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位於安徽省最北端的碭山縣,素有“世界梨都”美譽,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碭山全縣70%的土地都在種植水果,名副其實的農業縣。碭山黃桃榮獲2018年國家地理標誌,是全國最為優質的黃桃產地,同時也是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縣。

除了這些美譽外,據瞭解碭山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個別村落過去屬於深度貧困村,18%的貧困比例。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排隊的人群已匆匆擠上了車廂

這個集眾多美譽於一身的碭山在努力脫貧的背後,當地農民辛酸苦辣生活中有著無數的感人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賣桃子的李大爺。

01

位於葛集鎮園藝場的黃桃集散市場,從下午四點多開始,本來平淡無奇的縣道岔路口開始慢慢地熱鬧起來,周邊各村的種植戶陸續將自家果園裡成熟的桃子採摘裝筐,用電動三輪駝至該市場售賣。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老人家拉著自家的果子在等待好價格

年輕人的外出,家中以老年勞動力為主的狀況,導致老年人成為農村主要勞動力。市場內多是些老年人緩慢地駕著電動三輪、吃力地搬動滿筐的桃子,一切行動看起來都是無比衰老和吃力。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整個市場幾乎都是年邁的老人

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販也陸續到來,希望以儘可能低的價格收走自己心儀的桃子。淳樸的果農要與精明的商販們上演一場煞費口舌的討價還價大戰。

大多果農都是老兩口一起將自家桃子運到市場賣,李大爺和他的老伴就是其中之一。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李大爺臉上帶著豐收的喜悅來到市場

02

“你這果子太小,只能給你們那麼多,賣不賣?”商販用手指比劃了一個數目,並逐漸提高了聲量,打算壓低價格。

“我這桃子一點都不小,你別光挑最小的給我說”,果農李大爺的表情由喜轉憂:“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咋掉了一大半那麼多?你出這麼低的價別看我的果子了!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李大爺表情開始變得凝重

每一顆桃子,都是果農在種植過程中汗水和辛勞的成果,果農將其視為珍寶如同骨肉,不願貶值,不願賤賣。生活不易,果農與商販都在為各自的家庭奮鬥著,在分毫的差價間爭取最大的幸福成本。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挑果、砍價中的商販

這市場裡一毛兩毛的討價還價中,李大爺堅守心中合理的價格,這似乎也是他的尊嚴。原來健談開朗的老人,再和商販的幾次還價後逐漸變得沉默不語,看到上前的商販,他甚至表現出有些抗拒。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看著自己果子越發沉默的李大爺

起初果農為了賣個好價格,都是在堅持。隨著天色漸暗,許多老果農還是按耐不住將桃子忍痛賤賣了。畢竟桃子是生鮮水果,有典型的季節性特點,比其他品種的水果更不易保鮮、不耐儲存。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蓋上布避免暴曬的黃桃

而李大爺家的桃子,向前詢價的商販越來越少,價格越壓越低。李大爺眉頭緊皺的沉默著,他的老伴也開始抱怨起來,不斷與人傾苦。似乎這不穩定的市場價格在傷害了每一位果農的心。

夫妻倆年紀也大了,但是生活沒有因為年紀而給他們優待,哪怕生活情況稍微好一點,誰願意為了那了幾分錢把自己種下的驕傲擺上檯面稱斤論兩呢。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這些結果使得他身心疲憊

最後李大爺家的桃子以較低的市場價賣給了一位年輕的商販,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退讓。夕陽灑在老人的臉上,手裡攥著果錢,數了一遍又一遍,看不到半點豐收的喜悅。辛勤的付出沒有得到期待的報酬,心裡更多的是苦澀和無奈。

03

剩下的大半框桃子,李大爺打算以三十塊錢儘快賣出,趁天黑之前和老伴買點好菜趕回家給孫子做飯。

“你這桃子不夠靚,還剩那麼點,二十塊得了。”一位商販手上拿著幾顆所謂不夠好的“壞果”,試圖把價格壓得再低些。

我這果子都是挑過的好果,沒有一個是壞的!三十塊。一分錢都不能少!”面對商販的質疑訕謗,李大爺憤憤說道。李大爺家的果子,沒有哪一顆不是他的驕傲,彷彿這是他守護自家果子最後的尊嚴。

李大爺來來回回跑了好多趟,懇求其他商販買下,卻無人接納。最終也因忍受不了被商販反覆挑選而憤然離開。

夜色降臨,市場仍是車水馬龍。許多果農已完成了交易驅車回家,有人依然堅守。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果農們開始陸續開車回家

經過這無煙的戰鬥,殘留的損耗品靜靜地在地上、垃圾桶裡躺著,它們既不能給果農兌換成財富,也無法給商販變為利潤。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隨地散落被淘汰的桃子

碭山還有眾多留守老人和李大爺一樣,在黃桃上寄託了心血和希望。從種下樹苗的那一刻起,便用心去呵護、去澆灌每一株桃樹,忙碌著為桃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採下一顆顆誘人的果實,載去市場換取不算太多的錢,盡力去維持家庭生活所需的開支。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一位果農老婦在稍作休息中

七月,便是黃桃成熟上市的季節,果農辛勤耕耘就為了有個好的收成。今年因受到霜凍災害影響,農作物普遍減產,桃子也不例外。但願市場行情不會太差,以確保他們滿意的收入,改善生活質量。

碭山黃桃

產自安徽碭山的黃桃,是喝黃河水長大的,每一顆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碭山地處北緯35度,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加上黃河水沖刷泥土而形成的獨特土質,這種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和地理條件,被評為全國最為優質的黃桃產地確實是毋庸置疑。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2017年碭山全縣約有32000戶種植黃桃,2萬餘畝黃桃喜獲豐收,種植黃桃真正成為了當地群眾扶貧脫貧的“

致富桃”。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政府大力推廣無公害種植,嚴禁有機磷農藥使用;果農也認真對待每一株果樹:選用有機肥澆灌、物理驅蟲、人工除草、不打蠟、不催熟等等。現在恰是黃桃成熟的季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精心照料,黃桃自然是品質超群。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登高採摘枝頭黃桃的果農阿姨

枝頭上掛著碩碩果實,黃桃穿著金黃的外衣,圓鼓鼓的在枝頭搖曳著,透著淡淡清香。此刻,果農一年的辛勞彷彿煙消雲散,在他們眼裡這是一顆顆帶來希望的“黃金果”。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酸甜、爽脆、果大,是碭山83黃桃的特點。

摘下新鮮飽滿黃桃,金黃毛絨的外皮,體態圓潤豐盈。捧在手裡深嗅,桃香四溢、清香撲鼻。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新鮮採摘下來的黃桃

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濃厚豐腴的桃汁瞬間迸發出來,充盈著整個口腔,酸甜適中果肉金黃飽滿、肉質緊實而韌、口感十分脆爽。炎炎的夏日品嚐到這美味的黃桃,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大自然回饋的讚歎與感恩。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果肉金黃飽滿的黃桃

黃桃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硒、鋅等含量高於其他水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被稱為“保健水果”、“養生之桃”。經常食用有降血脂、抗衰老等保健功效。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碭山黃桃的優良品質,離不開當地果農的默默耕作。果農們和果樹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對自家的果子有一種說不清的特殊感情。讓我們尊重果農的勞動成果,為碭山的果農獻出一分力,一起品嚐這份喜悅。

“一分錢都不能少”——守住最後的尊嚴

關注 扶貧優選

為碭山果農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