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新潮》同时段推出,1919年成为了北大的“杂志年”

两种内容丰富、校印精审的大型学生杂志集中在1919年1月初推出,仍然让1月6日返校开学的北京大学师生眼前为之一亮。再加上1月底又冒出一个《国故》月刊,这下子北大热闹了,1919年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杂志年”。

不同的思潮在北京大学学生中交流、激荡、撞击,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派别,学生自己创建的刊物和它们背后的社团,正是“张皇其学说”的手段。《新潮》、《国民》和《国故》分别代表三种影响较大的思想取向,如冯友兰所说:

学生们还办了三个大型刊物,代表左、中、右三派。左派的刊物叫《新潮》,中派的刊物叫《国民》,右派的刊物叫《国故》。这些刊物都是学生自己写稿、自己编辑、自己筹款印刷、自己发行,面向全国,影响全国。[1]

这种“左、中、右”的绝对划分不太妥当,但大致反映出三份刊物不同的倾向,同时他也提到了这些刊物由学生独立运作的特征,以及对全国的影响。[2]

《国民》被认为是学生救国会的机关刊物。学生救国会是一个全国性学生组织。但是它的负责人中如许德珩、易克嶷、高尚德等人都在北大。1918年5月,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为了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镇压,中国学生决定罢课,两个星期后,因为罢课没有效力,于是决定全体回国。当时回国的留学生达1000多人,他们派李达、王鹤鸣等代表与北大等校的学生取得联络,于1918年5月21日发起京津地区的大专学校2000多人向总统府请愿。这次请愿“十分温和”,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回应。但请愿的结果是一部分激进的学生不满于“北京学生死气沉沉”,决定成立一个团体,出版一种刊物。团体是“学生救国会”(最初叫“学生爱国会”),刊物是《国民》杂志。

《国民》、《新潮》同时段推出,1919年成为了北大的“杂志年”

《国民》杂志社的筹备工作早在1918年暑假许德珩和易克嶷作为学生救国会代表南下联络时就开始了。学生救国会要出版一个刊物的想法甚至得到了孙中山的赞许。[3]这说明《国民》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生刊物,和外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国民杂志社本来订于1918年10月13日举行成立大会,但因为借用的北大法科礼堂“有特别事故发生”,成立大会延期到10月20日在欧美同学会举行。

国民杂志社的成立启事发表在12月19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启事声明该社同人“感于世界潮流变迁之剧,国民智识不足以资为因应”,故而要“本研究之所得贡献国民”。其“四大主旨”是:(一)增进国民人格;(二)灌输国民常识;(三)研究学术;(四)提倡国货。这些主旨的意图是要打通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使学生平日所学可以为社会服务,可以看做是以学生身份参与国民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一种尝试。

《国民》杂志社的社员前后共189人,分为评议部和干事部两部分,干事部又分总务股、编辑股、调查股、会计股,每股设主任一名,干事若干名,评议部设议长一名,并设特别编辑员和京外经理员若干。[4]五四运动以后,杂志社对机构进行了简化,只分经理部和编辑部,“经理部设主任干事一人,综理本社对内对外一切事项,设干事五人,分管印刷、发行、文书、庶务、会计诸事务”;“编辑部设编辑员五人,主持编纂杂志及其他重要文字事务,编辑主任由编辑员轮流担任”。入社条件是“凡学界青年赞成本社宗旨者,经本社社员五人以上之介绍,得为本社社员”。

新潮社的成立也是在1918年秋季,10月13日、19日开了两次预备会,选定职员,四处征集稿件,11月19日正式成立。12月3日,“新潮社”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大学日刊》上。“成立启事”宣称:这是一个“同人集合同趣”组成的社团,主旨是“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司”,这正是这些发起者日常谈天的主要内容,看来他们是要把“群言堂”和“饱无堂”扩大到全校和社会上去。

《国民》、《新潮》同时段推出,1919年成为了北大的“杂志年”

新潮社成员合影

新潮社分编辑部和干事部,编辑部设主任编辑一人,编辑一人,书记一人,干事部设主任干事一人,干事一人,书记一人。新潮社初创时有社员21人,[5]进入门槛相当高:“本校同学投稿三次经本志登载者,得由本社约为社员”;“非本校同学投稿三次经本志登载者,有社员二人以上之介绍,得由本社约为社员”。而且,“凡社员一年以内不投稿,而对于社务又毫无贡献者,一律默认为自请退社”,由此清退的社员有成平、黄建中、刘敌三人。[6]不过入社规定后来有所放宽,只要接受新思潮又有社员介绍的同学,都可以入社。[7]后来新吸收的社员约40人。

好象是约好了似的,《国民》杂志声明一卷一号将在1919年1月10日出版,《新潮》则定于1919年1月1日出版第一期杂志。虽然因为印刷问题,日期略有愆误,但此前北京大学还未出现过“学生之自动刊物”,两种内容丰富、校印精审的大型学生杂志集中在1919年1月初推出,仍然让1月6日返校开学的北京大学师生眼前为之一亮。再加上1月底又冒出一个《国故》月刊,这下子北大热闹了,1919年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杂志年”。

1月28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登载了《国故月刊社成立会纪事》,称“国故月刊社于二十六号(星期日)下午一时在刘申叔先生宅内开成立大会。教员到者六人,同学数十人。”不知道是经费还是稿件问题,这份杂志的创刊号推到3月20日才出版,但推出之前,因为《公言报》关于北京大学思潮的评述和林琴南、蔡元培的笔战闹得满城风雨,这份以“发扬国故”为号召的北大唯一的旧派杂志已经名闻校内外。

《国民》、《新潮》同时段推出,1919年成为了北大的“杂志年”

林琴南

据《国故》月刊第一期介绍,该社的宗旨是“慨然于国学沦夷,欲发起学报,以图挽救”,创办的提议起自国文系的学生俞士镇、薛祥绥、杨湜生、张煊,是他们“首谒教员,次向校长陈述”,才得以成立《国故》月刊社。[8]这份月刊的总编辑为刘师培、黄侃,教员编辑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列名的是陈汉章、朱希祖、马叙伦、屠孝寔、梁漱溟、康宝忠、陈钟凡,并声明“尚拟请编辑数人,俟得同意后再布”,等到3月20日《国故》第一期出版,“特别编辑”中去掉了朱希祖、梁漱溟,增补了吴梅、黄节、林损。学生编辑则《北京大学日刊》列张煊、薛祥绥、俞士镇等九人,《国故》出版后增补了胡文豹一人。

《国故》月刊几乎集中了北京大学当时所有研究“国学”的人物,背后据说还有屠敬山、张相文等北京大学附属的“国史编纂处”的耆老支持,虽然这些总编辑和特别编辑,可能真的只是“被拉来写文章的作者和作虎皮的大旗”,[9]但止此一端,已经可以看出这些拥护国学的学生,活动能力和号召力都不弱,未必亚于以“新学”、“救国”为号召的《新潮》和《国民》诸君。

《国故》月刊社的成员相对稳定,组织也较简单,除了总编辑、特别编辑及十名学生编辑外,另设总务主任一人,总务四人,庶务四人,文牍四人。

通观三家杂志社的组成,《国民》杂志社成员较杂,组织架构也多有模仿学生救国会之处,其实一家杂志社没必要那么多股和干事,实在没什么必要,成立评议会更是对编辑和经营无所补益,所以五四运动后有所调整简化。新潮社侧重于思想文化批评,要求社员都有定期定量的“撰述”,创建时成员都是学生,是最纯色的学生社团。[10]《国故》月刊社更像一个趣味性组织,成员相对固定,而且不少主要人物如张煊、孟寿椿、陈钟凡同时也参加了国民杂志社。

《国民》、《新潮》同时段推出,1919年成为了北大的“杂志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