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被戲稱為“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小米開盤即跌破發行價,最終收報16.8港元/股,下跌1.18%。迎來“偉大時刻”的同時,小米也遭遇市場最嚴苛的考驗。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作者 | 甄祥晴

2018年7月9日9點30分,港交所里人頭攢動,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一片歡呼聲中敲響了開市鑼。這隻代碼為01810的股票開盤16.6港元/股,跌破發行價。

年輕人不僅擁有了第一隻股票,還迅速迎來了第一次被套。

8年前,年輕人們省吃儉用為小米"發燒",拿到自己的第一款手機。8年後,小米不再高喊為發燒而生,開始考慮給富足的中年人做一款手機。而當初為小米發燒的那批年輕人也走向工作崗位,手裡終於有了一點積蓄。雷軍給了他們再次“發燒”的機會——購買屬於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

從年輕人的第一款手機到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這是雷軍的營銷之道,也是小米公司的成長之路。

“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來了

上市前,小米金融首席風險官兼貸款負責人陳曦發了條微博,“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親愛的米粉們,賬戶開好了嗎?”

“米粉”王山(化名)做足了功課,特意開了港股賬戶。“聽說小米上市,我提前一個月就往裡存錢了。”她對市界(ID:newsseeker)表示。從米1開始使用小米手機,她就成了小米的粉絲,這次打新買了400股小米股票。

小米的起家,從年輕人的第一款手機開始。

2010年,將金山送上市後的雷軍選擇重新創業,小米誕生。2010年8月,小米發佈首個正式版本MIUI,同時開放小米論壇,此時論壇只有100名用戶。2011年8月,文藝青年聚集的北京798迎來一場手機發佈會,小米手機1在那裡正式登場。雷軍稱要用極客精神做產品,面向發燒友打造一款高性價比的優秀手機,在不虧本的前提下,儘量不靠硬件掙錢。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小米1的極致性價比迎來了口碑爆發,掀翻了手機市場的價格體系,互聯網做手機的模式拉開序幕。同時,一批為發燒而生的“米粉”誕生,在小米論壇不斷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彼時,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帶領團隊泡論壇,尋找資深用戶,選出100個超級用戶參與MIUI的設計、研發、反饋。在此期間,黎萬強創造了F碼、米粉節、手機控、參與感等互聯網熱門詞彙,甚至在2014年出版《參與感》一書,記錄小米的營銷之路。

可以說,沒有米粉,就沒有今日的小米。而小米上市,雷軍提出最多感謝的是“米粉”。

為感謝“米粉”,上市前一天,小米在北京、杭州、武漢、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多個城市的醒目戶外位置投放廣告,甚至邀請了6位從2010年開始就支持小米的米粉來到IPO現場,其中米粉代表洪駿參加了敲鐘儀式。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一位從米1買到米6的小米用戶則對市界(ID:newsseeker)表示,買小米股票是“為了信仰”,“就是買買玩玩的,反正抱著就算全瞎我也能接受的心理買”。

作為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小米的股價定在最低價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對此十分讚賞,“奉勸後面的獨角獸們——向雷軍學習!做到讓股民賺錢才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沒有資格成為企業家! ”

儘管如此,年輕人買的這一隻股票還是上市即被套。

成也年輕人,困也年輕人

對於小米的破發,雷軍放低了姿態,“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對市界(ID:newsseeker)表示,小米在香港上市即破發,一方面是由於現在整體市場走勢低迷,小米上市之後遭到了一些拋壓;另一方面是因為小米至今仍然虧損,投資者對於小米的估值有一定分歧,有的認為應該按硬件公司估值,有的認為應該是按互聯網公司估值。

獨立IT、電信分析師付亮對市界(ID:newsseeker)分析道,“小米從沒有講清楚‘小米模式’,在未上市前,電商、新零售、新經濟等概念,能傍就傍,作為一種宣傳策略,沒什麼,但上市運作期間,這些大都增加了質疑的成分。”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不過,雷軍看起來並不在意此時的股價高低。“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

一如既往地,雷軍依舊在說很多人看不懂小米。“我們既是硬件公司,也是電商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我們的思路很簡單,米粉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成功上市港交所後,雷軍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稱。

“米粉”要什麼?恐怕雷軍並不清楚,他清楚的是小米要什麼。曾經擁抱年輕人讓小米獲得了高速成長,但年輕人對產品性價比的追求也給小米模式帶來了更多的桎梏。小米招股書顯示,小米智能手機的毛利率2016年為3.4%,2017年為8.8%,整體偏低。

2016年是小米的轉折點,小米手機在權威銷量排行中甚至跌出前五,曾經引以為傲的小米模式在失靈,引起雷軍的恐慌。過去通過“不建工廠,不做線下渠道,不投放廣告”,打造出的高性價比模式陷入瓶頸,小米不得不調整策略,開始大舉進軍線下,改變供應鏈、營銷策略。

2016年年中,雷軍親手接過供應鏈的管理。為配合線下鋪貨而做品牌營銷,從未請過代言人的小米2016年一口氣請了梁朝偉、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等多位當紅明星作代言人,並揚言2019年要開1000家小米之家。招股書中顯示,2017年,小米營銷費用高達52.3億,佔整體開支的4.6%,較2016年有所增加。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而小米手機的定位也不再僅僅是年輕人。從小米6開始,小米定價不再是傳統的1999,而是2499。緊接著,小米8的價格再次上漲,達到了國產旗艦機的標準價位2699元。

“米粉”會不會變韭菜

此次上市,再度邀請年輕人買第一隻股票的小米,能夠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年輕人賺到股市上的第一桶金嗎?

雷軍說,僅三條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來的成長性:第一,智能手機業務排在全球第四,力爭儘快衝入世界三強;第二,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品類拓展;第三國際市場廣闊天空大有可為。

但付亮認為,雷軍給出的三點理由,只有第二點站住腳。他表示,手機已經進入寡頭競爭時代,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在全球中高端手機市場沒有足夠大的發言權時,份額持續上漲並不容易,低價策略也難持續帶來合理的回報。

“國際業務持續高速增長並不容易,不同國家的環境差異很大,小米想不斷複製成功,並不容易。例如美國的智能硬件市場,那些對中興通訊、華為的指責,同樣會落到小米頭上。”付亮進一步分析稱。

吳曉波和年輕人第一次炒股被套,都是雷軍惹的禍?

“我也看不清小米到底值多少錢。但我賭,雷軍的未來。”從未購買過股票的財經作家吳曉波這麼認為。

7月5日吳曉波特意在富途證券香港營業部開戶,認購了20萬美元的小米股票,以投資房產為主的吳曉波第一次開通股票賬戶,他甚至喊話雷軍《親愛的雷軍,你可要對得起我的20萬美元》。吳曉波認為,小米的核心投資價值其實是雷軍,如同馬雲之於阿里,馬斯克之於特斯拉。

小米的堅定持有者在賭什麼?有人是在為信仰充值,有人則在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