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63年7月1日,美國內戰葛底斯堡戰役打響


葛底斯堡是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1863年美國內戰中,南北兩軍在此爆發了一場美國本土規模最大的戰役。最終北方軍隊戰勝南方軍隊,成為美國內戰的轉捩點。

葛底斯堡戰役爆發前,南北雙方在總的戰局上勝負態勢並不明朗,但從戰役上來說,南軍勝多敗少,同時羅伯特•李將軍的威名很高,因此李將軍對擊敗北軍信心滿滿。南北兩軍在葛底斯堡擺開架勢後,李將軍自認可以一舉擊敗北軍,低估了北軍的實力。

南軍在常勝將軍羅伯特•李的指揮下,從6月初向北軍發動攻擊,連戰連捷,一直打到葛底斯堡附近。南軍原本並沒有要在葛底斯堡展開大戰的計劃,但卻在葛底斯堡意外遭遇北軍重兵,結果雙方不斷向當地調集兵力,形成兩軍主力對峙的局面:南軍集結了7萬多人,北軍兵力達到9萬多。


葛底斯堡戰役從7月1日開始,連續三天展開廝殺,南軍攻,北軍守,其間戰局多次起伏,最後南軍被北軍打敗,不得不撤出戰場。此戰雙方至少有4.6萬人死傷、被俘及失蹤,其中近8千人戰死,這也是美國曆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

戰役結束四個月後,葛底斯堡公墓建成,公墓不僅埋葬了北方聯邦的死者,同時也安息著南方同盟的殉難者。林肯總統受邀前往參加公墓落成儀式,並在1863年11月19日的揭幕儀式上致詞,這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林肯在演講中,對南北雙方陣亡將士表達了一視同仁的哀悼之情,五次使用國家一詞,而沒有用單指北方的聯邦一詞。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說中,最為人所樂道的是他在結束時所說的話:“讓這個國家在上帝的福佑之下,獲得新生的自由;讓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