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投發布背後 「任性」馮鑫如何自我疊代

在一眾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中,暴風集團CEO馮鑫絕對算得上是“感性”派,真性情,外界可能會解讀為“任性”。

小魔投發佈背後 “任性”馮鑫如何自我迭代

比如為了能夠好好看一場電影,馮鑫重回產品經理之位,主刀研發的便攜微投影——暴風小魔投。關於這款“任性”的產品,用馮鑫自己的話來說,“戰略層面沒啥好講的”,此時此景之下,一支菸配一場電影,足矣。

可見馮鑫對於一個半小時觀影體的追求和對小魔投的鐘愛,這也不禁讓人心生疑惑,1993年大學畢業的馮鑫,25年間經歷了無數的產品和項目,當之無愧的老炮一枚,本應波瀾不驚的內心如今為何泛起漣漪?

文:熊出墨請注意

為什麼是小魔投

小魔投發佈背後 “任性”馮鑫如何自我迭代

在5月23日小魔投的發佈會上,馮鑫在放映《天堂電影院》片段後向大家說道,“片子中電影帶給我們的那種美、沉浸、感動、歡樂的感受,甚至還有淚水,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句話,或許就是小魔投誕生的原動力。

瞭解馮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電影愛好者。在家看電影這個需求最初萌生在2007年,但當時的市場主要還是以商用投影儀為主,不論是技術或者消費需求都支撐不起這樣一個市場,直到2017年11月,暴風自己的團隊做出了第一個版本的“小魔投”。當天他便用樣機看了一部韓國電影《未來新世界》,這一看就不可收拾。兩個月之後,馮鑫召集團隊小夥伴們開始了對小魔投的研發工作,並且親自上任做產品經理。

他總結出了兩條與看電影相關的經驗,一是用投影看電影確實挺爽,二則這種方式目前尚有諸多麻煩需要解決。

具體來講,包括大與小的麻煩,找片與選片的麻煩。大與小,投影儀尺寸的大小,電池的大小,投影畫面亮度的大小等等;選片與找片,即便對於沒有選擇困難症的用戶來說,選對一部自己真正想看的電影都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如何增大“遇”的幾率,這也都是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的內容。

那麼馮鑫是如何用小魔投解決來這些問題的?

首先看硬件部分,“他真的可以塞到屁股口袋裡”。小魔投13釐米的機身直徑,剛好能被一手掌握。但在這小機身之中,馮鑫團隊為其加足了料。

比如說亮度,經統計,市面上已有的13cm以內的所有投影儀,流明最高者達到了100。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小魔投簡單粗暴地把流明提升到了220。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滿足用戶觀影所需,馮鑫團隊還將HDR10技術、DLP影院級技術、6層鑭系玻璃鏡片這三項過往只出現在高端投影設備上的畫質技術應用到了小魔投之上。再配上專門打造的支架和24000毫安時的電池,小魔投就做到了理想中投影儀應有的樣子——夠小也夠大。

其次是軟件部分,小魔投能夠為用戶帶來新的觀影模式。擺脫遙控器、1994引擎和極簡首頁,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痛苦的選片過程與看片得以分離。

小魔投發佈背後 “任性”馮鑫如何自我迭代

作為一款投影儀,小魔投是業內第一款不配備遙控器的,日常的選片操作都是通過App完成。在小魔投App內,用戶能夠滑動選擇1994引擎智能推薦的電影信息流。為什麼要叫1994引擎?

馮鑫解釋稱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上成就最高的一年,《陽光燦爛的日子》、《霸王別姬》、《這個殺手不太冷》、《低俗小說》、《阿甘正傳》等眾多經典影片,都是出自1994年。因此,才有了“1994引擎”。最後要重點提及的是小魔投的首頁,只展示12部電影的設計能夠縮短用戶在觀影前無效的選擇時間,就像馮鑫所言“一點都不能耽擱”。

至此不難看出,小魔投這個產品有著諸多的反常規設計。這麼一款“任性”產品,在暴風集團內部自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甚至在小魔投樣機已經被做出之後,公司依然不願費精力將這款產品推入市場,因為多數人認為電視要比這個好賣得多。

而我們今天能夠看到小魔投發佈,這是產品經理馮鑫一再堅持下換來的結果。因此,一定意義上來說,產品的反常規即是馮鑫的反常規。

CEO、用戶、產品經理

從CEO到用戶再到產品經理,小魔投誕生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馮鑫的自我迭代。

小魔投發佈背後 “任性”馮鑫如何自我迭代

小魔投發佈之前,馮鑫在預熱海報上寫下“為自己做一個產品,並且,為他代言”,這句話貫穿了小魔投整個設計、生產過程。也就是說,把自己變身成為用戶,不為人民服務,而是為自己服務。

但知易行難,真正達成這一轉變遠比想象來得複雜。首先要做的就是推翻已有的經驗和慣性思維,這對於一個新人而言可能更容易做到,但是別忘了,馮鑫他是一個已經摸爬滾打了25年,坐擁上市公司的老江湖,從零開始談何容易。

馮鑫曾說過自己是一個“混混”,在早年間,他也確實做過一些反常規之事。大二時差點被勸退 、大學畢業沒能拿到學位證、做過運輸、做過老師,1998年輾轉來到金山做銷售,這才算與互聯網正式接觸。大膽的“3個月試用版,之手5元錢”的銷售策略,馮鑫順利把金山毒霸推入市場,並超越其他老牌競爭對手,馮鑫也隨之成名。

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馮鑫又去了雅虎,而後跳出創業,喊出一句“做一個互聯網軟件帝國,做一切”,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了今日的暴風集團。

如何忘掉這些開掛般的傳奇經歷?馮鑫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他在自己面前放置一個空著的杯子,提醒自己僅僅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這個角色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是最終產品應該有的樣子。

從心理學上看,空杯心態是對自己過去的清空和否定,與自己為敵無疑需要不小的勇氣。但與天鬥,與人鬥都已其樂無窮,與己鬥那自然更不用多說。

功夫巨星李小龍對此也是十分推崇,他曾說過“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馮鑫對此感觸頗深,在為小魔投工作時,他感覺自己有了與過往完全不同的特別感受,一邊在付出,一邊在被給予。“每天晚上8、9點公司下班以後,團隊的人開始湊在一起討論投影的細節,經常聊到兩三點,大家很累,但是心裡很滿足。”

馮鑫突破了身為產品經理的第二個難點,即興趣與產品的結合。“做一個產品,讓自己喜歡就夠了”。

這實際上是產品經理最高階的狀態,把自己變身為用戶,能夠隨時感受到用戶需求。馮鑫十分推崇張小龍“優秀的產品經理需要快速變身傻瓜用戶”的思路,比如喬布斯可以瞬間把自己變成一個傻瓜,馬化騰可以在1分鐘內醞釀切換,張小龍說自己需要5-10分鐘才能進入這個狀態。

在馮鑫看來,產品經理的極致就是傻瓜。“永遠不要顯得比用戶聰明,因為這樣反而很愚蠢,智商不是炫耀出來的,而是在做的過程中靠口碑一點點積累出來的。”

因此,在做小魔投的時候,馮鑫既是產品經理又是用戶,跳出原有的認知和經驗,才有了能放進褲兜的尺寸,流明實現了行業最高的2.2倍,沒有遙控器,首頁只有12部電影兩步就能看片的極簡體驗,讓用戶獨立的觀影行為變成互聯網放映廳等的探索等……

“任性”背後的思考與自我迭代

小魔投成全了馮鑫的“任性”,但熊出墨請注意還看到了一位產品經理的蛻變和自我迭代。

他分享了四點作為產品經理的體會:

首先,產品提供的不是功能,是心理的體驗和連接。

其次,為人民服務,不如為自己服務。

第三,做一個產品是讓自己喜歡就夠了。

第四,炫技、給予,讓人上癮都是二元的,我們跟用戶是在一條路上,要去同一個地方。

顯然,馮鑫的“任性”背後更多是經過思考和迭代的邏輯,每一個邏輯都足以讓小魔投成為“變量”甚至引發更大的關注。

首先從市場背景來看,互聯網電視的增長期已經趨於平緩,但用戶對於大屏幕的需求卻一直在上升,由於技術和成本原因,投影市場相應的也迎來了高速增長爆發期。奧維雲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8到2020年,家用智能投影每年的增長速度將達到55%,遠超傳統電視。而暴風在去年11月份也發佈了無屏電視。顯然,家用投影市場是目前大屏領域成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但這一領域競爭也相當激烈,除了暴風還有極米、微鯨、堅果、愛普生、索尼等國內外玩家。單純的拼硬件、性能甚至銷售渠道成為一場硬戰,但小魔投卻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極簡甚至反智能化,卻把看電影——也就是投影這件事情做到極致。

儘管小魔投對於馮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產品,但他馮並未將其放入公司戰略層面考慮,但實際上在熊出墨請注意看來,小魔投正是在暴風集團“All for TV”的戰略之下的重要一環。這一戰略之下,家庭互聯網是暴風的主戰場,如果說TV和無屏電視處於廝殺的一線,那麼小魔投就是那個可能產生變量的“原子彈”,因為它夠簡單,夠直接,直戳用戶內心的需求。“抖音和微信都是搶佔用戶的時間,但我們希望用這個產品來幫助用戶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生活質量,找回在家看電影的儀式感。”

顯然,小魔投讓產品經理馮鑫和用戶馮鑫實現了連接和自我蛻變,它也許會成為下一個消費市場的引爆點。

「熊出墨請注意」,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證文章完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