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舉人辛亥元老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胡漢民書法欣賞


胡漢民,幼名胡衍鸛,後改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匱室主,漢民是他在《民報》上發表文章時所用的筆名。出生於廣東番禺。他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1924年十一月,孫中山應馮玉祥的邀請決意北上,讓胡漢民代行其大元帥職權,可見他對胡漢民的信任。

光緒二十七年,胡漢民中了舉人,這一年他靠為人“操刀”,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六千多兩銀子。

學界公認的民國四大書法家分別為吳稚暉、于右任、胡漢民、譚延闓。

胡漢民精於隸書,尤工曹全碑。極神似,集字為詩如己出。南京中山陵大廳正面壁上陰刻的《總理遺囑》巨幅匾額,就是出於胡漢民之手。

在民國名人書法中,以胡漢民的筆墨書生氣最重。

胡漢民對書法頗有研究,自成一體,別具風格。

胡漢民的書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為一體。

胡不僅停留在宣傳唯物史觀的層面上,而且用它作為基本方法,對中國的哲學史、道德倫理、家庭婚姻進行分析和批判,得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在當時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意義。

“抱道獨能堅,險阻半生完大命;救亡空有願,歸來萬里負初心。”——這是胡漢民生前的自評。

胡漢民是一個極其複雜多變的矛盾集合體,集中了中國資產階級的諸多二重性,交織著中國近現代尖銳、複雜、多變的社會矛盾,凝聚著時代風雲變幻的投影。

1936年年五月九日,胡漢民與其妻兄陳融在廣州下圍棋,突患腦溢血,於五月十二日晚上7時40分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