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這些醒世名言,句句深刻透徹,學會了,做到了,受益一生!

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怪小人之顛倒豪傑,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淡泊之守,須從秘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壇境上勘過。

淡泊之士,必為秘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衣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過高,當原其可從。

不近人情嗎,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遇沉沉不語之士,切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徒,應須防口。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心機。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古人的這些醒世名言,句句深刻透徹,學會了,做到了,受益一生!

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慾之心自淡。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記再加一搦。

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厭名利之淡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謙退是保身第一祛,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輕與必濫取,易信必易疑。

古人的這些醒世名言,句句深刻透徹,學會了,做到了,受益一生!

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貪絲毫之利,便陷於小人。

智者不與命鬥,不與法鬥,不與理鬥,不與勢鬥。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傑。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世人破綻處,多從周旋處見;指摘處,多從愛護處見;艱難處,多從貪戀處見。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

看中人,在大處不走作;看豪傑,在小處不滲漏。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