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業最大併購案落幕 雙星集團未來仍面臨兩大挑戰

隨著青島雙星(000599.SZ)控股股東收購韓國錦湖輪胎完成交割,中國輪胎業最大併購案終於落幕。

按照2016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錦湖輪胎排名第14位,雙星輪胎名列第34位。如果併購成功,二者銷售額相加,青島雙星將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商,還將躋身全球前十名。

青島雙星此前在4月份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雙星集團及其子公司星微韓國株式會社(下稱星微韓國)與錦湖輪胎及其債權人代表韓國產業銀行達成協議,星微韓國將投資6463億韓元(約38.5億元人民幣),以5000韓元/股認購錦湖輪胎髮行的約1.29億股普通股,佔後者發行後總股本的45%,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

根據青島雙星7月9日發佈的公告,交易各方已在7月6日按照協議約定完成標的股權的交割。公告稱, 星微韓國已按照協議向錦湖輪胎支付股權交易價款並擁有錦湖輪胎45%的股份,雙星集團正式成為錦湖輪胎控股股東。

根據青島雙星此前在披露信息中的描述,錦湖輪胎具有58年曆史,是韓國第二大輪胎生產商,曾排名全球第十大輪胎企業,其主要產品是輕卡胎和乘用車胎。錦湖輪胎目前全球設計產能約為6000萬條,分佈在全球8家輪胎生產工廠,其中在韓國3個、在中國3個,另外兩家分別在美國和越南。錦湖輪胎在全球擁有五個研發中心,兩個佈局在韓國,其餘在美國、德國、中國。

從產品結構來看,雙星的主要優勢在全鋼胎,而錦湖優勢在半鋼胎,因此,收購完成後有助於實現產品的協同效應。

儘管如此,對於雙星集團來說,收購完成後除了規模大,未來面臨的兩大挑戰依然非常艱鉅。

挑戰之一是,整體上中國汽車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問題。中國的汽車市場在2013年已經達到市場發展的頂峰了,之後就一直穩步回落。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中國6月份廣義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下降3.7%。

這進而影響了輪胎的市場表現。宏觀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的狹義乘用車(包括轎車、MPV和SUV)銷售量和子午線輪胎外胎的增長逐步放緩,市場需求逐漸產生了“天花板”。這是雙星集團收購錦湖輪胎後,勢必要面對的問題。二者如何通過產品協同擴大中國市場乃至海外市場份額,都會是非常艱鉅的挑戰。

中国轮胎业最大并购案落幕 双星集团未来仍面临两大挑战
中国轮胎业最大并购案落幕 双星集团未来仍面临两大挑战

挑戰之二則是同業競爭問題。上市公司青島雙星與其控股股東在產品上存在同業競爭問題,這一問題存在多年,在本次併購中也為被併購方所擔憂。

根據青島雙星最新披露,為解決股份交割後雙星集團子公司與上市公司的潛在同業競爭,雙星集團承諾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在項目交割完成後不超過5年的時間內,通過包括但不限於資產注入等方式消除雙星集團子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

通過如此漫長的時間解決同業競爭,未來是否存在變數並不可知,這將為雙方的協作留下不和諧的伏筆。

實際上,早在2017年初,青島雙星的控股股東雙星集團就有意收購錦湖輪胎,但是因為種種因素未能達成目標。2016年末,青島雙星曾出資人民幣9億元,與青島國信資本投資公司、青島國際投資公司、青島國投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國信創新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發起設立一家產業併購基金——青島星微股權投資基金中心(下稱星微基金)。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到了2017年1月份,星微基金內部審議通過了參與收購錦湖輪胎42.01%股份的項目,並向賣方投資銀行瑞信提交了報價。隨後不久,星微基金被選為“韓國錦湖輪胎株式會社債權人出售42.01%股份項目”的優先協商對象。

不過,根據經濟觀察網的報道,這一蛇吞象式的跨國併購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因素、工會阻撓等各種障礙,直至2017年9月戛然而止。

但是,誰能想到半年後,2018年3月,本已終止的談判竟起死回生。根據青島雙星董秘劉兵向經濟觀察網透露的信息,中國市場對於韓國錦湖輪胎挽回業績下滑的頹勢至關重要。這也是雙方併購談判得以重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開拓出中國市場,也就解決了錦湖輪胎的最大問題”。

由此可以預見,開拓中國市場是雙星集團併購錦湖輪胎後的重要事項。不過,由於同業競爭的存在,這就給收購後兩家公司的進一步整合提出了挑戰。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青島雙星與錦湖輪胎在海外看上去產品協同,實際上在管理、業務開拓等多方面都還面臨挑戰,尤其中國市場的競爭。然而,解決同業競爭首先就要花費5年的時間,這給併購後雙星與錦湖的合作留下了很多變數。

二級市場對於此次併購看法並不積極。4月10日宣佈併購消息以來,青島雙星股價大幅下跌,迄今跌幅接近20%。7月9日,該公司股價高開低走,收於4.81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