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截至6月28日21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徘徊在6.6215附近,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徘徊在6.6255附近。

这意味着,过去两周人民币汇率累计下跌幅度超过了2200个基点。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与此对应的是,6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5960,跌至2017年12月20日以来的最低值,单日降幅创下2017年1月9日以来的最大值。过去7天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跌幅也高达1725点。

然而,令市场惊讶的是,在过去14天内,美元指数却没有明显的大幅上涨,仅仅从94.92上涨至95.17。为何人民币会出现如此大的急跌?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人民币单边下跌潮开始?在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的大阴影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到底何去何从?本期海银视角将以QA形式做全面分析盘点。

多重因素不支持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下跌

Q:

近期人民币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急跌?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A:

人民币近期大跌,是多个因素共振造成的。

01

首先,近期人民币大幅贬值应该是被动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强势上涨所致。尽管过去14天我们发现美元指数涨幅似乎受到限制,但事实上,由于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主要表现在美联储持续鹰派加息,欧洲释放放缓加息声音,日本央行明确延续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央行近期降准,导致美元阶段性利差优势扩大,因此美元尽管没涨,但市场看涨热情升温,给人民币带来不小的下跌压力。

02

其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令中美无风险利差收窄。具体表现在下半年美联储还有2次加息,而中国央行还有1-2次降准,因此中美利差可能从当前70个基点降至30个基点,导致资本流出压力增加与人民币汇率贬值。

03

第三,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将持续收窄,资本项下的境外资金流入也可能受到波及,加之贸易冲突令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因此人民币出现大幅下跌也变得不可避免。

04

第四,这也是海银视角特别想强调的,就是在今年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速的情况下,4-5月份大量外资投资中国境内债券股市,令人民币获得额外上涨动能,因此4-6月美元指数大涨逾6%,人民币兑美元跌幅却不到2.5%,如今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与美元强势上涨令人民币出现价格回归走势,所以近期跌幅较大,要把3.5个百分点的高估成分补回去。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Q:

中美贸易争端是否会导致人民币持续单边大幅下跌?

A:

中美贸易争端发酵几乎已成“定局”,美国计划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首批340亿美元从7月6日起征,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很快会出台相应反制措施。

至于中美贸易争端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一是信心和资金流动,二是政策导向。

就信心而言,目前由于A股下跌与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增多,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确存在一些担心,但海银视角认为这仅仅是短期现象,很快市场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化带来市场过度反应。

就资本流动而言,如今国内银行结售汇差额已经逆转了2015年的净流出,较为平衡,1-5月累计净流入117亿美元。当然,无可否认的是,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导致出口压力增加,可能令企业和银行愿多持有美元,资金流入减弱驱动人民币贬值。

再看政策导向。当出口受到威胁,政策主动引导货币贬值,能够促进出口。因此市场最近出现了一个观点,人民币贬值并非坏事,因为这让中国在贸易争端处理方面有了更大回旋缓冲的余地,通过人民币适度贬值将中美贸易争端对出口的冲击降至最低,有助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稳步增长,最终人民币会重新企稳反弹。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Q: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是否预示我国经济基本面走低?

A:

当前两者并没有必然相关性。综合而言,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差,PMI仍然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消费仍然强劲增长,去杠杆也较有成效,经济转型支撑宏观经济趋稳增长。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前期表现过于坚挺所致。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篮子货币的CFETS指数则持续升值2.67%,突破了94-96的区间,一度触及98。这意味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较快增长,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当近期信用环境恶化和外部风险骤增时,这种调整压力在过去两周得到集中释放。

Q:

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像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货币一样,出现10%-20%以上的大跌?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A:

这个问题此前海银视角分析过,阿根廷与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货币之所以出现逾20%的大跌,除了美元较大幅度升值,还有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比如外债占比较高,外汇储备不足,通胀压力极高(阿根廷一度在25%以上),错误的货币政策,经常账户赤字持续增加,过度依赖能源农产品出口创收等。

但是,中国绝没有这些经济结构性问题。

从经济基本面看,尽管中国经常账户顺差逐步缩窄,但横向比较,中国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国际收支状况仍是比较健康的。

从外债占比分析,去年底中国外币外债余额等值1.1万亿美元,负债率为14%,偿债率为7%,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35%,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此外,人民币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是强有力的安全阀。

国际收支均衡、外部脆弱性低、有外汇储备、有安全阀,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有安全底线。

在这里,海银视角还想再强调一下,中国央行干预外汇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手段也很丰富,一是再度引入逆周期因子,二是抽走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大幅抬高沽空人民币的融资成本,三是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措施,包括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入场,对冲资本流出压力等。因此,海银视角认为无需为人民币大幅贬值预期增加所担心,一切其实尽在央行掌握之中。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Q:

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A: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明显上升。目前,在岸人民币的波动性与印度卢比接近,略低于马来西亚林吉特。

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程度上升,未来汇率波动率也会继续上升。随着双向波动加大,我们或许会发现人民币短期内上下波动达到1000-2000个基点的现象还会有所增加。

当然,海银视角认为,就短期而言,在国内信用紧缩、风险情绪上升、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导致外部风险压力增大之际,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并非坏事,肯定比一味“坚挺”,到最后宏观经济基本面恶化不支持汇率坚挺,引发全球投机资本大举沽空要好。

不过,海银视角相信央行此次不会刻意引导市场出现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预期。

因此这又会带来羊群效应,威胁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平稳均衡与金融市场稳定。因此,相关部门更倾向看到在市场因素驱动下人民币出现短期有序的下跌,以应对出口压力,而充足的外汇储备,逆周期因素、资本项下有效管理则随时待命,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下跌波动状况则进行强有力干预,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估值区间内上下双向波动。

具体而言,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在6.7附近见顶,至于人民币未来企稳反弹力度有多高,主要取决于美元冲高回落幅度有多大。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最后海银视角还想再谈一下A股市场,其实当前A股市场下跌低迷与人民币汇率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主要是受到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引发全球股市下跌拖累,以及近期中国去杠杆进程可能冲击实体经济的情绪化操作影响。随着这种情绪化操作趋稳,加之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反弹告别此前单日300-400个基点大跌状况,A股的低估值、宏观经济增速稳定等因素就会凸显,带动A股随之企稳反弹。

过去两周大跌逾2000个基点,人民币再现单边下跌“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