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狂歡節,人工智慧掀起電商營銷新趨勢

618電商狂歡節,人工智能掀起電商營銷新趨勢

作為與雙11齊名的全民電商狂歡節,618倍受各大電商平臺和品牌主的青睞,這並無可厚非。只是,大家在營銷上都卯足勁,瘋搶618廣告流量的時候,一定要把握電商營銷的大勢,不能為了營銷而營銷。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你無論身在何處,使用何種媒體,都難逃618廣告的轟炸。

傳統的電商營銷玩法,無非是KOL帶貨以及花樣百出的促銷玩法,那麼在新零售營銷趨勢下,智能物流、無人零售、移動支付等一系列新生態消費形式紛紛出現,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也讓我們看到了新零售帶來的消費升級,人工智能掀起了電商營銷的新趨勢。各大電商平臺的營銷模式急需創新,融合多方面資源,深化技術精細化運營流量,重塑電商營銷新生態。

綜合電商行業的動作,我們來看看人工智能將如何驅動電商業的變革?智能客服就首次介入微信電商。而在去年的“618”,智能客服在各家正式上線百花齊放。根據2017年的“618”的後臺數據顯示,人工智能總計完成百萬次客服。在整個溝通交流過程中,智能客服與用戶進行精準、友好、快速的一問一答,並引導式購物。人工智能對電商領域的影響不光是前端服務,還有後端的供應鏈和物流環節。在去年的618期間,京東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儲、分揀機器人都已啟用,京東武漢亞洲一號倉儲物流中心將率先使用機器人分揀。分揀效率上,同等時效下,要比純人工快上3倍以上,再加上可以24小時運行,效率就又翻了幾番。

隨著行業發展深入和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電商三大主體“人、貨、場”都迎來全新升級,以上介紹了在人工智能賦能下升級“貨”,解放人力和節省人工成本之外,從電商大戰中脫穎而出,還需要“人”和“場”,“人”既需要更深層次地鏈接消費者。“場”即場景,需要更有效的品牌精準場景投放和流量精細化運營。

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行業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甚至飽和的階段,變現也就變得尤為重要,由此延伸出了【視頻+電商】的組合模式,所以視頻與電商的鏈接會將萬億級的電商場景直接前置到流量入口,創造新的業務模式。

在2017年“6.18”宣傳期中,京東與國內AI+文娛領跑者Video++合作,啟用了新的視頻互動技術,實現了有效的品牌精準場景投放,在為了抓住女性人群的購物力,選擇女性觀眾居多的劇集和綜藝進行“6.18”的廣告投放。京東所投的廣告並非我們常見的網頁banner,或是視頻播放前的貼片廣告,而是運用邊看邊買的互動視頻信息流廣告,並且全部都出現在視頻內容中。當用戶在觀看視頻時,點擊視頻內出現的【618優惠券】熱點,在不需要跳轉外鏈的情況下,觀眾就能直接點擊領取優惠券。光是靠當時熱播的大IP劇《翻譯官》和女性喜愛看的《花樣姐姐》,就獲得了很好的曝光量和關注度。

其在視頻內容電商上結合人工智能,提高服務用戶的效率和能力,以AI的能效更好滿足用戶的專屬需求,實現根據視頻場景推薦對應電商。根據掃描視頻場景,識別出適合投放的位置,再自動完成熱點投放,在不打擾用戶體驗的同時,加入一些娛樂互動方式,可以讓用戶在參與中完成了廣告商業價值轉化,實現聚焦年輕群體的精準傳遞,並讓用戶多維度的交互行為,實現視頻內容化向電商化的完美轉化。為視頻內容營銷提供完成優質的解決方案,生態化的運營不僅打通了廣告投放與產品營銷。

電商抓住了人工智能這一未來趨勢,並且持續“加碼”。要想在電商行業中突圍的機遇在於將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應用到各大板塊,流量巨大、變現能力高、品牌與用戶直接滿意度高的人工智能+視頻+電商點首當其衝。我們期待人工智能在電商領域更長足的發展,給平臺、商家、消費者三方的利益鏈帶來更為緊密的結合與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