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语文绊脚石?十年语文教师教你“2招制敌”少走弯路!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也是古代中国人交流主要的语言形式,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19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出现,文言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进入新中国之后,特别是教育事业兴盛繁荣的今天国家和政策大力发扬文化民粹,文言文自然而然的重新走入了我们的视线,也走进了无数中小学生的课堂!

有不少学生疑惑:“文言文”都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苦嚼这些生涩难懂内容呢?

同学不知道的是,文言文作为汉语的“先祖”,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更是现代中文的考证!

虽说文言文博大精深,但是其意义难懂、不宜普及,很多孩子都觉得文言文学习起来很吃力。我的一个小侄女就说文言文是她的克星,每次语文考试总是要在文言文上

栽一大跟头。

学生们到底要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文言文才不会觉得难呢?

据自己的一位好友,北京四中骨干教师,具有十年以上语文教学经验的他,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文言文是语文绊脚石?十年语文教师教你“2招制敌”少走弯路!

现在,我把它分享给大家。希望志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孩子能从中得到启发,爱孩子的家长们赶快为孩子收藏吧。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以上就是语文特级教师在交流会上分享给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说到底,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除了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总结方法,毕竟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