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文綜三科的考試,客觀題與主觀題各自佔據了半壁江山。想要把文綜考好,每科的兩個大塊都不能落下。題主說,選擇題經常全對,就是大題做的有點糟糕,說明自己本身的文綜素養挺過硬的,就是在主觀題的應對方面有點欠缺。星火也曾是一名文科生,作為過來人的我,在如何應對文綜大題方面有些經驗,所以在大題方面有同樣困惑的小夥伴不妨跟著星火一起,看看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把文綜大題做好。

一、應對主觀題的基本修養

做文綜的主觀題,不可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亂撞,我們首先需要養成一個正確的解題習慣。這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許多本該到手的分值也就偷偷溜走了。那麼如何才是應對大題的正確姿勢呢?

  1. 讀問題,明確題目要求;

  2. 根據問題閱讀材料,在材料裡找尋與問題相關的所有線索,要求全面、準確;

  3. 根據分值,判斷答案需要寫幾點,組織答案,分點作答。如有疑惑可以多寫幾點,寧多毋缺;

  4. 注意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這是我們面對大題,應有的態度和要求。不過僅僅靠這些,是不夠的。下面星火具體到學科,談一談我們應對主觀題的方法:

歷史: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其實文綜三科中,歷史的主觀題涉及的技巧方法最少,因為它考察的能力最單純:平時功夫下到了沒,該記的記住了沒。選擇題全對,證明題主的基礎知識挺紮實。所以在組織答案的時候注意貼合材料,全面即可。不過,為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大家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注意對相似的知識進行比較,鞏固掌握。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地理: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地理的主觀題,多會與基礎知識相結合,通過材料、地圖對我們進行考察。所以想把地理的大題答好,平時的積累必須得過硬。地圖什麼的就不說了,重要的地區的形狀,位置、地形、氣候等一定要爛熟於心。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平時的學習中多多積累答題模板。其實題目做多了你就會發現,其實有的答案,是萬能的,比如:

影響降水的因素:

  • 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 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 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 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 洋流: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 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 .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河流的水文特徵:

  • 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 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 結冰期:有無、長短;

  • 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 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政治: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政治的大題,主要考察我們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材料,聯繫課本知識,闡明觀點。既需要我們對知識進行有效記憶,還得運用恰當。所以,星火認為政治的大題其實是最難的。不過也不需要太悲觀,一切問題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應對方法,就都不算問題了。小夥伴在平時練習的時候,要對這方面多加註意。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政治的大題,一定需要對對號入座。一個材料,可以對應很多知識點,但我們一定要選擇符合題目要求的範圍來進行作答。經濟、政治、文化不太明顯,但在哲學這一塊,範圍特別重要:世界觀、方法論、唯物辯證主義、辯證唯物法等等,讓人頭大。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理清楚思路,不可混亂。

文綜選擇題經常全對,但是大題做的很糟怎麼辦?

提高途徑:

星火當時學習的時候,在大題作答方面也曾遇到困惑。不過在機緣巧合之下,我找到了一個特省事的方法:抄作業。周圍的同桌夥伴,總有人大題做的好的,把他們的作業借過來,上面的答案其實就是他們應對材料的思路,認真的思考分析他們的答案從何而來,並積極總結自己的答案,過不了多久,我們應對大題的能力就提起來了。

這些,是星火在文綜大題提升方面的一些經驗。有需要的小夥伴一定記得試試,會有所幫助的。最後,等你們的好消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