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二月二,

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年头;

打好囤,

备好梯,

丰衣足食无忧愁。”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我国北方广泛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过二月二,因为这是开学之后第一个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一大早就被爸妈唤醒,二月二早上要炒菜喝酒。桌子上热气腾腾刚炒的菜,妈妈说,二月二这天要给新年收个尾,春节前炸的带鱼、藕荷、丸子,买的各种蔬菜都要在这一天吃完。留到二月二的炸带鱼几乎成了鱼干,根本咬不动,聪明的妈妈总是加入粉皮和醋一起炖,出锅时加入香菜末,至今我都好这口。

吃完饭,扫净地面就开始打囤,这也是我们小孩儿非常喜欢的环节,庄重而神秘。爸爸从干净的锅底铲一锨草木灰,再用一根木棍敲打铁锨,“铛铛铛”草木灰应声落下,爸爸边走边敲,不一会就画出一个不规则的圆形,随后用同样的方法画上梯子,这就是囤。卧室、厨房、院子里都有大大小小的粮囤、钱囤。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我们那个年代,5毛钱就是大票了,但二月二这一天,爸妈会将一毛的、五毛的,甚至一块的、五块的都放到钱囤里让我们小孩子随便拿,所以每年二月二,我们最开心的就是爸妈一声令下,我们便扑进“钱囤”......当然,还有粮食囤,画的粮食囤里一般都撒上玉米、小米、小麦、大豆等粮食,所以,这一天,家里喂得鸡估计也都乐开了花......

长大读书后我才明白,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撒草木灰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二月二,大人小孩都去理发,俗称“龙抬头”,有些地方吃爆米花、炒豆,这里还有个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今年二月二跟朋友闲聊,感慨万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洋节,对中国的传统习俗知之甚少,回想我们小时候,虽然清苦但却由心的快乐。

二月二当天晚上,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

“今天二月二,你们早上炒菜喝酒没?”

“没,就我俩,不值当”

“那你们打囤没?”

“嗯,粮食囤和钱囤都打了,就是这次放上钱,你姐弟俩不在家抢了。”

......

听到这里,心里酸酸的,这成了回不去的记忆。

为什么长大了,很多节日都失去了原本的神圣?是我们变了,还是整个社会风气变了?

我还想像小时候一样,有所敬畏,过一个庄严而神秘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们呢?

二月二,龙抬头——回不去的记忆

作于:2017.2.27

长大了,常年在外,反而没人会在意中国这些传统节日,每天都一样的生活,传统习俗成为了父辈们神秘的坚守,中国人真的该拾起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有信仰的人类才更坚强,更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