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64倍,清華男徐英武的2017投資小結

美股投資者、清華男徐英武曾因在交易門發佈一則徵婚啟事、並執著追求女博士而引發刷屏。2017年最後一天,我們想跟你分享他今年的投資總結及感悟。文末附上交易門對許英武的深度報道。

2017年我的投資收益大概是19%。標普500的收益(含分紅)大概是21%,我小輸標普。從2009年元旦到2017年12月底的9年時間,我的累計收益是64倍左右,年化收益率是59%。 標普500的累計收益(含分紅)是257%,年化收益率是15%。9年下來我大勝標普。

今年收益稍遜標普,原因之一是生活動盪、內心不安;原因之二是科技股(我的主要投資對象)大漲,很多時間我都保留了大量現金。 年末科技股有些下跌,我的股票頭寸又有所增加。

9年64倍,清華男徐英武的2017投資小結

9年64倍,清華男徐英武的2017投資小結

三年半前,我逃離北京,陪孩子到英國念初中,得以親身觀察英國的中學教育。就我的體會,英國對孩子的教育多半是“各安天命”。老師對學生不苛刻,更不會恨鐵不成鋼,特別在公立學校。

孩子們如果覺得數學太難,可以學歷史,歷史太深,可以學唱歌,唱歌走調,可以練體育,體育太累,可以學畫畫。如果什麼都做不好,興趣全無,那只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而已,家長和老師都不著急。

如果孩子真的在某方面有天賦,這麼折騰幾輪,埋沒也很難。

英國這種悉聽尊便的靜氣,大抵來自各階層的一個共識:沒有低三下四的工作,大廚、歌手、園丁、電工、司機、侍者、護士、老師、店員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一份工作,都值得尊重(即便是表面上的)。

英國人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各安天命。就像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對他的戰士們說的:你們的天職乃是生兒育女,給他們溫暖,把他們撫養成人,至於女王的事情,上帝負責。

我在約克經常去一個小山坡散步,幾次遇到這個小山坡的主人。這位70多歲的老伯,紅光滿面,看起來像60歲,經常開著一臺人高馬大的拖拉機。後來我們慢慢認識,偶爾聊聊。他總是笑容滿滿,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恩。他笑眯眯地告訴我,自己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從不覺得無聊。

他家是祖傳的大地主,土地面積和我老家3000人的村子差不多,現在就他和兒子全職下地幹活。很多年前,大部分的財富來自土地,可以想象他們家花團錦簇、烈火油烹的盛況,後來財富創造慢慢轉移到商業、製造、金融等領域,逐漸門前冷落,他也沒有什麼的失落感。

9年64倍,清華男徐英武的2017投資小結

9年64倍,清華男徐英武的2017投資小結

老伯家的莊稼地

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對待教育、生活的態度和英國人大異其趣:他們篤信 “各安天命”,我們奉行“出人頭地”。

我從小就被教育,要刻苦學習,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考上大學還不夠,最好能上211。如果上了清華北大,那更是祖墳上起了青煙。學而優則仕,當官高人一等。尤其是東北和山東一帶,在家長的眼中,正經的工作好像只有公務員。所以一定要在體制內謀得一職,權力越大越好,地位越高越好。大部分人也覺得,如果我運氣好,馬雲算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努力,就可以跨越階層的鴻溝。

“各安天命”、“出人頭地”當然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就我的觀察,中國經濟這些年的蓬勃發展,最大的動力就是我們出人頭地、不甘後人的態度。比如在農村,你修了樓我也要修,你買了車我也要買,至於住不住、開不開,另當別論。這種攀比無疑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我對此說法不以為然:後天的努力可以突破自身的門第限制和天賦秉性,從而出人頭地、跨越階層。

我認為,人類社會天生是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結構。從文明誕生至今,人類之間的等級,有形的已經基本消失,比如服飾宅邸墓葬種姓,僭越是沒人提了,但是無形的等級仍根深蒂固 。超越父母的階層,不管是對底層還是頂層家庭的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頂層家庭的孩子更困難一些。王思聰超越他爸,難度太大。

隨著時代滾滾向前,逆襲——從底層超越——越來越罕見了。逆襲的困難不在於賺更多的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社會的進步總會讓人的整體生活水平提高。真正的困難在於,在一個穩定的社會中,如果實現階層的躍升,需要把上一個階層的某個家庭給踢出去,自己坐到那個位置。 既然向上攀登不易,很多人就變得雞賊,為了守住自己的位置,拼命踩踏下層的孩子(這容易多了)。你看看國內的壟斷行業,石油、電力、菸草,多少相關的崗位,都被業內的子弟把持。

把持一個小圈子,沆瀣一氣,化公權為私權,把賢能之人拒之門外,這種行為讓人不齒,也讓人憤怒,於是我們開始革命。在過去的100年,各種革命把各個階層徹底顛覆,城頭變幻大王旗,一條條英雄好漢,不論出身,如煙花般升起,又如流星般隕落,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階層流動倒是發生了,可惜革命過程中的屠戮、殘暴、血腥和醜惡讓人怵目驚心。

我們吃盡了苦頭,最近40年不再折騰,階層卻固化了,而且固化得比原來還厲害。

英國人不喜歡革命。他們納稅,供養女王。作為一個活人王,女王代表國家,給所有人帶來了穩定和秩序,各個階層在女王的名義下,共同協商、互相妥協、化解衝突,避免了流血廝殺,英國得以維持400年的國內和平。

回望我們過去的100年,上千萬人死於內戰、內鬥、飢餓。我看到國內不少人說,英國人好傻,花錢供養女王,還不如把這些錢分給窮人。我的看法是,當革命的巨斧落到他的腦袋的時候,他才明白誰是真正的傻瓜。

革命無異於飲鴆止渴,不是解決階層固化的辦法,教育才是。

出身給予我們的最大優勢,不是金錢、權力、地位,而是天賦秉性和眼界見識,也就是智商和教育。除了體育等少數的領域,決定一個人最終階層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智商,這也是底層孩子和頂層孩子能公平競爭的唯一領域。

《紐約時報》2016年11月報道,摩根大通銀行為了和中國做生意,招聘了一些國內官員的子女到投行部門工作,這是變相腐敗,為此被美國政府罰款2.64億美元。坊間流傳,那些官員子女良莠不齊,大家一起做項目,他們的同事私下向老闆抱怨,為什麼把一臺複印件安插到項目中,老闆嚴肅地告誡這位同事:你確實在和一臺複印件工作,不得抱怨。

如果你出身底層而天資聰穎,發奮讀書可能是最好的逆襲策略,我周圍跨越父母階層的親戚朋友,幾乎都是“讀書改變命運” 。如果有人向你鼓吹讀書無用論,你趕緊附和他,然後繼續努力讀書,少一些競爭對手沒什麼不好。

底層的孩子憑才華進入頂尖的投行,我覺得他們斷然不會是複印機,比起那些天資平平的官員的孩子,他們的前程一定更遠大。不過如果沒有天分,我並不贊成窮人孩子拼命讀書。美國的實踐表明,貸款給窮人孩子上三流的大學,幾乎就是災難,這些窮人的孩子讀完書,欠了一屁股債,對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沒啥幫助。 資質平平的窮人孩子,想出人頭地,我給他們的建議是,踏實工作,量入為出,娶一個聰明的媳婦(不是漂亮的),然後培養下一代。

我強調要娶一個聰明的媳婦(按:徐英武發在表於交易門的徵婚啟事中的確強調了“聰明”這一點),而不是漂亮的媳婦。這是因為智商大部分是天生的,而且不像外貌,可以後期改造,假期去趟韓國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既然智商由基因決定,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那些期待出人頭地的群眾,一定會改造自己後代的基因,於是“超人寶寶”不久就會出生。

這些孩子極其聰明,外加健康漂亮、富有愛心。他們5年級的語文作業是這樣的:晚上6-7點通讀《紅樓夢》的前40回,從心理學角度,對比賈寶玉和哈姆雷特成長環境對他們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數學作業是這樣的:晚上7-8點手工計算5個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點,思考這些非平凡零點和素數分佈的關係。 代代改造後,大概再過500年,他們就會和我們普通人產生生殖隔離,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不是智人了,而是另外一個叫“超人”的物種。

王小波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寫道他在知青的時候遇到過一隻豬,聰明健壯、風流倜儻、熱愛自由,他很喜歡這隻豬,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和它稱兄道弟。可是在豬的生死緊要關頭,他並沒有和豬兄並肩戰鬥,而是選擇了退卻,理由是“它畢竟是豬啊”。

我不知道將來這些才智出眾、英勇頑強的超人,在我們遇到災難的時候,會不會挺身而出。說實話,我對此頗為悲觀。最近北京驅趕了一些低收入人群,期間部分人表現出的冷漠,讓人覺得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如果同類之間都沒有憐憫之心,我們對異類又能期待什麼呢?“他們畢竟是智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