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國家管道公司的不確定性

全文1181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email protected]

最近半個月,業內關於國家管道公司的討論熱度不減。幾個信號表示,國家管道公司越來越近了。

一個信號是媒體吹風頻率加快。反觀近3年來,關於油氣體制改革和國家管道的新聞間隔幾個月或者半年就會有一些聲音出現。近半年來,關於國家管道公司的信息間隔1—2個月就會被報道一波。近一個月,國內外媒體關於國家管道的報道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同時披露的細節越來越多。

一方面,石油公司正在採取措施應對油氣管道獨立,主要體現在業務重組和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整。中石油自2017年初完成對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的分離。在今年,中石油對於地下儲氣庫的管理模式也在進行改革,儲氣庫從過去的獨立管理變更為納入上游油氣勘探開發體系。中石化方面,正在總部層面對機構進行調整。據筆者瞭解,為了應對長輸管道將被剝離至國家管道,中石化集團公司正在就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與油田事業部合併制定方案。2017年8月,中石化的長城燃氣公司掛牌,長城燃氣由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負責管理。伴隨著中石化的天然氣管理體制變更,長城燃氣將可能獨立經營。

另一個信號,業內人士對於國家油氣管道獨立基本已經接受,阻力日漸減小。早在今年年初,業內就傳出石油公司天然氣管道業務的高層人事凍結。近期,業內傳來新的國家管道公司名字已定為中國國家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油氣管道公司今年年底落地似乎成為行業共識。然而關於即將組建的國家管道公司還有幾大關鍵要點懸而未決,尚難有統一認識。

第一大核心問題是國家管道公司是否具有資源統一調配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思路,國家油氣管道應該獨立出來。但對於資源流向是否有調度權引發各方分歧。不管是石油公司還是用戶,大多希望國家管道公司成為一個“高速公路”,對於資源的流向由天然氣的買賣雙方協商確定,國家管道公司只收取過網費。而對於即將剝離成立的國家管道公司自然希望保留資源調配權,能夠調節資源配置。

第二大核心問題是哪些資產應該納入國家管道,當下眾說紛紜。油氣管道資產從內容上看包括跨省油氣管道、省級天然氣管道、LNG接收站、城市高壓管道、城市燃氣配氣管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幹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當下的國家管道改革只涉及三大石油公司的幹線管道,不涉及省級領域的管道,也不涉及LNG接收站。但此前也有消息認為,此次國家管道重組將可能直接一步到位。對於LNG接收站是否應該納入國家管道公司多方意見不一。而具有給管道調峰功能的地下儲氣庫目前尚未引發業內討論。

第三大重要問題為成立一家還是多家國家管道公司。此前,媒體一度傳出將按照區域成立多家地區國家管道公司,而今年以來,不管媒體還是業內人士,較少談到這個問題。大一統的國家管道公司在效率和公平上如何平衡,也值得再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