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截至6月28日21時,境內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6215附近,境外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6255附近。

這意味著,過去兩週人民幣匯率累計下跌幅度超過了2200個基點。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與此對應的是,6月28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960,跌至2017年12月20日以來的最低值,單日降幅創下2017年1月9日以來的最大值。過去7天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累計跌幅也高達1725點。

然而,令市場驚訝的是,在過去14天內,美元指數卻沒有明顯的大幅上漲,僅僅從94.92上漲至95.17。為何人民幣會出現如此大的急跌?這是否意味著新一輪人民幣單邊下跌潮開始?在中美貿易衝突升級的大陰影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到底何去何從?本期海銀視角將以QA形式做全面分析盤點。

多重因素不支持人民幣匯率單邊大幅下跌

Q:

近期人民幣為何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急跌?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A:

人民幣近期大跌,是多個因素共振造成的。

01

首先,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應該是被動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數強勢上漲所致。儘管過去14天我們發現美元指數漲幅似乎受到限制,但事實上,由於全球貨幣政策分化,主要表現在美聯儲持續鷹派加息,歐洲釋放放緩加息聲音,日本央行明確延續寬鬆貨幣政策,中國央行近期降準,導致美元階段性利差優勢擴大,因此美元儘管沒漲,但市場看漲熱情升溫,給人民幣帶來不小的下跌壓力。

02

其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令中美無風險利差收窄。具體表現在下半年美聯儲還有2次加息,而中國央行還有1-2次降準,因此中美利差可能從當前70個基點降至30個基點,導致資本流出壓力增加與人民幣匯率貶值。

03

第三,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影響,我國貿易順差將持續收窄,資本項下的境外資金流入也可能受到波及,加之貿易衝突令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因此人民幣出現大幅下跌也變得不可避免。

04

第四,這也是海銀視角特別想強調的,就是在今年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速的情況下,4-5月份大量外資投資中國境內債券股市,令人民幣獲得額外上漲動能,因此4-6月美元指數大漲逾6%,人民幣兌美元跌幅卻不到2.5%,如今中美貿易衝突升級與美元強勢上漲令人民幣出現價格迴歸走勢,所以近期跌幅較大,要把3.5個百分點的高估成分補回去。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Q:

中美貿易爭端是否會導致人民幣持續單邊大幅下跌?

A:

中美貿易爭端發酵幾乎已成“定局”,美國計劃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首批340億美元從7月6日起徵,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很快會出臺相應反制措施。

至於中美貿易爭端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可以從兩個維度分析一是信心和資金流動,二是政策導向。

就信心而言,目前由於A股下跌與近期債券違約事件增多,市場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確存在一些擔心,但海銀視角認為這僅僅是短期現象,很快市場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化帶來市場過度反應。

就資本流動而言,如今國內銀行結售匯差額已經逆轉了2015年的淨流出,較為平衡,1-5月累計淨流入117億美元。當然,無可否認的是,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導致出口壓力增加,可能令企業和銀行願多持有美元,資金流入減弱驅動人民幣貶值。

再看政策導向。當出口受到威脅,政策主動引導貨幣貶值,能夠促進出口。因此市場最近出現了一個觀點,人民幣貶值並非壞事,因為這讓中國在貿易爭端處理方面有了更大回旋緩衝的餘地,通過人民幣適度貶值將中美貿易爭端對出口的衝擊降至最低,有助於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穩步增長,最終人民幣會重新企穩反彈。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Q: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是否預示我國經濟基本面走低?

A:

當前兩者並沒有必然相關性。綜合而言,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不差,PMI仍然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消費仍然強勁增長,去槓桿也較有成效,經濟轉型支撐宏觀經濟趨穩增長。

事實上,近期人民幣匯率較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前期表現過於堅挺所致。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籃子貨幣的CFETS指數則持續升值2.67%,突破了94-96的區間,一度觸及98。這意味著人民幣實際匯率出現較快增長,存在一定的調整壓力,當近期信用環境惡化和外部風險驟增時,這種調整壓力在過去兩週得到集中釋放。

Q:

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像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貨幣一樣,出現10%-20%以上的大跌?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A:

這個問題此前海銀視角分析過,阿根廷與土耳其等新興市場貨幣之所以出現逾20%的大跌,除了美元較大幅度升值,還有自身經濟結構性問題,比如外債佔比較高,外匯儲備不足,通脹壓力極高(阿根廷一度在25%以上),錯誤的貨幣政策,經常賬戶赤字持續增加,過度依賴能源農產品出口創收等。

但是,中國絕沒有這些經濟結構性問題。

從經濟基本面看,儘管中國經常賬戶順差逐步縮窄,但橫向比較,中國在新興市場國家中的國際收支狀況仍是比較健康的。

從外債佔比分析,去年底中國外幣外債餘額等值1.1萬億美元,負債率為14%,償債率為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35%,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此外,人民幣資本賬戶未完全開放,是強有力的安全閥。

國際收支均衡、外部脆弱性低、有外匯儲備、有安全閥,在這種情況下,央行對於人民幣匯率有較強的掌控能力,有安全底線。

在這裡,海銀視角還想再強調一下,中國央行干預外匯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手段也很豐富,一是再度引入逆週期因子,二是抽走香港市場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大幅抬高沽空人民幣的融資成本,三是直接動用外匯儲備干預,或許,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措施,包括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外資入場,對沖資本流出壓力等。因此,海銀視角認為無需為人民幣大幅貶值預期增加所擔心,一切其實盡在央行掌握之中。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Q:

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

A: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明顯上升。目前,在岸人民幣的波動性與印度盧比接近,略低於馬來西亞林吉特。

長期看,隨著人民幣市場化程度上升,未來匯率波動率也會繼續上升。隨著雙向波動加大,我們或許會發現人民幣短期內上下波動達到1000-2000個基點的現象還會有所增加。

當然,海銀視角認為,就短期而言,在國內信用緊縮、風險情緒上升、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導致外部風險壓力增大之際,人民幣匯率出現一定幅度貶值並非壞事,肯定比一味“堅挺”,到最後宏觀經濟基本面惡化不支持匯率堅挺,引發全球投機資本大舉沽空要好。

不過,海銀視角相信央行此次不會刻意引導市場出現人民幣大幅貶值的預期。

因此這又會帶來羊群效應,威脅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平穩均衡與金融市場穩定。因此,相關部門更傾向看到在市場因素驅動下人民幣出現短期有序的下跌,以應對出口壓力,而充足的外匯儲備,逆週期因素、資本項下有效管理則隨時待命,一旦人民幣匯率出現異常下跌波動狀況則進行強有力干預,確保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估值區間內上下雙向波動。

具體而言,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會在6.7附近見頂,至於人民幣未來企穩反彈力度有多高,主要取決於美元衝高回落幅度有多大。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最後海銀視角還想再談一下A股市場,其實當前A股市場下跌低迷與人民幣匯率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引發全球股市下跌拖累,以及近期中國去槓桿進程可能衝擊實體經濟的情緒化操作影響。隨著這種情緒化操作趨穩,加之人民幣匯率逐步企穩反彈告別此前單日300-400個基點大跌狀況,A股的低估值、宏觀經濟增速穩定等因素就會凸顯,帶動A股隨之企穩反彈。

過去兩週大跌逾2000個基點,人民幣再現單邊下跌“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