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在出賣你!

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在出賣你!最近朋友朋友聚會聊天,都聊到關於微商關於微商朋友圈刷屏的。關於這一點,我其實也挺納悶的,都互聯網文明的下半場了,怎麼還有人這麼不重視朋友圈的運營呢,有些人的網感,怎麼就這麼差呢。很多亂髮,濫發朋友圈的人(不侷限於微商)總是想不明白,別人屏蔽你的朋友圈,並不是屏蔽你的產品,而是在屏蔽你的人。

1.你選擇隨心所欲,我就只能選擇把你屏蔽我經常在不同的文章裡強調,你在發朋友圈內容的時候,除了自己發得爽以外,一定要注意,這條朋友圈能否給別人帶來不錯的價值。很多人反對我這個觀點,說發朋友圈本來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別人有什麼關係。這其實就是這些人沒有想明白,朋友圈這個東西,到底是你們家的私人後花園,還是社交圈的公共場合,公共平臺?很顯然,你的微信好友們能看到你發的內容,他們的注意力時間給了你發的內容,那麼朋友圈一定就是公共場合(除非你發的朋友圈是僅對自己可見,那太搞笑了)。所以說,你發的朋友圈內容,本質上是在獲取別人的注意力。一旦涉及到別人的時間和注意力這件事上,就變得很嚴肅了。因為在如今大家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對於一個人來說,“錢”已經是不再那麼敏感和稀缺的資源了,真正稀缺的是一個人的時間。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你如果在電影院看了一場兩個小時的爛電影,你會感覺像是吃了一隻蒼蠅般難受,你難受的是浪費了看電影的幾十塊錢麼?肯定不是,你難受的是浪費一晚上整塊的兩個小時。我自己對時間的觀念就是這樣,你隨便亂花我的錢,我可能心裡罵娘;但你要是隨便浪費我時間,我就要動手打人了。情商高級的人,一定很敏感,很懂得不要浪費別人的注意力。所以你發現了麼,既然你選擇隨心所欲,那我就只能選擇把你屏蔽。屏蔽是一個積極恐怖的詞彙,就像取關一樣,因為當別人選擇屏蔽你的時候,就等於你在他的世界裡蒸發了,而且99%的可能,他一定不會再把你拉回來。

2.髮圈的正確姿勢好了,既然朋友圈是公眾場合,那就要尊重遊戲規則,江湖規矩。很多人說,刷屏就是汙染朋友圈,刷屏的人就是low。這樣說是不對的。人們厭惡刷屏的人,本質上,我們厭惡的不是刷屏這個動作,而是刷屏的無效信息,因為這些垃圾信息,除了浪費注意力外,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每條朋友圈都滿足獨特,深刻,有趣,共鳴,價值等其中任何一條,一天發一二十條,其實也沒啥,我們反而還覺得看得津津有味,覺得挺有道理,對不對。很多微商或者做社交電商的人說,那我希望藉助朋友圈的平臺賣貨行不行,是不是賣貨就是朋友圈的雷區,一踩就爆,就被屏蔽呢?當然不是。如果只是站在自己角度,想著如何讓大家看到的貨,吹噓貨怎麼好,怎麼把貨賣出去,發的內容就沒有戳到用戶痛點和癢點,別人當然會屏蔽你。但是如果你是站在用戶角度,找到用戶的真實痛點,通過你的貨是在解決他們問題,讓那些有需求的人覺得特別需要,而另一些人哪怕覺得暫時不需要,但是看你發的內容不覺得反感,反而有趣。那你這個文案就贏了。我身邊就有特別愛發朋友圈的人,也在朋友圈賣貨。但是我就沒屏蔽她,反而經常覺得她發的觀點很高級,很深刻,她安利的東西,我經常覺被種草,直接買買買。別小看一條簡單的朋友圈,其實背後體現的是你的用戶思維,產品體驗,審美,態度,觀點等等等等。一條條朋友圈,積累起來,就幾乎是你整個人生呈現給世界的幾乎全部樣子,而且非常精準。

3. 把自己當品牌去運營好,我們聊得再深一點,從微信朋友圈這個點,拔高到哲學的層面,其實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如今的社交場景,我們發佈內容,展現自我的方式,已經和傳統的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怎麼理解呢,我講幾個觀點吧。未來主流的社交,都在線上,而不是在線下。我們都應該有感覺,現在和別人溝通的時間,更多在微信上,而不是在咖啡館;更多在微信群裡,而不是線下聚會;我們看文章和演講,而不是去現場。一個人可以一整天一個人待在家裡,但是他和全世界的人在聊天,一點不誇張,這就是當下的社交場景。好,當社交都在線上的時候,就會引出下一個結論,那就是——你在互聯網上的身份,言行,狀態,才是你真正的樣子,或者是別人所看到的真實樣子。如果你不太明白的話,你再舉個通俗的例子,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年身邊出現的財富新貴,一大半都是“網感”特別好的人,他們不一定在現實世界多牛逼,但他們特別知道如何用正確的姿勢在網上折騰,他們知道如何運用新媒體的平臺,高效率的輸出自己的內容,運營用戶,實現自己個人品牌的指數型增長,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對於新媒體的內容運營,平臺屬性,用戶沉澱圍繞個人品牌的打造,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戰略高度。“互聯網+”是過去針對的玩法,而“新媒體+”才是未來打造個人品牌的武器。很多人認為新媒體是一個行業,其實這句話是錯的,新媒體是每一個人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線上社交”的高效率工具。

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在出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