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去旅行:五台山黛螺頂

在每個人短暫的一生當中,總有那麼幾個地方,偶然得知便一見傾情。五臺山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關於五臺山,有人說它是心中的淨土,有人說它是靈魂的居所,無論怎樣,它在我心中是無法言語的,神聖,神秘。只要走進它,就無法閉眼。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五臺山上,古剎繁多,其中要數黛螺頂甚有淵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去處之一。黛螺頂,原名叫青峰,明朝時期又稱大螺頂,直到乾隆十五年間被改名為黛螺頂,一直延續到現在。

如今,登上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也叫“小朝臺”。親登五座臺頂,朝拜五方文殊,稱作大朝臺。當然登上黛螺頂也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有俗語說: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

之所以稱之為大智路,主要是緣起於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文殊主智慧,便是由來。大智路並不平坦,而是1080個臺階,每級臺階都由五臺山青石鋪成。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1080級臺階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佛教將佛與眾生分為10大類,總稱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來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煩惱”的含義。僧人們說:踏1080級臺階,能增福添慧,消除煩惱,一生平安。

因此,每一個來五臺山的遊客都來這裡走一遭,希望能沾染靈氣,得到庇佑。更有甚者,虔誠的佛教徒們會一步一叩,朝拜至黛螺頂上。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黛螺頂坐東向西,有殿堂房屋50餘間。建築結構華美雅緻,中軸線上依次為牌樓、天王樓、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寶殿。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殿內主供站壇佛,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趺坐形樣,而是站立於佛壇之上。又站壇佛亦稱旃檀佛,原來的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乾隆為其賦詩:“至今旃檀像,曰就水中繪。”

處處可見其精雕細琢的匠心,反應出當時的繁盛的佛教文化和建築設計的東方古典美學。

帶你去旅行:五臺山黛螺頂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藏身於千年古剎之中,三五之夜,明月半牆,風移影動,置身其中,可以盡情享受道不盡的清靜禪意。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趕緊出去走走!在這個最好的時節,背上行囊到黛螺頂走一走大智路吧,只有親自經歷,你才能感受這個地方有多神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