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意、創造到創世,一步步穿越你人生的金字塔!

從創意、創造到創世,一步步穿越你人生的金字塔!

電影《狂愛聖彼得堡》中,美麗迷人的歐雅漫步在涅瓦大街上,吸引了不少傾慕的眼光,身邊的人都開始尾隨她,愛戀她。

歐雅說,她常想象自己是一塊方糖,放在咖啡咖啡裡,咖啡就不苦了;放在茶中,茶也甘。。。她很喜歡那種融化在各式飲料裡的感覺,讓不同的飲料變甜。

就是她的生命哲學,自己夠甜,融化在世界中,讓世界變甜。

如果你的生命中也有這樣的人,相信大家都會特別的喜歡她,偏愛她吧。

在我眼裡,李欣頻老師就是如歐雅一樣迷人的人。

我喜歡看她的書,書中不僅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見解,給我醍醐灌頂的透徹感,還有她書中引用大量的書籍電影案例,讓讀者在讀一本書的同時,卻如同和眾多的作者編劇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受益匪淺。

一個觀點,從多種角度給你啟發,包括了道和術的層面,且深度和廣度都包容其中,既直抵內心,又讓人回味無窮。

從創意、創造到創世,一步步穿越你人生的金字塔!

剛看完的《創意雲世紀》,是繼前面《創意問答錄》《量子創意課》之後的第三本。相對於前面兩本,這本書花的時間和精力,遠遠要比前面兩本多得多。不僅因為信息量很大,還需要你與作者的思想非常同頻,才能讀懂進而繼續讀下去。

就像我給很多朋友推薦《秘密》那本書,但有一些人告訴我說看不懂一樣。這是我收穫最大的一本書之一,也是目前書評閱讀量最高的,在頭條達到了15萬多。通過讀者的留言,我就知道他們是否看懂與否,沒看懂的,非常為他們感到可惜。

但這個只能靠自己平日的學習累積和沉澱去悟,別無他法。

同樣,在讀《創意雲世紀》這本書時,你看懂與否,決定了你收穫的大小。

這本書主要分三個階段,總共12個創意層來展開。

第一個階段是創意,包括了創意的第一層到第四場,是”你還是原來的你“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創造,從第五層到第八層,是”你可以是多樣化的你“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創世,從第九層到第十二層,是”你已經不再僅僅是你“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創意

這個階段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就是站在原點看更多的可能。

目前的你是什麼樣子的,按照目前的樣子去嘗試不同的演法,演出不同的結果來,但根源還是在原點的你、原來的你。

你需要做的是不斷去了解自己,突破自己,向上生長。

很多人被舊有的思維束縛著自己,思考模式已經被嚴重定型化。這些定型的思維就像是身上越長越大的腫瘤,阻礙我們產生新的創意,裹足不前 。

舉個例子,很多人女性朋友覺得,工作和帶孩子只能二選一,二者不可兼得。所以,要不回家帶孩子,要不上班,是單一的選擇題。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她們理所當然不會去尋找兩者兼得的方法。

但其實,兩者是可以兼得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全職媽媽,既帶孩子,又可以掙錢,還不少,一個月至少是2萬元的收入。這樣的媽媽們,並沒有被那種只能二選一的思想所鉗制住,所以,她們活出別人眼中的精彩人生。

你身上有哪些舊有思維模式阻止你前進的步伐?把它們找出來,然後像拿手術刀向自己的病灶開刀一樣來直擊這些問題。

如何開刀呢?

李欣頻老師的做法是,先列一張空白的表格,把自己從出生到現在所遇到的重大挫折一一寫下來,像是一份大事記似的,包括:

  • 發生了什麼事?

  • 自己的受挫感覺是什麼?

  • 如果要把這件事情分類,或是列個標題,那會是什麼?

從創意、創造到創世,一步步穿越你人生的金字塔!

首先將何年、何事逐一寫下來,並回想那受挫的感覺是什麼?

等到整份寫完了,再去逐一分類:

  • 比方這是一個關於“信任與背叛”的事件

  • 這是一個“控制與自由”的事件

  • 這是一個“愛與被拋棄”的事件

  • 這是一個“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事件等

然後再把同一類的“事件標題”放在一個新的單子中。

從創意、創造到創世,一步步穿越你人生的金字塔!

通過這樣的歸類總結,有助於我們找到面對同類事件時,自己固定的反應模式是什麼。正是這個固定的應對模式,讓我們面對不同事情時卻被帶進相同的結果裡;正是這樣的固定模式,阻礙我們成長的步伐,被困在原地,動彈不得。

如果你的思想裡總覺得自己是“被害者”時,你就會不自覺的吸引各式各樣的“加害者”前來與你一起演對手戲,這其實就是吸引力法則。

所以,利用以上的方法來做分析,你找到目前自己問題的根源所在,破解困擾你已久卻不易被發現的固化思維,然後有針對的去解決,突破自己,才能給自己的人生演出不同的結果來。

第二個階段:創造

這個階段,就是站在新的起點來創造更多可能,創造出源於自己更加獨特、更高階的劇本。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全面升級我們的感官,包括內在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甚至夢境等等,充分調動我們身體各個感官,去覺察和感受當下整個宇宙給你的信息和能量,從而慢慢過度到:萬事萬物皆由心造的自由境界。

在這個階段裡,你可以和未來的自己來對話,讓未來的自己來幫助現在的自己,度過眼前的低谷。

舉個例子,之前和李欣頻老師一起去歐洲進行考察的藝術家L,在一次聊天時告訴她:當他身在異鄉同時遇到失戀、失業,人生最痛苦的時刻,身邊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他。有一天,他沮喪地躺在床上,想著要如何自殺。

後來心想,如果自己可以渡過這一關,如果將來真有個“未來的自己”,那麼,他要請“未來的自己”過來幫忙,教他該怎麼渡過眼前的低谷險灘。沒想到,突然感覺真的有人握住他的手,以一個非語言傳遞但溫暖的能量流向了他。於是當下就穩定多了,安然地度過了這個看似無解的難關,甚至意外地啟動更高層的靈魂導航系統。

此外,在這個階段裡,你的生活不再是線性的或者平面性的,而是爆炸性的視點,向四面八方散開來,整個宇宙充滿了各個版本的自己。

到了這個階段,別人很難再去預言你,或者與你競爭,而只能被動的被你最大的磁場所吸引,或者追隨著你的“某個片段”,但是你的全貌他們很難看到,更不可能複製你的全張藍圖。

你的各個分身版本都自成獨立星球,自行運轉出無線規模。

簡而言之,你的生活將擁有多個圈子,有多種的興趣和技能讓你的生活五彩斑斕,它們自成一體又相輔相成,奏響你生命強大的樂章。這無限活變的宇宙,會讓你每一天的日子都與昨天有大大不同,每一天都有新發現和希望。

而這一切,李欣頻老師的人生,就是一本活教材。

第三個階段:創世

到達第三個階段,是“無所為而為”的境界。

李欣頻老師說,達到創世層面的人,一定是擁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人,他會創造出自己、眾人和萬物結合的共同繁衍的全新藍圖。

比如迪拜,只有大面積的沙漠,酷熱的天氣和極小的國土面積,卻從一個貧脊的小漁港搖身變成了一個小富幫,成為了“全球十大蜜月勝地”,與意大利、馬爾代夫、泰國並列十大名單當中,做到了李欣頻老師心目中創意的最高境界創世——夢想另闢戰場,制定遊戲規則,放射性超高速執行力,令整張藍圖瞬間成真。

而這一切的成就,都歸結於人。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沒有一張出奇制勝的建國藍圖,只會循規蹈矩來建設,就不可能有現在的迪拜。

迪拜酋長穆罕默德說:“沒有風險的事不值得做,勇敢的人才能創造驚奇。迪拜正走在一條無人能走,無人能追的路。

迪拜的海岸線太短?沒關係,填海造島,長出各種新奇形狀的地表,創造出最多的海濱建築。

沒有像關島般可以潛泳的美麗海底世界?沒關係,就照自己的意思畫海底藍圖,以高科技種養珊瑚礁。

沙漠裡沒有河川溪流?沒關係,就自行挖河道、人工湖,利用海水淡化技術,讓住民有美麗的水景觀與資源。

沙塵太多?大量建樹,建公園,讓住民擁有較好的空氣質量。

沙漠不可能下雪?沒關係,就請專家研究造雪,創建一座全年四季都可以滑雪的場地,讓迪拜的人在夏天50℃的酷暑下,不必遠赴瑞士去滑雪。

達到創世層面的人使用更多的詞彙是“我認為、我覺得”,他們用全觀宇宙的萬花筒,而非自我生命的萬花筒,站在世界之巔去看、去描繪整個生命的藍圖,成為源頭,讓更多的人事物融入進自己的世界裡,創造出生生不息的生命藍圖畫卷

此外,書中還講到了一個關於“巧合”的概念。我們經常以為的巧合,難道真的是“巧合”嗎?其實不然。

借用《巧合是故意的》一書中說的:“眼前碰到的每件事、每個人,都不是偶然或意外,都是有特別為你的理由。”

所以,不管你一天當中是多麼順利,或者多麼不盡如人意,你都不要簡單的歸結於“運氣好”或者“運氣不好”,而應該細細回味這些“巧合”為什麼會來到你生命中,從而獲得最重要的生命尋寶線索。

李欣頻老師說,當你站在一個制高點的時候,很多的想法都會瞬間改變,會用整體的思想來思考全局,不再以“小面積的我”為中心來考慮。

當你願意放棄一切為己的念頭,把自己空杯出來,自然欣悅地接受當下的一切,各種資源就會源源不絕地流向於你,也就達到了“無所為而為”的境界。

這個時候,時間和空間都不再框限你的思考,你可以在“虛”與“實”之間靈活自由的切換,也就達到了“事成比心想還快,不必計劃未來,在當下這一秒完成一切”的至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