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資金布局 A股普漲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上證指數、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昨日漲幅分別達到1.99%、2.19%和3.07%。其中,大金融止跌反彈,芯片、互聯網等新經濟主題活躍。這種局面在2015年6月以來的A股市場上並不多見。因此,有部分市場人士表示,經過前期的連續調整之後,A股階段性底部區間或已經出現。

根據安排,6月1日,A股將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吸引國際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預計將為A股帶來超千億元增量資金。其中,大金融、大消費和高端製造等三大領域有望直接受益。

此外,大多數機構人士認為,高層會議激發了投資者熱情,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同時,也有分析師認為,大盤指數經過連續調整之後,目前估值明顯回落,雖然權重股止跌企穩,A股大盤階段性底部或已經出現。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日高層會議內容改善市場了情緒。而且從估值上看,目前A股整體估值已經回到2016年年初市場最低的水平,多數中小市值個股的估值比兩年前還要低。因此,當前市場不必過於悲觀,A股整體估值處於底部,進一步下跌空間不大。也有分析認為,從目前情況看,上證指數3000附近有可能是階段性底部區域。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A股來說,是歷史性利好。從境外市場表現來看,應該會有一波行情,而且很多資金都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經過前期的下跌,3000點到3100點就是比較好的佈局點位。”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廣發證券分析師戴康也預計,預計納入MSCI在短期內會給A股帶來約1000億元的流入資金。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預計,未來5~10年海外資金每年流入A股市場的規模可能在2000億~4000億元。

提醒

MSCI此前表示,倘若在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巧合的是,中國證監會宣佈,自2018年5月1日起,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

市場機會

大金融、大消費及高端製造或將受益

雖然A股尚未被納入MSCI,但各路資金已經提前佈局。其中,在近期市場調整中,滬深港通機制下北上資金猛增。同時,針對MSCI成立的新基金也紛紛出現。根據記者瞭解,目前A股在全球範圍內的估值並不高,對國際投資者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別是大金融、大消費以及高端製造有望最為受益。

“A股被納入MSCI指數,首先受益的是大盤股,比如上證50、中證100等成分股。”上述這位私募人士表示。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根據MSCI中國納入指數的最新成分,可能被納入的A 股超過200只,這些個股與上證50、中證100以及滬深300指數成分的重合度較高。其中,銀行、保險和券商等大金融以及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板塊權重較高。另外,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天軍工等高端製造也有望成為境外資金看好的對象。

在大金融領域,銀行市值最高。不過,根據滬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資金對比,大多數外圍資金比較喜歡股份制銀行,如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以及興業銀行等。反而對工行、建行、中行等大型銀行的興趣並不大。保險方面,雖然佔比相對較小,但中國平安無疑是首選。而在券商股中,具有國際化潛質的容易受到關注,如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以及廣發證券等。

在大消費領域,食品飲料佔比最高,如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海天味業等。生物醫藥所佔的比例也不小,如雲南白藥、恆瑞醫藥等。其次,優質家電股也是境外資金的喜愛,如美的集團、老闆電器等。

而在高端製造領域,則包含了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企業。如科大訊飛、海康威視、航發動力、中航飛機等。

港交所IPO新規於4月30日實施

同股不同權啟航 不盈利也可上市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24日,港交所發佈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第二輪諮詢結果,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IPO新規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而新規將在4月30日生效。這也意味著,醞釀多年的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即將落地。

港交所週二正式公佈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總結中稱,新上市規則將於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納相關上市申請。因此,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公司以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產業企業便可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了。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交易所希望到今年6月、7月看到第一宗新規下的IPO。

市場最為關注的是同股不同權。港交所規定,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相關擬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預期市值不得少於400億港元,如果預期市值低於400億港元,申請人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必須錄得10億港元的收益。

所謂的同股不同權,是同樣的股票份額,但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在發達國家市場也叫二元制、雙重股權結構以及AB股結構,比如在股權結構中,公司股票分高、低兩種投票權,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而低投票權1股只有1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稱為A類股。在港股市場,AB股制度也存在過一段時間,該制度1970年在港交所興起,1989年港交所取消了B股上市,目前太古是香港市場上唯一一隻擁有AB股的企業。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債基理財

連續兩季理財債基增近4200億元

A股市場觀望與謹慎情緒濃重,投資偏向穩健的趨勢越發明顯。統計顯示,理財債基的規模半年增幅達到了近180%,增加了近4200億元。如4月13日~19日當週,可統計的產品中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印證了市場的判斷。

景順長城中小板創業板精選基金經理李孟海稱,截至2018年4月16日,旗下基金今年以來收穫8.36%的淨值回報,這是因為中小板、創業板估值已經具備了吸引力。

看不清方向的投資者則重新重視債券投資的價值。據天相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理財債基的規模均在2000億元左右,但去年四季度從2338億元增加到了3783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更猛,從3783億元激增到了6525億元。連續兩個季度的激增讓理財債基的規模半年增幅達到了近180%,增加了近4200億元,是同期餘額寶增幅的3倍多。

據報道,如嘉實理財寶7天,在2017年三季度末只有1.67億元,到了2018年一季度末達到了178.82億元,短短半年增加整整106倍。從2018年一季度末單隻基金規模來看,多達25只理財債基的規模超過100億元。

據眾祿研究中心統計,上一週可統計的產品中,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為0.28%;其次是保本型基金,收益率為0.02%;股票被動型基金收益率最低,為-1.47%。

中國船舶被披星戴帽一字跌停

曾經的A股最貴股票,中國船舶因為業績連年虧損被披星戴帽,昨日無量一字跌停。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4月21日,中國船舶發佈公告稱,2017年,該公司營收166.91億元,為年計劃的102%,算是超額完成任務。其中:船舶造修業務營業收入116.96億元;動力裝備業務營業收入42.72億元;機電設備業務營業收入7.53億元;海洋工程業務營業收入2.43億元。

由於海工市場低迷、船舶價格仍處低位,中國船舶對手持海工和船舶訂單計提了大額減值損失,以及報告期內美元較大幅度貶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等原因,2017年公司利潤總額虧損24.8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虧損23.00億元。加上2016年的26.04億元的虧損。在年報披露後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冠以“*ST”的標誌。

中國船舶已連續兩年宣佈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2017年年初,中國船舶曾宣佈超過37億元的2016年計大額資產減值準備,而在今年1月26日,中國船舶宣佈將計提2017年共25.74億元的鉅額資產減值準備。

尷尬的是,中國船舶曾經股價也曾受到資金追捧,一舉成為市場第一高價股。中國船舶2007年8月由滬東重機更名而來。2007年10月11日,中國船舶歷史性地突破300元/股,成為當時兩市唯一的300元股。

多路資金佈局 A股普漲

不過,2008年後,中國船舶業績一路下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從當年41.60億元,下滑到2011年的22.52億元。到2012年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當年淨利潤只有0.27億元,此後淨利潤再也沒有超過6200萬元。2016年和2017年甚至出現鉅虧。

面對鉅虧以及被ST,中國船舶表示,未來將繼續確保交船任務順利完成、千方百計接訂單,開展豪華郵輪建造準備,向高端產品領域轉型,同時調整產品結構、推進動力機電等業務升級轉型。

富俊金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