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昨日涨幅分别达到1.99%、2.19%和3.07%。其中,大金融止跌反弹,芯片、互联网等新经济主题活跃。这种局面在2015年6月以来的A股市场上并不多见。因此,有部分市场人士表示,经过前期的连续调整之后,A股阶段性底部区间或已经出现。

根据安排,6月1日,A股将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吸引国际长期资金进入A股市场,预计将为A股带来超千亿元增量资金。其中,大金融、大消费和高端制造等三大领域有望直接受益。

此外,大多数机构人士认为,高层会议激发了投资者热情,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分析师认为,大盘指数经过连续调整之后,目前估值明显回落,虽然权重股止跌企稳,A股大盘阶段性底部或已经出现。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近日高层会议内容改善市场了情绪。而且从估值上看,目前A股整体估值已经回到2016年年初市场最低的水平,多数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比两年前还要低。因此,当前市场不必过于悲观,A股整体估值处于底部,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也有分析认为,从目前情况看,上证指数3000附近有可能是阶段性底部区域。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A股来说,是历史性利好。从境外市场表现来看,应该会有一波行情,而且很多资金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经过前期的下跌,3000点到3100点就是比较好的布局点位。”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也预计,预计纳入MSCI在短期内会给A股带来约1000亿元的流入资金。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预计,未来5~10年海外资金每年流入A股市场的规模可能在2000亿~4000亿元。

提醒

MSCI此前表示,倘若在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巧合的是,中国证监会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

市场机会

大金融、大消费及高端制造或将受益

虽然A股尚未被纳入MSCI,但各路资金已经提前布局。其中,在近期市场调整中,沪深港通机制下北上资金猛增。同时,针对MSCI成立的新基金也纷纷出现。根据记者了解,目前A股在全球范围内的估值并不高,对国际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大金融、大消费以及高端制造有望最为受益。

“A股被纳入MSCI指数,首先受益的是大盘股,比如上证50、中证100等成分股。”上述这位私募人士表示。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根据MSCI中国纳入指数的最新成分,可能被纳入的A 股超过200只,这些个股与上证50、中证100以及沪深300指数成分的重合度较高。其中,银行、保险和券商等大金融以及食品饮料、医药等大消费板块权重较高。另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天军工等高端制造也有望成为境外资金看好的对象。

在大金融领域,银行市值最高。不过,根据沪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资金对比,大多数外围资金比较喜欢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以及兴业银行等。反而对工行、建行、中行等大型银行的兴趣并不大。保险方面,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中国平安无疑是首选。而在券商股中,具有国际化潜质的容易受到关注,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以及广发证券等。

在大消费领域,食品饮料占比最高,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天味业等。生物医药所占的比例也不小,如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等。其次,优质家电股也是境外资金的喜爱,如美的集团、老板电器等。

而在高端制造领域,则包含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企业。如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航发动力、中航飞机等。

港交所IPO新规于4月30日实施

同股不同权启航 不盈利也可上市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24日,港交所发布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第二轮咨询结果,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IPO新规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而新规将在4月30日生效。这也意味着,酝酿多年的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即将落地。

港交所周二正式公布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中称,新上市规则将于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纳相关上市申请。因此,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以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便可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了。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表示,香港交易所希望到今年6月、7月看到第一宗新规下的IPO。

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同股不同权。港交所规定,欲采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时,相关拟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预期市值不得少于400亿港元,如果预期市值低于400亿港元,申请人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必须录得10亿港元的收益。

所谓的同股不同权,是同样的股票份额,但拥有不一样的表决权,在发达国家市场也叫二元制、双重股权结构以及AB股结构,比如在股权结构中,公司股票分高、低两种投票权,高投票权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权,称为B类股,而低投票权1股只有1票甚至没有投票权,称为A类股。在港股市场,AB股制度也存在过一段时间,该制度1970年在港交所兴起,1989年港交所取消了B股上市,目前太古是香港市场上唯一一只拥有AB股的企业。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债基理财

连续两季理财债基增近4200亿元

A股市场观望与谨慎情绪浓重,投资偏向稳健的趋势越发明显。统计显示,理财债基的规模半年增幅达到了近180%,增加了近4200亿元。如4月13日~19日当周,可统计的产品中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印证了市场的判断。

景顺长城中小板创业板精选基金经理李孟海称,截至2018年4月16日,旗下基金今年以来收获8.36%的净值回报,这是因为中小板、创业板估值已经具备了吸引力。

看不清方向的投资者则重新重视债券投资的价值。据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理财债基的规模均在2000亿元左右,但去年四季度从2338亿元增加到了3783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更猛,从3783亿元激增到了652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的激增让理财债基的规模半年增幅达到了近180%,增加了近4200亿元,是同期余额宝增幅的3倍多。

据报道,如嘉实理财宝7天,在2017年三季度末只有1.67亿元,到了2018年一季度末达到了178.82亿元,短短半年增加整整106倍。从2018年一季度末单只基金规模来看,多达25只理财债基的规模超过100亿元。

据众禄研究中心统计,上一周可统计的产品中,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为0.28%;其次是保本型基金,收益率为0.02%;股票被动型基金收益率最低,为-1.47%。

中国船舶被披星戴帽一字跌停

曾经的A股最贵股票,中国船舶因为业绩连年亏损被披星戴帽,昨日无量一字跌停。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4月21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2017年,该公司营收166.91亿元,为年计划的102%,算是超额完成任务。其中:船舶造修业务营业收入116.96亿元;动力装备业务营业收入42.72亿元;机电设备业务营业收入7.53亿元;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2.43亿元。

由于海工市场低迷、船舶价格仍处低位,中国船舶对手持海工和船舶订单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以及报告期内美元较大幅度贬值导致汇兑损失增加等原因,2017年公司利润总额亏损24.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3.00亿元。加上2016年的26.04亿元的亏损。在年报披露后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冠以“*ST”的标志。

中国船舶已连续两年宣布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2017年年初,中国船舶曾宣布超过37亿元的2016年计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而在今年1月26日,中国船舶宣布将计提2017年共25.74亿元的巨额资产减值准备。

尴尬的是,中国船舶曾经股价也曾受到资金追捧,一举成为市场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2007年8月由沪东重机更名而来。2007年10月11日,中国船舶历史性地突破300元/股,成为当时两市唯一的300元股。

多路资金布局 A股普涨

不过,2008年后,中国船舶业绩一路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从当年41.60亿元,下滑到2011年的22.52亿元。到2012年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当年净利润只有0.27亿元,此后净利润再也没有超过6200万元。2016年和2017年甚至出现巨亏。

面对巨亏以及被ST,中国船舶表示,未来将继续确保交船任务顺利完成、千方百计接订单,开展豪华邮轮建造准备,向高端产品领域转型,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推进动力机电等业务升级转型。

富俊金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