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

原中書協主席現名譽主席張海這樣說

張海/文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中書協名譽主席張海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書法和漢字密不可分。而一個民族的文字是其文化的核心,國家有必要以適當的行政手段給以保護。強調漢字的規範書寫,不但是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無疑也是捍衛民族文字的需要。文字關乎國家統一和民族的尊嚴,應給予高度的重視。

書法課應當和漢字的規範書寫結合起來,針對大中小學生推出漢字書寫等級標準是完全必要的。這和一般意義上的傳統文化進課堂還不是一個概念。崑曲也好、武術也好、國畫也好,都不涉及國家統一的問題。而文字則不同。書法是建立在漢字基礎上,書法應當儘快進課堂。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追夢之旅——張海書法展”

中國的現代化目標和傳統文化並沒有根本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包括書法在內的傳統文化一定能為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保護傳統文化,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成熟度。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在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保護好傳統文化,使二者更好地結合起來,趨利避害,兼顧科學和人文精神,使經濟和人的精神協調發展,這才符合科學發展觀。保護傳統文化,不是不加區分地把所有舊的東西都保護起來,而是要經過細緻的甄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保護傳統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既有專家從事專業性的工作,也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尤其是作為民族文化核心的文字,不但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參與和實踐,而且需要適當的行政手段和政府力量。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我堅信,漢字書法藝術在使用漢字的中國一定會有新的輝煌。隨著世界範圍的對於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反思,不同個性的民族傳統文化將得到進一步的肯定和弘揚。

中國書法出路何在?中書協主席這樣說

因此中國書法的前景是光明的。

張海丨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師縣,2001-2015年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等。2015年12月7日卸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後,被推舉為名譽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