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導語:於西蔓,“中國色彩第一人”,西蔓色彩創始人。她把美學理念內容化、實體化、物質化、商業化,於是,看起來虛無縹緲,甚至有點“嘴上做戲”的美學,成為了真正的美育復興。反觀國內不少文化企業,只按自己的意願和標準努力,與消費者沒有真正的聯繫,空有一腔“情懷”卻無法落地。投機而不俯首,你終究是臣。


文丨駱駝穿針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80年代的日本留學經歷在於西蔓印象裡最深的是一種“culture shock”。坐在電車上,她覺得所有人都像化妝師、造型師,她給母親寫信:都是山口百惠,都是演員。此時的日本,四季色彩理論悄然興起,該理論讓日本的各行各業都沉浸在色彩應用和營銷研究及推廣的狂歡中。

“當我學了一身本事之後,我才發現我過去學航空等等,統統都可以拋到身後,而由美引發一個美的視野,這才是我真正想去追求的一個目標。”於西蔓說。在巨大的文化衝擊下,她潛藏深處的愛美情懷被激發,開始了色彩學習,還拜師日本個人色彩泰斗佐藤女士門下。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最終,1996年6月,於西蔓通過了日本文部省“服飾色彩能力鑑定”,獲得了色彩搭配師公認資格。1997年,她又獲得CMB(Color Me Beautiful)色彩顧問資格,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的色彩諮詢機構2000多名色彩顧問中第一位華人。

而當1998年5月1日,西蔓色彩在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王府井開張時,引起不少人的驚訝——20世紀末,擁有12億人口的中國在色彩消費行業幾乎空白,市場巨大,但消費者並未意識到色彩的需求。挑戰與機遇往往雙生,對一個企業家而言,抓住機遇是開創事業的先決條件,由此,於西蔓發乎本心的美學情懷開始了商業運作之路。

迴歸人性,以個人色彩消費切入中國市場

天津市創業伊始,於西蔓在政府、地產商處種種碰壁後,迫使她迴歸人性思考,到底美建造了誰?我們的用戶是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本性是尚美的。因為人心向美,他必然進行消費。”決心的背後是決定。

她選擇以個人色彩消費作為切入點,業務範圍定位於個人形象色彩諮詢,包括個人色彩諮詢、款式風格諮詢、最佳妝彩諮詢,整體諮詢和單項諮詢並舉,並且建立了會員制服務體系。檔次劃分既全面又靈活,既有百元左右的單項諮詢,又有每年5200元的金卡會員收費。這樣的定價也讓顧客群體變得豐富,從有錢有閒階層到普通白領都被吸納其中。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一些數字可以直觀體現當初決定的正確性:西蔓色彩開張1個月後,已經有20名顧客,到1998年底增至300名;1999年,會員飆升,開始盈利,至2002年初,西蔓色彩的會員已逾萬名。

引導用戶需求,創造商機

光有勇氣和決策的果敢不足以成就今天的西蔓色彩。優秀的企業滿足用戶需求,卓越的企業引導用戶需求。於西蔓相信,人本尚真善美,只是在生長過程中,視覺系統被裝飾得不美的人、物、空間汙染,漸漸麻痺,失去了美的判斷力。

於是,除了給會員做色彩諮詢外,她開始在不同的媒體裡面頻繁出現,時尚雜誌、央視、地方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電臺。此外,1998年至2002年間,她受邀進行的講座就有近千場,知識分子階層有如北京大學、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全國婦聯等,眾多知名的中外企業如微軟、IBM、思科、佳能、聯想等都邀請她做員工職業形象培訓。可以說,於西蔓在美學場域中聯結、輻射、培養她的用戶,最終使“西蔓色彩”的品牌進入用戶的心智,穩穩佔據色彩諮詢行業的第一位。但攪動場域只是第一步,“企業要實現文化影響,必須想方設法在消費過程中,找到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如何把核心價值觀,即我們的哲學觀,變成企業的模塊、服務模塊。”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在傳播色彩文化時,西蔓不僅在培養市場,也在培養競爭對手。“個人形象色彩諮詢”的蛋糕在不斷縮小,另闢商機勢在必行。這時,一些意識到“色彩營銷”重要性的企業找到了西蔓做商業色彩諮詢,如寶潔、資生堂、鱷魚等。2001年起,西蔓色彩為遼寧盤錦市啟動中國首例城市景觀色彩策劃和設計,隨後,京城亞運村附近的北辰房地產也成了它的客戶。此時,西蔓已將商業色彩諮詢的業務範圍從產品色彩設計延伸至室內空間色彩設計、環境景觀色彩設計和企業形象色彩諮詢設計。

於西蔓告訴我們,這是她一路上“磕”出來的。“西蔓色彩”的產品邏輯也逐漸清晰:不同級別的形象顧問學校、服飾搭配學院、色彩心理學院、大眾美學院、機構專題培訓和城市色彩設計服務,其中城市色彩規劃在全國佔到2/3的市場份額,近期準備將其建設為一個大數據支持的政府政務服務平臺。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但西蔓色彩的高瞻不止於此,“當消費者為了美而消費的時候,他必然會要求整個產業界、全社會鍛造出一個生活美學的消費大市場來供人們進行消費”,他們的願景是讓色彩諮詢行業在中國真正地發展起來,改變行業生態,最終形成從個體、社會乃至國家層面的“美育中國”。

文化企業,要讓團隊跟上領頭羊的文化理念

“我跟團隊最大的文化鴻溝就是,他們沒法理解我的文化心態和視野”,這是西蔓色彩曾經的痛點,“我經常跟我的高管團隊說,我一定要把你們都送到日本,送到很多地方,體驗我生活過的地方。”於西蔓說,人們對文化創意的認識,是一個緩慢的認知到接受的過程,這是文化創意行業的特徵之一,文化事業的推動,最重要的是領頭人的文化維度。西蔓色彩的前18年,不僅是她的文化維度不斷打開的過程,也是她想方設法通過設計產品讓團隊出國,到修養文化層次更高的地方理解美的過程。很多人強調,讓團隊學習管理工具、財務工具、營銷工具,但在於西蔓眼中,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團隊,是“nothing”,只有當團隊跟上領頭羊的文化理念,才能拉動企業往你所鎖定的方向走。

西蔓色彩:中國色彩第一人於西蔓的美學之道

2016年5月19日,西蔓色彩正式掛牌新三板,於西蔓說,這是他們的二次創業,每天都在考慮創新。一如既往,“海歸派”創業者的她認為,要先走出去,從一個單一文化體驗者變成一個多元文化的體驗者,體驗之後我們才能認識,認識產生後我們才能理解,理解之後才能產生新一輪認知,在這樣的智慧下,中國式的商業價值才能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