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目錄

1、大類資產走勢回顧

2、行業熱點: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前景廣闊

3、政策解讀:定向降準落地

4、產業聚焦:傳媒藍皮書發佈,中國傳媒業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5、市場動態:MSCI成分股具有一定的抗跌性

大類資產走勢回顧

【A股】市場情緒偏謹慎,滬指跌破2800

上證綜指:2786.90點(↘3.09%)

深證成指:9071.73點(↘2.63%)

創業板指:1543.66點(↗1.44%)

【港股】受外圍股市影響,港股下跌

恆生指數:28497.32點(↘2.73%)

恆生國企指數:10868.45點(↘4.37%)

恆生紅籌指數:4255.15點(↘3.28%)

【美股】美股下跌,金融股和科技股走勢較好

道瓊斯工業指數:24216.05點(↘1.00%)

納斯達克指數:7503.68點(↘2.71%)

標普500指數:2716.31點(↘1.22%)

【歐股】歐股漲跌不一,歐洲50下跌

歐洲50指數:3020.12點(↘0.50%)

英國富時100指數:7615.63點(↗0.78%)

法國CAC40指數:5275.64點(↘0.76%)

德國DAX30指數:12177.23點(↘2.67%)

【債券】國債收益率下行,貨幣市場利率波動

10年期國債收益率:3.5304(↘4.49BP)

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2.2741(↘37.42BP)

銀行間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4.5906(↗148.76BP)

銀行間14天質押式回購利率:4.9947(↘103.65BP)

【外匯】美元指數上漲,人民幣兌美元繼續貶值

美元指數:95.2788(↗0.42%)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美元/人民幣6.5960(↗1.94%)、歐元/人民幣7.6389(↗1.99%)、100日元/人民幣5.9966(↗2.31%)

【備註:上述所有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8年6月28日(週四),漲跌幅對比上週四數據】

行業熱點

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前景廣闊

醫療健康產業,作為“永遠的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全球醫藥銷售有望迎來新一波高速增長。

CAR-T及新一代免疫療法將促使行業提高增長。根據Evaluate數據統計,2016年全球醫藥(包含處方藥及OTC)及醫療器械銷售額合計為11,900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醫藥銷售額為8,030億美元,佔合計金額的67.5%,同比增長3.5%,年化複合增長率(CAGR)為0.9%。受研發難度提升、專利藥到期等影響,全球醫藥銷售增長速度持續放緩,但是隨著CAR-T療法進一步推進,PD-1/PD-L1抑制劑推出,全球醫藥銷售有望迎來新一波高速增長。

2011-2020年全球醫藥銷售情況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我國醫藥及醫療器械製造業收入增速超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我國醫藥及醫療器械製造業收入為28,206億元,同比增速達10.5%,CAGR為14.2%,高於同期全球行業銷售增長率。

2011-2016醫藥及醫療器械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我國國內醫療支出佔GDP比重及人均醫療支出遠低於發達國家,存在提升空間。

通過對比發達國家、中國及OECD平均支出水平可知,我國醫療衛生支出雖然連年上升,但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在醫療衛生支出佔GDP比例方面,我國已從2011年5.0%上升至2016年6.2%,低於OECD平均值9.0%;人均醫療衛生支出方面,我國已從278美元上升至516美元,CAGR為13.2%,但仍僅為OECD平均值的12.9%。中國作為新興市場(Pharmerging)的代表之一,將在未來5年內逐步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消費市場,GDP佔比及人均支出將會進一步提高,醫療產業增長空間巨大。

各國衛生支出佔GDP比例(2016年)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資料來源:OECD Health Statistics 2017

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是行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全國醫療服務量持續增加,老齡化放大醫療支出。據原衛計委每年公佈的《我國衛生與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量持續增加,從2012年的68.9億人次增長到2016年79.3億人次;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突破80億,按我國13.75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就醫5.9次。另外,老齡化也提升醫療衛生需求,醫療衛生支出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年均醫療支出是青壯年(25-44歲)的3倍,到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將達到28%,醫療衛生需求將進一步放大。

不同年齡段醫療衛生支出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國家政策對於醫療健康產業的推動不斷加大。隨著醫療改革不斷推進,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與我國低層次的醫療產品水平與過時的醫療服務及支付體制不斷產生衝突。因此,近年來,不僅多部委緊密協作,聯合出臺各種政策,對醫藥工業、醫藥流通、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各個細分領域進行改革;而且國務院宣佈實行“大部制”改革,合併職能,力圖避免政策在部門推諉之間流於形式。

4月底,港交所正式啟動新上市規則,對生物科技公司及生命科學公司豁免財務資格測試,零收入也可以上市,有多家內地藥企正準備排隊赴港上市。

這一切迅速傳導到醫療健康的一級市場投資,市場變得異常火熱,醫療健康投資迅速躥紅,成為與企業服務、消費行業一起位列前三的投資領域。巨大風口,聞風而動的投資人當然不會錯過。機構的數量隨著醫療企業的發展而增加。2007年,中國僅有12家醫療投資機構,如今已有兩百多家,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開始擁入醫療投資行業,試圖分得幾杯羹。

人們醫療健康需求的提升、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國家政策的推動……這一切都使得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發展前景良好,投資前景廣闊!

政策解讀

定向降準落地

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定向降準政策要點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三次定向降準。第一次是1月25日開始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第三次的降準0.5個百分點將釋放約7000億資金。

此次定向降準,屬於精準資金投放,體現了央行相機抉擇的靈活原則。一方面可以緩解市場中一些傳統行業龍頭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壓力,

改善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恢復企業發展動能;另一方面,減緩了社會槓桿率,減緩了部分市場違約預期,降低了銀行的風險。當然,這個效果需要一定時間傳導,但短期會增加市場信心,尤其對債市有利。

A股市場連續快速調整後超跌反彈意願不斷增強,定向降準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但提振的力度和持續不宜過度樂觀,市場仍處底部構築過程中,市場的中期走勢取決於多方面因素影響。

產業聚焦

傳媒藍皮書發佈,中國傳媒業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清華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6月21日共同發佈《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中國傳媒業未來五年預計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2020年有望突破3萬億元。

“傳媒藍皮書”主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崔保國教授指出:數字經濟正在席捲全球,伴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傳媒產業的結構和分類一次次被顛覆和重構。隨著互聯網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走向深化,傳媒產業已經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中國居民消費的持續增長和文化傳媒消費的穩步提升,帶動傳媒產業持續增長。2017年中國傳媒產業總規模達1.89667萬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6.6%。

傳媒產業發展情況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隨著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普及、5G時代的到來,傳媒競爭將更加激烈,內容付費、粉絲經濟、數據跨境貿易或將成為傳媒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傳媒將向“媒介智能化、傳播大眾化、內容精品化、服務個性化、廣告程序化、產業泛娛化、行業跨界化、市場集中化、運營國際化、監管自律化”的方向發展。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傳媒業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2020年有望突破3萬億元。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總而言之,傳媒產業融合交叉使未來傳媒業的去中心化特徵愈發顯著,互聯網產業,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收入的增長已經完全彌補了傳統媒體的萎縮,進而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向好。

市場動態

MSCI成分股具有一定的抗跌性

6月以來,A股持續下跌,截至27日收盤,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累計下跌9.12%和10.95%,全部A股的平均跌幅達11.67%。同期,MSCI成分股指數累計下跌7.32%,226只成分股平均跌幅為9.8%,抗跌性略優於A股平均水平。

從個股來看,226只成分股表現分化。其中,板塊內共有11只個股6月以來實現正漲幅;41只個股跌幅少於5%;66股跌幅大於5%少於10%;108只個股跌幅超過10%。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北上資金對MSCI成份股影響較大。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5日,北上資金合計持有MSCI成份股市值近6000億元。白馬股成為北上資金的最愛,貴州茅臺、恆瑞醫藥、美的集團持股市值均超過400億元,海康威視、中國平安、格力電器等14股持股市值超過100億元。

從持股佔流通A股比例看,北上資金持有上海機場3.23億股,佔流通A股比例達29.51%位居首位;持有方正證券12.55億股,佔流通股比例達15.25%;持有福耀玻璃3.04億股,佔流通股比15.18%。此外,恆瑞醫藥、宇通客車、大族激光等9股北上資金持股比例均超過10%。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pick的投資領域——醫療健康

雖然“入摩”對A股短期提振效果低於預期,但應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入摩”的積極影響。外資機構投資理念將會潛移默化地對A股市場情緒及風格選擇起到指引性作用,個股的業績基本面會成為A股中長期首先考慮因素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226只成分股中已有43只個股披露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從預告類型來看,7只預增,21只略增,5只續盈,1只扭虧,合計34只個股“預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