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在常德市城區,有這樣一群銀髮老人,他們本應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卻不得已蝸居在陰暗潮溼、不足十平米的雜物間。不是沒有寬敞的房屋可住,也不是兒女不盡孝,只因歲月催老敗在一級級階梯之下。

如今,不少省市相繼出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新政,他們如若看到希望之光。然而就在他們以為可以重立十幾米的高空俯瞰世界,卻因加裝電梯頻頻遭遇瓶頸。對他們而言,漫漫“加梯”路,究竟還有多遠?

一群蝸居在雜物間裡的“銀髮族”

7月的常德,天氣早已變得炎熱。

武陵區軍安小區5棟一樓雜物間,匡玉義望著躺在床上92歲的老母親,卻感到陣陣涼意向他襲來。想著為人子女,本應給老人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可現如今母親卻隻身一人生活在這個陰暗、潮溼、不足十平米的雜物間,心裡不禁泛起一陣酸楚。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作為子女,沒能給母親一個舒適的住所,一個幸福的晚年,心裡很不好受,但是也特別無奈。”年邁的母親為何一個人居住在環境如此惡劣的雜物間,對於記者的疑慮,匡玉義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其實,並非沒地方住,也不是匡玉義不盡孝。匡玉義在該棟樓的四樓有著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套房,由於母親年歲已高,再加上中風後導致腿腳不便,上下樓對她而言如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也曾試著背老人上下樓,但自己也即將步入花甲,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奈之下全家商量只好出此下策,將樓下雜物間簡單收拾,以此安頓老人。

擔心母親一個人不安全,匡玉義又在隔壁租了一間雜物間,白天請丈母孃幫忙照看,晚上則自己睡在那裡,萬一老人有事可以隨叫隨到。

而不遠處另一個雜物間,78歲的潘鴻麗正走出窄小的房門出來透透氣。

“年紀大了,實在爬不動了,裡面空氣不好,也比較暗,但是沒有辦法,將就著過吧。”潘鴻麗和84歲的老伴於去年臘月從三樓女兒家搬到這裡,而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住雜物間了。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據她介紹,早前兩位老人住在另一個小區兒子家,因兒子家住六樓,隨著年歲增大,老人上下樓梯困難,於是搬到兒子小區一樓雜物間。住了一段時間,覺得太難受了,又於2007年搬到了女兒這裡。本以為三樓樓層不高,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如今連三樓都爬不起了,只好再次搬到雜物間來。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常德市城區多個老舊小區發現,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城區老舊小區大概有近百個,絕大多數建設於2000年以前,以6層及以下建築為主,受限於當時各項條件未安裝電梯。隨著時代變遷,居住其中的一代人目前大都已近老齡階段。如果身體不好的話,上下樓都成了很大的問題。無奈之下,有些只好選擇在在暗小的雜物間落腳,以此度過晚年。

正所謂,樓老去,人老去,無電梯,怎上樓。

“一部電梯讓我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數飆升”

同在一座城市,另一群老人則過著截然不同的一種生活。

早上7點左右,武陵區長安小區8棟401室,73歲的翦大爺吃過早飯正準備下樓散步。打開家門就是電梯入口,走進電梯用手指一摁,幾秒鐘的功夫就從四樓“嗖”地到了一樓。等電梯門一開,他哼著小曲徑直向小區大門口走去。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11點左右,臨近午飯時間,他從外散步回來。刷卡走進電梯,一眨眼的功夫便又從一樓到了四樓。

買菜、散步、找同伴下棋、聊天……因為上下樓毫不費力,翦大爺每天都要出去好幾趟,可以說生活逍遙自在我似神仙。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別看他如今這麼瀟灑,去年十月份之前,他的生活可不是這個樣子。

“以前沒有電梯的時候,那真的是痛苦,下樓還好,上樓特別吃力。年紀大了,天天爬四樓都是遭罪。” 回想起以前沒有安電梯的日子,翦大爺眉頭緊鎖。據他介紹,因為他所在的小區屬於常德市交警支隊的宿舍,生活在這裡很多都是像他這樣的退休人員。由於年紀大,上下樓成了問題,近幾年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多次跟單位反映後,單位辦公室牽頭,業主多次協商共同出資,小區共10棟樓全部裝上了電梯。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和翦大爺有同感的還有住在市電視臺宿舍7棟4樓的譚女士,她所在的單元是該小區唯一一棟加裝電梯的。 “業主自己組織的,去年9月動工,春節前建好使用。一共差不多花了38萬,除一樓兩家,二樓一家未加入,其他住戶都按樓層不同分攤了不一樣的費用。”儘管出了近四萬元,但譚女士覺得相當值得,因為她再也不用每天氣喘吁吁地上下樓了。

3月1日,《湖南省電梯安裝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二款作出“現有未配置電梯的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符合電梯配置要求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重新配置電梯”的規定,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得到政府相關部門許可;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常德部分老舊小區的業主認識到安裝電梯的必要性,開始嚐鮮在老舊小區安裝電梯設施。如市國稅局宿舍、市交警支隊宿舍(長安小區),林業局宿舍部分樓棟(常林小區)、市電視臺宿舍部分樓棟等。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是什麼擋住了我們的‘加梯’之路”

我市少數小區已自行摸索加裝了電梯,而大部分老舊小區的居民也對此躍躍欲試。在加裝電梯成為大勢所趨之時,瓶頸也隨之出現。

“我們從去年開始不少業主就聚在一起商量安裝電梯的事,但是面臨的問題太多。比如沒有相關政策可依,審批程序不明、一些低層的住戶不願出錢。”匡玉義老早就想安裝電梯,但因為諸多問題一直未能實現。

“我們都是退休人員,經濟能力有限。一臺電梯要幾十萬,錢到底怎麼出?政府有沒有補貼?”對於加裝電梯,常德電視臺宿舍5棟2樓的李女士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我們家住一樓,樓層這麼低,根本沒有必要坐電梯,為什麼要花這冤枉錢?”沙河小區一居民表示。

記者走訪發現,造成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遲遲不能實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居民意見難統一。由於年齡、經濟條件、樓層高低等不同因素,樓房的住戶對加裝電梯事項往往意見不一致,利益各異,眾口難調;

● 二是安裝資金難籌集。目前住在老舊宿小區的住戶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有些是退休人員,若出資額超出底線,則出資存在壓力,導致資金籌集落空;

● 三是評審手續複雜繁瑣。加裝電梯事宜涉及部分建築面積的變更,相關產權證變更難以操作,影響了居民付款的積極性。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預計8月初公佈初步方案

“空氣差、蚊子多,還有跳蚤、老鼠,實在不是人住的地方。”聽聞別的省市出臺了有關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政策,匡玉義期盼著常德相關政策也趕緊落地,好加裝電梯,把老孃接上去享受天倫之樂。

老舊住宅居民對加裝電梯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呼聲越來越高,成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一個民生問題。不少市民寄希望相關部門儘快出臺政策。

記者從市人大城環委瞭解到,早在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就有兩位市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在市城區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建議》、《關於儘快出臺在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相關政策的建議》。隨後,該部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督辦相關政府部門加快進展,出臺支持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相關引導辦法。

而作為該項工作的牽頭部門,市住建局法制科科長劉勝偉表示,自年初提出關於儘快出臺在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相關政策這個問題後,該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市領導也高度重視,常德市委副書記、市長曹立軍還專門針對此事作出了重要批示。

參照相關省市的經驗,他們已草擬了《常德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暫行實施辦法(討論稿)》,並組織各個相關部門多次開會討論,幾易其稿。目前準備再次書面徵求各部門意見。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群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請大家稍安勿躁。”劉勝偉解釋,由於涉及市住建、市規劃、市財政、市質監、市消防等多個部門;涉及諸如什麼類型的房子可加裝、到底需要多少戶業主同意、費用誰出、技術質量等多個問題;且一個政策性的文件必須嚴謹再嚴謹,他希望市民不要催得太急,一切靜待瓜熟蒂落。

他向記者透露,根據前幾次討論初步形成的意見,《辦法》將減免一切審批費;加裝電梯的費用,政府補貼的可能性不大或者很少,最終需要財政部門拿出具體意見。據他初步估計,初步方案將於今年7月底或8月初公佈。

【他山之石】全國幾十個城市出臺了相關政策

從2004年開始,廣州市率先在全國為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隨後,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合肥,成都、深圳、梅州、廈爾、安破、海口、自貢、鎬柏、韶關、遵義、裹陽、泰外、長沙等幾十個城市從政府層面出臺了相關政策。

【北京】成立由街道牽頭、居委會主管、企業協助承辦的老樓加裝電梯綜合諮詢服務中心。目前全市老樓加裝電梯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代建租用”模式,由業主委託第三方作為實施主體,負責出資增設電梯和後續維護,業主按月或按年繳納使用費,解決了居民初次安裝費用高的問題;二是產權單位或集體出資加裝模式;三是業主自籌自建模式,業主自籌資金,委託第三方安裝和後續維護,費用由業主約定分攤。

對電梯購置及安裝費用,市財政按照每臺24萬元給予補貼;對因安裝電梯產生的管線改移費用,市財政按照每臺最高不超過40萬元給予補貼。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南京】以政府補貼與業主分攤為主,提取住房公積金、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為輔,政府補貼以樓層為標準,規定住宅樓為七層及七層以上20萬元/臺、六層18萬元/臺、五層16萬元/臺、四層14萬元/臺,補貼資金由市、區財政各承擔50%,業主分攤比例由全體業主協商決定。

【上海】成立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協調小組,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試點加裝費用由企業、個人、政府共同出資。以資金自籌為主,完成後將獲得造價40%,最高24萬元的政府補貼。

【廣州】廣州市海珠區城市更新局發佈了《海珠區促進舊住宅樓宇加裝電梯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擬對區內舊住宅樓宇加裝電梯按一個梯口一臺電梯給予一次性財政補助10萬元。荔灣區成立舊樓宇加裝電梯服務中心幫助居民解決加裝電梯的困惑。

【青島】老樓加裝電梯除了業主自籌資金外,青島制定《市級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按照獎補政策,加裝電梯的既有住宅為地上四層及以上而且符合獎補條件的,市級給予獎補資金10萬元,區裡給予的獎補金不少於10萬元。

【濟南】出臺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財政補助實施細則》。補貼的標準按照樓層來計算,七層樓的樓房補貼22萬/部,六層樓的樓房補貼20萬/部,五層的18萬/部,四層的16萬/部。政府的補貼資金達到了電梯成本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市房管局製作了授權委託書,居民們可以授權物業公司或房屋的原產權單位、項目管理公司、電梯安裝企業等,委託他們來“跑腿”。電梯安裝、檢驗及投入使用後的維保,政府都將進行監督,確保住戶每天出門後第一步,進門前最後一步安全、舒適。而電梯維保人員每隔不到15天就要“上門”一次。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記者手記】破解“加梯”之難,還需多方給力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老年人群,養老問題是關係民生福祉的大事。

如今,“居家養老”是老年人的主流養老模式,而住宅電梯則成為老年人改善居住及生活環境、擴大活動範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選擇之一。

“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讓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讓千千萬萬個多層住宅裡的住戶看到了希望。

對此,地方政府需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強調研,學習外地經驗,結合地方實際,進行科學論證,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早日製定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政策;同時,還需社會給力。資金方面可以嘗試引入市場資本,簡單而實用,既可以彌補政府有心無力的尷尬,又可以幫助解決覆蓋面不足的難題;除此之外,還應充分發掘鄰里守望相助的作用。古語云:“老吾老及人之老”,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加裝電梯方便了高層老人的出行,其實也是與己方便。大家將心比心,多一份寬容,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互相幫助,切莫“裝了電梯,壞了交情”。

願望是要靠人們的努力來實現的。只要個人盡心盡責、政府盡職盡力、社會盡其所能,告別“單打獨鬥”,形成合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常德市老舊小區的老人都能圓了他們的“電梯夢”。

想看更多精彩新聞

掃碼下載常德融媒APP ▼

無處安放的晚年——漫漫“加梯”路,我們還要走多遠

二審:潘敬林 三審:姚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