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一日游|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暑假即將來臨

你選好中意的出遊路線了嗎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豐富的五臺山周邊遊

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

1.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山西省五臺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位於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佔地45畝,殿堂樓房430多間。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即文殊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此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臺山,遂成為五臺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臺山,住宿於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臺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

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菩薩頂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推薦理由:參拜五臺山黃教寺廟,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2.五臺山顯通寺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位於山西五臺山中心區的臺懷鎮北側。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全寺中軸線上,寺前銅塔聳立,七重殿宇布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此外,還有鐘樓、僧舍和各種配殿。

推薦理由:觀賞寺內全木機構、全磚機構、全銅結構的三大特色殿。

3.五臺山塔院寺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塔院寺位於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南側,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塔身撥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臺山群寺簇擁之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做為五臺山的標誌。

推薦理由:看莊嚴的大白塔,轉精緻的轉經筒。

4.五臺山五爺廟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是坐北向南建築。五爺廟創建於清代。五爺廟裡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因而,這裡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

傳說,由於五龍王特別愛看戲,所以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使他及時賜雨,保證歲歲給百姓喜降豐年。五爺廟在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久之形成了祈雨、唱戲、趕集等一系列活動。

推薦理由:參拜五臺山香火鼎盛的寺院,拜五爺許願、還願。

5.五臺山黛螺頂

五臺山一日遊|快跟小夥伴們約起來吧

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階。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文殊菩薩在諸菩薩中專司智慧,所以通往朝拜五方文殊的路為“大智路”,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登頂之後就看到了黛螺頂的牌樓,石獅和山門了。

黛螺頂把五座臺頂文殊菩薩的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頂,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就叫“小朝臺”。人們常說:不登黛螺頂,不算朝臺人。

推薦理由:徒步小朝臺,登1080個臺階朝拜五方文殊菩薩。

還有殊像寺、龍泉寺、佛母洞等,也是不錯的去處哦。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五臺山假期出遊的選擇,小夥伴們出行前要選好自己的路線哦,祝大家旅途愉快!

溫馨提示:

五臺旺季門票價格:進山費145元; 特惠政策: ①免票政策:6週歲(含6週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殘疾人、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年滿60週歲(含60週歲)的老年人、僧人憑戒牒證、記者、國家一級以上作家和攝影家、旅行社經理,憑有效證件予以免票。 ②優惠政策:半價優惠人群6週歲(不含6週歲)-18週歲(含18週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需憑合法有效證件可享受半價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