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仁慈的皇帝,死後天下乞丐痛哭流涕,受香火最多

中國最仁慈的皇帝,死後天下乞丐痛哭流涕,受香火最多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能有廟號的皇帝不過400餘名,而這400多名的皇帝中,千古明君寥寥無幾,比如秦始皇、漢武大帝、唐太宗、武則天、成吉思汗、康熙等,加起來不會超過20名。

而這不到20名的皇帝中,雖被稱千古明君,但是都殺戮比較重,他們的英明都建立在血腥基礎之上。秦始皇一統六國、焚書坑儒;漢武帝北擊匈奴,匈奴死傷無數;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手刃親兄弟;武則天殘害李唐宗室;成吉思汗無限擴張,打到歐洲;康熙平三藩。

當然以上的這些皇帝制造殺戮,有的是無可避免,為國家安定,必須用鮮血來撫平,所以無可厚非,相反值得後世人稱讚。有的則是因自己的私慾,造成不必要的流血犧牲。英明的史學家總會給他們記上一過,終究功大於過,也給列入千古明君之列。

在中國400多名的皇帝中,這位宋朝皇帝不在千古明君之列,但是卻是中國史上最仁厚的皇帝,殺戮非常少,備受愛戴,死後香火非常旺盛。他就是宋仁宗,趙禎。

中國最仁慈的皇帝,死後天下乞丐痛哭流涕,受香火最多

宋仁宗作為一個守成之君,遵守祖宗法度,性情溫厚,武功謀略遠不及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匡義,在與西夏的對峙中,表現平平,屢戰屢敗。然而宋仁宗在位期間,堅決革除國家諸多弊端,知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一批真材實料的大臣,因此在他的朝堂上名臣輩出。比如包枕、歐陽修、范仲淹等。

有人說:“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舒舒服當皇帝!”其實身為皇帝,會做皇帝,也是一種很難得的境界。放手讓值得信任的大臣去幹,幹嘛事事親力親為呢?仁政是中國封建統治者的最高理想,但在北宋仁宗皇帝之前,還沒有一個皇帝敢以“仁”自稱。

宋仁宗的仁厚,那可是貨真價實。據史料記載:仁宗很想吃羊肉湯,以緩解白日的操勞,卻一直忍著不說出來。皇后知道此事後,就勸說:“陛下日理萬機,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吩咐御廚做就是了,怎能虧欠龍體呢?”

仁宗說:“我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以後就會日日殺羊,若形成定例,以後屠殺之數將不可計算。為喝一碗羊肉湯,創下此惡例,殘害生靈,我實在於心不忍。”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雖有戰亂,但與西夏簽訂了“慶曆和議”,結束了北宋與西夏持續7年的戰亂,雙方保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

中國最仁慈的皇帝,死後天下乞丐痛哭流涕,受香火最多

在這二十年的和平當中,北宋邊境安定,經濟繁榮,科技文化發達,人民安居樂業。仁宗當政期間,還發明瞭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

宋仁宗死後,舉國哀悼。京師所有商人罷市一天,所有百姓哭泣。所有的乞丐、小孩沿路焚燒紙錢。煙霧飄蕩在洛陽城上空,遮住了太陽的光亮。

他的死,甚至傳到了邊遠山區,山溝裡的婦女們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這位仁愛的皇帝。當訃告送達遼國時,大遼的皇帝也非常的難過,將仁宗送給他的御衣葬為“衣冠冢”,年年祭奠。

就這樣,宋仁宗死後,成了中國史上香火最旺的皇帝。不僅本國百姓年年給燒紙錢,敵國的皇帝也每年燒紙祭拜。所以說,宋仁宗雖不算在千古明君之列,但確是中國史上當之無愧的千古仁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