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高中學習早入手,邯鄲市一中老師精心指導!

暑期來臨,這意味著剛剛初中畢業的孩子們經過假期休整就要面臨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如何儘快適應高中學習,充實又快樂地度過高中三年,這是所有初中畢業學子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邯鄲市一中集合多位名師的智慧,為您提供以下指導:

一、初高中的比較

高中與初中相比跨越了知識與能力兩大臺階,高中的知識內容和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對同學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觀察能力、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等等,具體來說有如下區別:

1、知識量變大: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有些科目可能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還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

2、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知識更多的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30%-50%。

3、授課方式不同:初中老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老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老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由於老師風格和學生特點不同,每個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會完全相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不盡一致,所以,誰能更快的適應每個教師,積極配合教師,誰就能更快地進入角色,促進自己的學習。

4、學習方法不同:初中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5、學生心理變化大: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鉅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準高中生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二、具體建議

1、要有端正的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也可簡單的說態度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所以在學習中必須要有端正的態度。學習中的態度包括主動、進取和奮鬥三個方面。擁有一個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可以說:“天才,就是主動性的爆發。”遇到了每一件事絕不退縮,積極地去做,這就是一種主動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就會很多,也更容易得到老師的關注。進取可以讓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變得墮落。向上看,至少能夠不往下走。奮鬥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是非常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汗流浹背、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態度是實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態度才能得到自信,才能練就過硬的本領。

2、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需要方法,方法對事半功倍,方法不對滿眼是淚!高中學習要避免以下不太可取的學習方法:

①趕速度,拼數量,不重視規範。很多學生深感時間不夠,事情太多,有緊迫感。於是加大學習量,加快書寫速度。這種有時間緊迫感和提高效率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很多人忽視了作業的規範,答題的規範,表達的規範,書寫的規範,填寫的規範。在規範的問題上很多學生吃過苦頭。往屆學生有很多這樣的教訓。有的不規範已形成習慣了,改不了。改不了也得改也能改。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所以,一個行為如果被自己重複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習慣。

②以自我為中心,不重視老師的意見,不聽從老師的指導。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原因如下:沒有高中經驗,很盲目;面對的學科較多,系統性、條理化、全局觀有限;對教材的把握和對考點的研究以及將兩者結合的能力不夠。而這些方面,老師是絕對的權威,又有豐富的經驗。有這樣的資源為什麼不用呢?所以務必和老師做好及時的溝通交流。

③重視了課外,忽視了課堂;重視了資料,忽視了課本。這是一種主次顛倒,本末倒置的做法。課本是基礎,課堂是主戰場,兩者都不能忽視。有些學生的基礎比較差,必須從抓課本、重課堂做起。

④沉溺於題海戰中,缺乏必要的疏理整合,缺乏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資料一大堆,只會埋頭於做題,做了不少題卻沒有印象、沒有收穫;花了時間和精力,卻沒有效果。可以這樣說,很多同學不是題做少了,而是思考少了,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功夫不夠。舉一反三的功夫不夠。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所以我們要想提高學習成績,必須下決心改變學習不得法的嚴重狀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簡單來說:

語文、英語——聽、說、讀、寫的方法

數、理、化、生——歸納、演繹、審題、解題的方法

政、史、地——聯想、記憶、反思、運用的方法

人生的五分之一是在學校裡度過的。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是學習的專業戶,在這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應該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發揚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不足,抑制自己的弱點,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