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昨天出梅 告別「水深」迎「火熱」

無錫昨天出梅 告別“水深”迎“火熱”

進入7月以來,無錫的天氣總是大同小異的多雲+雷陣雨的“複製粘貼”模式,總結起來就是“朝朝暮暮”:白天總是陽光滿滿,到了日暮則有分散陣雨、雷雨出沒。隨著副熱帶高壓再度“王者歸來”,並將無錫納入其勢力範圍,無錫昨天正式出梅,意味著潮溼悶熱的梅雨季終於畫上句號。不過,送走了“梅姑娘”,晴熱的高溫天也要來了,一年一度的盛夏季隨之開啟。

“非典型”梅雨降水量不足常年八成

昨天一大早,藍天白雲擺陣鋪開,陽光炙熱登場,樹上的知了也叫個不停,前些日子的悶熱感似乎少了一些。原來,副熱帶高壓這個“暖胖子”西伸北抬,將雨帶推向了淮北以北,我們無錫正式出梅了。根據市氣象臺統計,無錫歷年平均入梅時間為6月16日,出梅日是7月11日,梅雨期常年天數為25.6天,最長的是1982年,梅雨期長達44天,最短的出現在2005年,僅有2天。常年平均雨量250毫米,雨量大時可能多達七八百毫米,少的可能僅有十幾毫米。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梅雨季屬於“非典型性”。首先是入梅時間,今年無錫6月22日入梅,入梅略偏遲、出梅略早,梅雨期長17天,較常年偏短8天。從降水量來看,今年無錫、江陰、宜興的梅雨量分別為192.4毫米、116.6毫米和188.9毫米,雨量偏少,分別為常年梅雨量的80%、50%和70%,雨日分別為12天、10天和14天。

雨的花樣也是百出,有時雨電齊發,有時雷聲大雨點小,有時又東邊日出西邊雨,總的來說,都是雷陣雨,卻又下出了不同風格。入梅初期,“梅”力不足,一直到月6底都是小雨為主。入梅中期,“梅姑娘”開始露出猙獰暴力的一面,局地性和極端性比較強。從7月1日至7月5日,局地性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幾乎每天一“局”,而且一言不合就暴雨,尤其是7月4日當天,無錫就下了93.6毫米的降水,為整個梅雨季貢獻了近一半的降水量。梅雨後期,江陰和宜興得以喘口氣,梅姑娘“主攻”宜興,又變為午後分散性雷陣雨天氣,梅雨分佈不均。其中自動站最大梅雨量出現在宜興竹海公園,達到了339.7毫米。

出梅了,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天氣還是這麼悶熱?從實時監測數據來看,錫城的相對溼度已經明顯下降。昨天上午9點,錫城的空氣相對溼度只有70%,相比黃梅天的90%以上已經明顯降下來了。氣溫方面,昨天上午9點,錫城的實時氣溫已經站上了30.7℃,相比前一天升高4.4℃,大家主觀上感受到的悶熱是烈日帶來的熱度,接下來體感還會從“蒸煮模式”逐步轉變為乾熱的“燒烤模式”。從氣象意義上說,判斷是否出梅,需要參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日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降水等情況,通常梅雨期間梅雨鋒系及主要雨帶明顯移出長江中下游地區,該區域5天內的雨日在2天以下,區內各站最高氣溫明顯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風風速也顯著加大,則定為出梅。隨著副熱帶高壓加強西伸,無錫已經完全受副熱帶高壓掌控,天氣形勢符合出梅的各項條件。

出梅了,也有人不願接受:“梅姑娘”走了,就是“高溫君”的天下,那種出門2分鐘流汗半小時的日子才真正難熬。還有人評價,僅從氣溫、降水角度講,2018年的梅雨季還是挺討喜的,相比高溫“大部隊”,竟然還挺懷念梅雨季節。氣象專家也說了,“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發生,有些年份還可以造成大旱。事實上,梅雨是我們和高溫季的一道屏障。回過頭來看,今年的梅雨季總體“友好”,沒有出現持續性的大範圍降雨天氣過程,氣溫表現正常,除了6月25日出現高溫日,大多時段最高氣溫主要在30℃上下。出梅以後,盛夏的“火爐”開始燃燒,高溫正在奔襲而來。

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盛夏就這麼毫無防備地來了。昨天是出梅的首日,太陽已經展現出火熱的一面,高溫也“小試牛刀”,最高氣溫衝破35℃高溫線,達到了35.4℃。接下來,錫城幾乎都是晴熱天氣的主場,太陽持續“上崗”,釋放“火力”,氣溫自然也要上升,突破35℃高溫線也是妥妥的。好在最近地面東南風較大,未來兩天最高氣溫穩定在33℃-35℃,本週暫時不會出現37℃以上的酷暑。預計真正的高溫“大魔王”將在“三伏天”期間“報到”,今年將於7月17日入伏,目前距離入伏還有約一個星期。據氣象部門多年的氣候統計顯示,“三伏天”基本上涵蓋了錫城最熱時段。三伏天一般為30天,由於今年中伏有20天,所以“三伏天”是超長版40天。

雖然梅雨離去,但仍然不排除午後出現局地性的雷陣雨的可能,比如11日,無錫局部又有短時雷陣雨,時間地點還是隨機。只是出梅之後如果再出現陰雨天氣,則屬於“夏雨”,不再是“梅雨”。大家也別指望這個時節的雨能帶來降溫功效,畢竟已經進入盛夏,太陽一出氣溫就會迅速上躥,甚至反撲得更加厲害。今天開始,市民朋友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儘量避免在午間時段出門,必要外出時記得做足防曬功課,把防範工作做在前,安全健康地度過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對於無錫來說,未來天氣的主題除了高溫外,就是颱風了。目前,第8號颱風“瑪莉亞”已經誕生。別看“瑪莉亞”的名字溫柔,卻相當兇猛,號稱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而且和上一個颱風“派比安”不同的是,“瑪莉亞”是衝著中國來的。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介紹,目前,“瑪莉亞”正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10日下午進入東海南部,11日早晨前後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北部,並於11日白天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沿海再次登陸。當天,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將有暴雨和大暴雨,浙南沿海海面最大風力可達11-13級。

目前來看,“瑪莉亞”對無錫還算溫柔,除了11日外圍環流可能帶來一絲陣雨外,幾乎不會帶來麻煩,反而會對最近的升溫起到一定的阻礙。大多數年份,無錫出梅當天錫城常常“劈頭一把火”,梅雨過後更是晴熱、高溫、酷暑“無縫對接”,最高氣溫38℃將是家常便飯。由於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無錫最近盛行東南風,海風捎來了些許涼意,阻隔了氣溫的大幅回升,導致無錫出梅後不會立刻投入37℃以上的酷暑天懷抱。不過,近期要去浙江、福建、臺灣旅遊的市民要提前做好旅遊線路安排,注意防範颱風。等到颱風離開後,副熱帶高壓將持續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無錫也將進入一年中高溫最密集的時段。

盛夏時節吃點“苦”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人體常常會出現很多的不適症狀,如頭昏腦漲,食慾不振,中暑等現象,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麼怎麼健康地度過盛夏呢?

無錫市龍砂醫學流派研究所副所長、市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陶國水建議,除了遵循“夜臥早起”“使志無怒”的“夏三月”養生原則,更要結合運氣特點加以調攝。目前正值小暑時段,按照運氣理論,可以吃點“苦”性的食物,“以苦補之”。首選當屬於苦瓜,具有健脾開胃,清熱祛暑等功效。杏仁也是當下的養生食物,杏仁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P等,還可降低心臟病的發病危險,富含脂肪油,能提高腸內容物對黏膜的潤滑作用,老年人尤其是便秘人群,可以每日嚼服7-8顆,也可炒藥芹、百合時放上幾顆。荷葉味苦澀,可清暑利溼、升發清陽,還有降脂,減肥的功效,陶國水推薦大家吃“荷葉豆花小米粥”,用來佐食以助清暑利溼,和胃厚腸。

此外,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氣炎熱,加之“暑令溼勝,必多兼感。”而溼邪重濁易困脾胃,使人易感到食慾不佳、精神睏倦,由於胃口差,攝入飲食不足,而體液代謝消耗多,往往會導致血鉀偏低,而出現更加疲勞,蕎麥、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可有效緩解缺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