花了近3個月!

60天前,我來到了這座被私底下稱為“秘密花園”的**部直屬教育培訓中心,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命題工作。

5月的華北,早晨還有些微涼。剛來這裡的時候,四周的山上還是灰禿禿的,經過轉瞬即逝的春天,已是滿眼綠色。但整日埋頭房間,對著電腦編寫、審校試題的我們,卻錯過了一年中最美的綠肥紅瘦...

請原諒我不能再介紹周圍的景物了,因為這個地點是被嚴格保密的,它的名稱、座標、區號、電話、IP...一切都無從查證。說實話,儘管連續六七年每年都來,我至今還是無法在百度地圖上把它的位置準確標註出來。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高考試卷的人

被保密的,絕不僅僅是地點

記得頭一年來這個培訓中心參與命題,整整一個半月音信全無,女朋友甚至懷疑我失蹤了。封閉前我告訴了父母,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儘量不要聯繫我,但對具體去幹什麼,沒有向二老透露半個字。

慢慢的,家人也瞭解了一點我的工作。6年前,我和相戀10年的女朋友結婚了。4年前,我們的寶寶出生了。小傢伙正好出生在4月,除了出生那年我請了一週假照顧娘倆,孩子的整歲生日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甚至普通人習以為常的視頻聊天都沒有。看到他吹蠟燭的照片,都是在高考結束後回到家裡。

要說沒有遺憾,那是假話。但早已深入我骨髓的“高考”二字,讓我對這份工作充滿了熱愛,也遠遠超越了遺憾...

在一些老師眼中,會把我們看成是“高考命題人”。在一些考生和家長眼中,我們似乎又成了“出幾張高考卷子,專門為難孩子”的“神秘人”。其實這些看法,也對也不對。

學科秘書的工作,可不是簡單“出幾張高考卷子”,細細說來,主要有下面幾項,而每一項都和近千萬考生的複習備考密切相關!

首先是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等文件的研製。每年的考綱和考試說明,考生們幾乎人手一冊,這兩份文件,就出自我們手中。至於它們有多重要,想必老師強調的更多。

其次是高考的學科組成、分數比例、試卷結構的設計,也就是考哪幾科,各科分值多少,各科試卷的主客觀題比例、數量、分值。是不是都很重要?但高考試卷結構非常穩定,通常好幾年才有變化,所以這項工作不常有。

接下來的就是每年的日常命題工作了。

高考試題誰出?出題分幾步?

高考命題的第一步是“請人”,也就是選聘命題專家。我們會根據學科內容和命題需要,綜合考慮擬聘專家的學科背景、教學經驗、工作態度、協作能力、地域分佈等特點,按程序選聘適當數量的專家組成命題委員會(專家組)。他們,才是真正的高考命題人。

高考命題人主要由三個群體組成: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教研員)。三者的比例依次遞減,大學教授佔的比例最大,一般學科命題組組長都是大學教授。

為什麼高考命題人要以大學教授為主?

這是因為高考是為高校選拔人才。高校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需貫徹到高考中。高考的命題精神,又引導著高中教學。顯然,高中教師和教研員作為高中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對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師把握精準,而且有較強的主觀性。

那麼,哪些大學教授和高中教師、教研員,可以成為命題人呢?標準可概括為“一優三非”。

一優:即在行業內非常優秀,高校老師一般都是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高中在職教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一般是有長期教學或研究經驗的中學特級、高級教師。

三非:

1非:指的是高中教師不能是高三課任教師。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側重和偏好,這種偏好會體現在他的命題中。

2非:指的是不能有直系親屬參加當年的高考。

3非:指的是未參與過高考補習、輔導、講座、編寫教輔資料等工作。

高考命題的第二步是“預命題”,也就是請命題專家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把他們想出的考題寫出來。當然,專家出考題可不是天馬行空、隨心所欲。我們學科秘書把專家請來後,第一件事是培訓專家——通過培訓提高專家對考試性質與目標、命題理論與技術的理解,類似於老師給同學們講新課。

最後是正式佈置“作業”,通過發揮專家特長、適度分配題量、明確工作節點等措施,確保命題順利有序。

當然了,我們給專家佈置完“作業”,可不是就能當甩手掌櫃、不管不顧了。學科秘書會制訂一份自己學科的命題細目表(這個細目表非常詳盡,包括試題的文字表述、圖表符號、設問指向與參考答案的一致性,還有試題素材、試題難度,都會做出詳細規定),這個命題細目表還需要隨時修訂。

試題初稿出來後,我們還會組織專家集體討論、研磨試題,聘請外部學科專家評審試題,以及合理預估試題的難度。

高考命題的第三步是“審題”,也就是經過學科秘書、學科命題組長等層層審核、校對、修改,保證高考試題的科學性、規範性、準確性、公平性。高考試題的科學性要求是:試題素材、考查方式正確,試題難度、測量指標合理。

高考試題的規範性要求是:文字、圖表、符號、公式、分數等基本信息準確無誤,試卷格式、試題序號、指導語等試卷規範符合要求。

高考試題的準確性要求是:試卷整體質量過關,在保證單個試題質量的基礎上,整份試卷的測量功能,包括內容分佈、能力結構、難易程度、考試效果等,都符合預期要求。

高考試題的公平性要求是:確保不會因為考生的性別、地域、種族、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使考試結果產生偏差。

學科秘書的“五關”“四怕”“三心”

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幾關

學習關:

我博士學的是某個基礎學科的理論研究方向,說實話離高中階段的知識非常遠。入職一開始,我就找到了高中的所有相關教材和現行課程標準,像高中生一樣認認真真學習,這樣才能確保試題內容貼近學科教育教學實際。

我還要經常學習學術性研究文獻,瞭解有關學科內容的最新研究進展,學會將相關研究成果應用於命題,增強考試的時代感;

還得學習國內外相同或相近類型的學科考試,在考試內容、考核方式、試卷結構、試題類型、結果評價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積累研究資料,為推進考試內容與形式改革提供借鑑。

教學關:

作為高考學科秘書,我還要到普通高中,深入一線參與有關學科的課堂教學、測驗考核、教學研討等活動,直接感知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

這點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才能對“考什麼、怎麼考”有深切的感悟,才能激發對學生的愛心,促使自己更精心地研磨試題,提高考試對教育教學的導向作用。

記得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下半年常去學校聽課,一聽就是一週,還和當年的高三生成了朋友。我的學生“同桌”一次對我說:老師,您聽課挺認真啊!筆記都記得這麼好!您在哪所高中啊?我要是復讀了能去您班上不?我只能尷尬的笑了笑,心想:你萬一復讀了,可能也是因為我把題出難了...

有了這份經歷,每次命題時,我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坐在輔導書籍堆積如山的教室裡拼命苦讀的同學們,心裡就不敢有絲毫懈怠!

命題關:

這是學科秘書最基本的工作內容。8年前剛參加工作,領導佈置給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練習設計一張命題細目表,逐漸熟悉考試內容分佈、題型題量分配、能力及難度調整等方法與技巧。

然後我像剛開始教學的高中老師一樣,從模仿編寫一道簡單試題做起,逐漸熟悉選擇題、論述題、材料題等試題的題型功能與編寫規範,掌握試題命制的立意指向、材料選擇、考查目標和答案及賦分方案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

除了編題,學科秘書還要會改題。前輩們指導我從嘗試改造一道試題的結構和形式入手,逐漸豐富試題材料中的表格、圖形、圖像等形式的信息,探索增加試題設問和參考答案的開放性,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查。

印製關:

學科秘書不只管編試卷,還要管印試卷。接下來的十幾天,我還要深入試卷印製現場,瞭解有關制卷人員、設備和技術水平,發現可能在試卷印製環節發生的試題信息衰減對考生的影響...

5月底的天氣已經比較熱了,印刷車間裡的溫度比室外更高,還有巨大的噪音、刺鼻的油墨味和繃得緊緊的保密弦——車間裡遍佈監控,任何一個多餘的動作,任何一張多餘的紙片,都會引起一連串的“麻煩”。在印廠的那幾天,也是最累最緊張的。

考後關:

印製完試卷,我們的工作還遠沒有結束。高考當天,我們還會直接到達考試現場,觀察考生的實際作答過程,考後訪談考生了解他們對試題的真實心理反應;還要親自參與試題評閱,瞭解考生的總體答題情況和評卷專家的評價意見。有時一天會去兩三個城市甚至省份,那種旅途奔波和節奏,年輕人都經常直呼“受不了”!

只有掌握了這些一手信息,在以後的命題中才能針對試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命題工作,提高考試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過五關”之後,我才基本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科秘書。都說“藝高人膽大”,但這項工作,做的時間越久,膽子反而越小。因為高考是一項全社會關注的高利害性考試,命題質量是確保高考功能的基礎,每次參加命題我都是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主要是“四怕”:

怕出導向問題。

高考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科秘書在命題工作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使考試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和推進教育公平,有利於評價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考試題的素材、設問、答案,都不能出現半點導向偏差。

怕影響全局。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試題必須有一定難度和區分度,但是如何把握卻很考驗人。要避免考試功能被誇大或誤用,並且各個學科在考試內容、考核層次、認知能力、難度控制等方面必須具有協同性,而不應參差不齊、忽高忽低,以免對考試及教育公平造成不良影響。

怕出責任事故。

高考的社會關注度較高,試題質量備受矚目,保密責任重於泰山,而命題涉及的環節較多,每項工作非常具體,有些工作執行情況還難以監督檢查,這就要求學科秘書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並且注重落實,自覺執行到位。

怕出洩密事故。

出於高考安全的需要,命題人員身份、具體命題工作情況都須對外保密,甚至需要長時間入闈封閉,與外界完全隔離,命題人員的生理、心理健康壓力巨大。尤其一些命題專家,他們是被臨時召集而來,並沒有養成保密習慣,需要我們經常進行監督檢查及提醒約束,還要根據命題專家的工作背景、個人特點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開展保密教育,必要時會採取斷然措施確保命題安全。

“責任重大,擔驚受怕”是我一開始對這項工作的感受,但六七年過去,學科秘書前輩們的教誨和奉獻精神,讓我深深感到:學科秘書要有教育家的情懷,不僅肩負為國選才的重任,還要承擔文化傳承和立德樹人的使命。一位老前輩,把這概括為“三心”:

一是“愛心”。學科秘書肩負著傳道和育人的責任,應對考生懷有仁愛之心,站在考生的角度去設計試題,在命題立意、材料選擇、語言表述等方面首先要考慮考生群體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之後才是知識考查和能力評估的要求。好的試題凝聚著學科秘書的愛心。

二是“精心”。高考無論從試題素材上,還是從設問指向上,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引導性,經學科秘書組織命題專家精心構思、設計、研磨才得以成型,是命題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不可重複性。因此,學科秘書必須具備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是“細心”。細節決定命題成敗,無論是試題的序號、文字、符號、分數等規範性問題,還是命題的文檔管理、質量監控、保密防護等程序性問題,涉及的檢查項目及內容非常細微龐雜,學科秘書必須抓細抓小,若稍不細心留意,則很可能埋下質量和安全隱患。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高考試卷的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學科秘書,也是2018年高考試卷的第一位“讀者”。預祝全國975萬考生都能在這份凝聚無數人汗水和智慧的試卷上,答出自己的水平,無愧自己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