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大別山,最美在六安——皖西大裂谷竟然是張獻忠的藏兵之地!

皖西大裂谷原名避王巖。源於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六安地區流動作戰的史實和民間傳說。相傳號稱八大王的張獻忠,為躲避清軍圍堵,發現了這一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於是率領殘部,藏兵於此。


千里大别山,最美在六安——皖西大裂谷竟然是张献忠的藏兵之地!​大裂谷曾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的的藏兵之地,當年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特別選擇了這樣的險峻之處。著名的險處三道閘,遠勝中國五大雄關,必須循著人工開鑿,手腳並用才能攀援而上;能容千軍萬馬的避王巖,其中最大的名為“石窟王宮”,為張獻忠的避難之所,巖面上還遺留著幾百年前屯兵抗敵的鑿痕;當年有“八大王”之稱的張獻忠下令開鑿的大王井,據說是起義軍埋藏黃金寶藏的藏寶閣仍靜靜地留在那裡;而雄起巖,更是當年點將誓師的地方,並鑿石立旗,印記至今仍清晰可辨。你腳踏的石頭,說不定就是那號稱“八大王”的張獻忠曾經踩過的地方,印記未變,而時光轉眼數百年已過。

千里大别山,最美在六安——皖西大裂谷竟然是张献忠的藏兵之地!這裡的岩石像是一座大山被神斧劈開,兩廂峭壁撐天對峙,中間是一條長約2公里的蜿蜒石階,峭壁下有天然的石崖迴廊,隔澗相對,洞內兩旁野花蔥鬱,香草點綴其中,青苔染壁、大藤懸掛、清溪跌宕,時有幾時鳥啼,形成清幽、恬淡、深邃的氛圍,令人置身其境、神思遐想久久不願離去。

千里大别山,最美在六安——皖西大裂谷竟然是张献忠的藏兵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