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國人爲何毆殺傳教士?官府檔案里留下了密訪記錄

那些中國人為何毆殺傳教士?官府檔案裡留下了密訪記錄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那些毆殺傳教士的中國人的故事。

敘事起點,倒非1906年——固然,那年的命案,影響著實不小。從1862,即同治元年開始說起,或者會更合適。

那一年春天,法國天主教士羅安當,成為南昌的輿論焦點。他把筷子巷民房變為教會財產,改作育嬰公所,收容了五歲至十二歲的女孩十三口。南昌民眾懷疑他們「拐騙男女幼孩,取其精髓,造作藥丸」。民情怨沸,人心浮動之際,《湖南合省檄》傳入南昌,其中痛詆教會不敬祖宗,不分男女,甚至有對男孩採生折割情事。

正在省城應考的秀才們,連夜翻印檄文,遍貼內外通衢。併發布揭帖,約期四月十六齊聚教堂「與外國人理論」。

四月十五日晚,就有不少生童、百姓擁至筷子巷教堂,漸至數萬群眾,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似火山爆發,當即拆毀筷子巷教堂兩所,育嬰堂一所,同時拆毀素習洋教的商店,連同教民的數十間房屋也遭破壞。

那些中國人為何毆殺傳教士?官府檔案裡留下了密訪記錄

江西教區——南昌聖母無原罪堂

教案發生後,江西巡撫沈葆楨派官員到民間密訪。文字稿留存如下:

問:你們紛紛議論,都說要與法國傳教士拼命,何故?

答雲:他要奪我們本地公建的育嬰堂,又要我們賠他許多銀子,且叫從教的來佔我們鋪面田地。又說有兵船來挾制我們。我們讓他一步,他總是進一步,以後總不能安生,如何不與他拼命?

問:我等從上海來,彼處天主堂甚多,都說是勸人為善。譬如育嬰一節,豈不是好事?

答雲:我本地育嬰,都是把人家才養出孩子抱來乳哺。他堂內都買的是寸幾歲男女,你們想是育嬰耶?還是藉此採生折割耶?……

問:你們地方官同紳士主意如何?

答雲:官府紳士,總是依他。做官的止圖一日無事,騙一日俸薪,到了緊急時候,他就走了,幾時顧百姓的身家性命!紳士也與官差不多,他有家當的也會搬去。受罪的都是百姓,與他何干!我們如今都不要他管,我們止做我們的事。

問:譬如真有兵船來,難道你們真與他打仗麼?

答雲:目下受從教的欺凌也是死,將來他從教的黨羽多了,奪了城池也是死……他不過是炮火利害,我們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幾個人!只要打不完的十個人殺他一個人,也都夠了。

問:你們各位貴姓?

答:我們看你是老實人,與你閒談。連日官府都在各處訪查,你是外省的口音,我們的姓名,不能對你說的。

那些中國人為何毆殺傳教士?官府檔案裡留下了密訪記錄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說起清末傳教士,相信大家都對此都不陌生,內心也有一個大致輪廓。在我的私人印象中,來華傳教士,與現代化事業這幾個關鍵詞總是掛鉤的。雖然清楚,傳教士浪潮中,總有動機不純者,但相比那些傳播謠言,打砸搶殺的「暴民」,我在情感上,顯然是更偏向這些看上去更易溝通的洋人。

然而此刻,這樣一份原始材料出現在我面前。想象著這麼多辛苦輾轉的普通人,在大形勢的逼迫下 ,只得「拼著死」,以圖自衛,也只能相對無言。

回到晚清,此時再看1904年至1906年的棠浦教案。法教士王安之一行人強暴民女,干預司法,殺害江召棠——一個頗受愛戴的「清官」……這些都是事件背景。

江召棠被刺殺的當晚,學工商相約罷學、罷工、罷市,學堂連夜印發傳單,商量第二天在百花洲討回公道的對策。

第二天清晨,南昌市民幾乎傾巷而出,四萬多人把各大教堂圍得水洩不通。江西巡撫胡廷幹派出所有衛兵分往各教堂保護,同時勸導群眾保持冷靜——顯然是無法奏效的。質詢王安之的過程中,王安之開槍傷人,瞬被群眾毆斃。教堂也被燒燬一盡。

而這一教案最終的收尾是:

1.斬首10人,判刑27人;

2.賠教堂銀20萬兩,教士卹金5萬兩,修建醫院銀10萬兩;

3.承認江召棠為自刎(謊)

4.被難法教士建牌坊籍示紀念;

5.禁止民眾仇洋反教

毆殺傳教士的中國人,固然不會被歷史誇讚。但在讀史過程中,體味他們的處境與掙扎,恐怕並非毫無意義。

那些中國人為何毆殺傳教士?官府檔案裡留下了密訪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