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文| 秋实

距离停播的《康熙来了》已有两年半之久,不过这次,“康熙”又来了。

优酷延期一周于今日上线了一档新节目《真相吧!花花万物》,蔡康永、小S(徐熙娣)二人再度联手担任主持人。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无论是宣传物料中,还是营销文案上,“康熙”再度合体的噱头都被反复提及,节目开播前也一度引发了不少《康熙来了》老粉的强烈期待。毕竟,二人自从《康熙来了》停播之后,纷纷将事业重心转至大陆,开设自己的新节目,这次联手算是阔别许久、真正意义上的再次搭档。

遗憾的是,这种期望大多转化成了失望乃至失落。虽然关于节目话题#谢娜小S互飙高音#登上了今日的微博热搜榜,但首日播放量不到300万,成绩表现一般,网上的观众口碑不佳,节目有走向沉寂的趋势。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真相吧!花花万物》由《康熙来了》原制作人陈彦铭操刀,主持人蔡康永也亲自担任制片人,“康熙”再度合体,按理说,这些应该能碰撞出不错的节目效果,但【网娱观察】(ID:wldygc2016)在看完第一期《真相吧!花花万物》之后,却有种情愿“康熙”不合体、只留下曾经快乐回忆就好的感触。

《真相吧!花花万物》中有“真相”和“万物”吗?

从名字上来看,这档节目虽然读起来有些拗口,但还是具备一定网感的。公开资料上显示,《真相吧!花花万物》是一档以消费为主题的节目,通过邀请明星嘉宾晒出平日的消费账单,揭露隐藏在购物车里的秘密,以此来阐述嘉宾的消费观点和生活态度。

第一季共10期节目,涵盖了10个主题,每期50-60分钟,围绕消费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设定主题。比如第一期共51分钟的时长,主题是“花钱要让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节目组邀请了国内知名主持人谢娜担任嘉宾,蔡康永和小S通过展示明星嘉宾购物车的形式引入话题,随后进行发散式聊天。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在第一期节目中,除了明星嘉宾谢娜之外,在场的还有六位身处不同行业、性格特质迥异的购物达人,他们通过推荐自己带来的商品,吸引现场观众投票,最终得票数最高的达人将赢得一座小奖杯。

主持人颁奖之后,再做一小段简短的总结或者升华的话,节目就这样收尾了。

总体上看,真实的消费行为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部分性格特质,没有最终的“真相”,只有更接近“真相”的事实。每期的达人们也确实带来了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商品,组成了所谓的“花花万物”。

《真相吧!花花万物》是否会重蹈《姐姐好饿》的覆辙?

目前来看,“真相”和“万物”没能让这档节目做出预想中的新意。

客观的说,《真相吧!花花万物》以分析人的消费行为为切入口,展现出不同人的生活态度。从消费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背后的逻辑支撑是很牢固的,节目立意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目前这个消费升级、中产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消费行为可以挖掘的内容素材是海量的,题材上也容易与年轻群体产生共鸣。

不过,很多时候,脑海中充斥的各种好的构想,却难以做到真正的落地。

节目采用了棚内对话这种较为传统的表现形式,回归到“康熙”二人最熟悉的聊天模式中。它一方面确实能够帮助蔡康永和小S迅速找到感觉和默契,但另一方面也会不自觉的进入到了《康熙来了》的原有框架中。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这并不是说做成一档大陆版《康熙来了》不好,而是区别以往,《真相吧!花花万物》从节目定位到内容素材,从制作团队到录制嘉宾都跟《康熙来了》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同为室内谈话类节目,但《真相吧!花花万物》是想通过“分析”消费行为来“探讨”生活态度。因为属于优酷旗下的网综,内容素材上基本都是取材于制作人和主持人并不十分熟悉和适应的生活环境中。据节目制作人陈彦铭透露,制作班底中超过九成的人都出自大陆。

这种差异让《真相吧!花花万物》没法做出《康熙来了》,但较为传统的室内脱口秀形式也并不妨碍它产生出新的内容,《奇葩说》即是一个典型例子,那么,它为何会让人感觉到乏味呢?对此,【网娱观察】(ID:wldygc2016)认为可能会有如下一些原因:

其一,虽然节目定位看起来是明确的,但在实际节目的呈现中,又让人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就是说观众在看完首期节目之后并不知道它主要想表达什么。节目展现了关于具体商品和消费行为的很多内容,但因为要照顾到综艺的娱乐性,也加入了很多的笑料,不过最后匆匆结束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点。

这种情况就有点像此前在爱奇艺上播出、小S主持的《姐姐好饿》,节目打着美食的招牌,但实则凸显的是小S跟男明星之间互动的过程。看似元素丰富多彩,但有的成为鸡肋般的存在,不仅无法为节目贡献出优质内容,反而可能让观众觉得有些冗余。

放在《真相吧!花花万物》上,因为节目组可能是第一次尝试这种题材创作,他们并没有找到如何将它跟综艺结合在一起的恰当方式。要知道当下相当多的观众看网综,并不会十分Care节目是否垂直、是否对现实生活有帮助,他们只会在乎内容够不够有趣、好玩。

其二,如马东所言,好的内容一般都源于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当这个有了,内容就会自然的生发出来。在目前的情况下,节目很难呈现出真正的“真相”。因为要照顾到各种影响,明星嘉宾的购物清单和浏览记录等私密信息势必要经过包装,由此展现出被大众所熟知的人设形象。能看出节目组想要在达人上下功夫,但有些用力过猛,其中数位都属于综艺熟脸,难免给人一种表演和做作之感。刘维作为首期节目中的六位达人之一,因为产生了“喧宾夺主”的作用而被人吐槽。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当然,这里也没有最终“真相”,在保护当事人真正隐私的前提下,又要做出好的节目内容,这确实需要很高的平衡和取舍技巧,很考验制作团队的功力。

台湾主持人频频“北上”,能否绕开“水土不服”的问题?

抽离出节目本身,蔡康永、小S合体主持的背后其实彰显着一个更大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台湾主持人选择“北上”,希望做到快速淘金或者有一番新的作为。

蔡康永在《真相吧!花花万物》前,已经主持过包括《奇葩说》《男子甜点俱乐部》《爱的时差》《你说的都对》等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网综。虽然数量不少,但除了作为《奇葩说》中的导师曾引发颇多关注之外,其他节目大多反响平平。可以说,蔡康永尝试了很多新的事物,包括在综艺之余也担任导演拍了电影《“吃吃”的爱》。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相较于蔡康永的多方“试水”,小S此前在大陆就只独挑大梁的主持过《姐姐好饿》。节目第一季口碑不佳,豆瓣评分只有5.7。当小S遇到不那么善于接梗的大陆明星时,往往会产生尴尬的情景。少了蔡康永的控场,小S对节目节奏的把握也容易出现紊乱的情况。到了第二季时,通过邀请一些跟小S较为熟悉的台湾艺人,节目的好看度上升了一些,口碑也走高,豆瓣评分攀升至6.0。不过,小S的优势也成为了埋在节目生存土壤下的隐患,因为其讲话直率坦露、行事大胆泼辣,节目容易触及到内地对网生内容的监管红线,也由此遭遇过下架危机。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作为台湾主持人“北上”中的典型代表,蔡康永和小S来到大陆,确实难以绕开“水土不服”这一问题。从职业属性上来看,主持人是从事内容生产的一个群体,当主要面对着大陆受众,他们必然要去学习适应新生代人群对文化的内容偏好和审美趣味。在这个过程中,“水土不服”就成了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区别只在于程度的轻重。

除了“水土不服”,随着观众群体、主持人自身、周边客观环境的变化,“北上”的台湾主持人们大多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这其实也是台湾流行文化在整体走向没落的一个微观缩影。国内综艺从最开始模仿台综,到后来的日综、韩综,再到大笔购买欧美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改编,台湾综艺早已成为内地很多人源自学生时期的回忆。

所以,【网娱观察】(ID:wldygc2016)看到,“情怀”成为了节目组会打出的不多的手牌,但这种做法往往只会耗损甚至透支曾经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观众情感,那么,不如就让过去的留在过去吧。

在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蔡康永的“疲态”和小S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